汽车智能驾驶行业分析报告
汽车智能驾驶是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通过向车辆中增加传感器、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使汽车能够自动感知环境、分析环境信息并自主驾驶。本文将围绕汽车智能驾驶行业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定义、分类特点、产业链、发展历程、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发展驱动因素、行业现状、行业痛点、行业发展建议、行业发展趋势前景、竞争格局、代表企业、产业链描述、SWOT分析、行业集中度等方面。
定义
汽车智能驾驶是指车辆通过自身集成的传感器、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能够通过自主感知、分析并理解路况及周围环境信息,以实现自主驾驶的一种新兴智能化技术。
分类特点
根据不同的技术实现方式,可以将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分为三类,分别是驾驶辅助、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
1. 驾驶辅助
驾驶辅助是通过添加避碰、定速巡航、车道偏移等功能,来辅助驾驶员实现更为安全的驾驶。它需要驾驶员一直保持对车辆的控制,但具有提高驾驶安全性、减轻驾驶员驾驶负荷等特点。
2. 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是将部分驾驶操作交由汽车控制系统来实现。驾驶员可在车辆控制下进行娱乐活动等其他事务,但一旦车辆处于异常状态,需要驾驶员进行反应。它是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中间阶段,具有轻松、舒适等特点。
3. 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是将整个驾驶操作全部由汽车控制系统来实现,驾驶员仅需要输入目的地点、起始点等相关信息,即可放手让车辆自主行驶。无人驾驶需要车辆自动感知路况、交通情况和人员行为,具有完全自主、无需人工干预等特点。
产业链
汽车智能驾驶行业的产业链可以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硬件部分(传感器和计算机芯片等)、软件部分(路况数据识别和分析等)、算法部分(控制算法、编码等)、终端部分(用户界面设计、硬件设备等)、服务部分(互联网服务、数据服务等)、配套行业部分(封装、交通标志等)。
发展历程
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前骨干阶段
这个阶段 可追溯到1995年,美国通用公司率先推出了自己的驾驶辅助系统——ACC。此后许多汽车公司相继开发了基于雷达感应、计算机视觉、激光雷达等技术的驾驶辅助系统。
2. 主流技术阶段
2016年起,各大车企开始布局自动驾驶技术,在双重现实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自动驾驶技术迅速发展,许多大牌厂商相继推出自动驾驶汽车。
3. 高速发展阶段
2019年起,无人驾驶将成为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美、德、中国等国家的主流汽车制造商和互联网公司都开始加速商业化无人驾驶技术落地,汽车智能驾驶技术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
中国国家政策文件:
《智能汽车创新战略》
发布时间:2017年4月
主要内容:提出我国“智能汽车”发展的战略规划,支持智能驾驶、车联网等相关产品和行业发展。
《自动驾驶汽车路试管理暂行规定》
发布时间:2018年1月
主要内容:规定自动驾驶汽车在规定的地点、条件和时间进行路试,强调安全第一原则,重视安全保障、测试环境、道路测试监测和数据保护等。
《智能汽车示范行动计划》通用自动驾驶汽车
发布时间:2019年4月
主要内容:划分三个阶段推进智能汽车发展,制定技术标准、产业规范、出台政策等,促进汽车自主品牌巩固,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经济环境
在当前中国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汽车智能驾驶行业依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智能驾驶汽车市场规模接近百亿元,市场覆盖率也逐年提升。与此同时,行业从业人员总量也在逐步增加,不断催生了新的市场模式和新的创新项目。
社会环境
在社会环境方面,公众对安全、便利、舒适等因素的需求促进了智能驾驶汽车技术的发展,
同时也把传统的汽车行业转型为高科技智能汽车产业,有效推动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技术环境
在技术环境方面,卫星导航、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新生技术的发展为汽车智能驾驶增加了新的驱动力。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汽车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汽车正在从“交通工具”向“移动终端”转型,进一步促进了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