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 本期焦点
源汽车的用电成本,提高电网的调峰效率、安全响应能力。而促进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协同,有一点特别值得重视,就是开展“光储充放”,也就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充放电多功能一体化。因为我们都知道直流快充电压过高,对电网是有冲击的。现在特别是利用光伏和波谷电的储能,电池二次利用来缓解高压直流充电对电网的冲击。
汽车和交通的跨界融合,共享出行的目标就是提升汽车和道路交通运行的质量和通勤的效率,让有限的交通资源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流和物流的需求。因此我们首先要加快新能源汽车与智能交通管控系统的连接,优化公共服务里面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环境,形成一体化智慧出行的服务体系,来满足人们对于安全、绿、便捷、舒适的需要。同时,随着物流体系的快速发展,构建绿、智能的物流运输体系,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创新智慧物流的形式,也能够打造安全高效的物流运输的服务新业态。
从能源的角度上看,要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可能更多地发展可再生、水电、风电、光伏及生物质的应用是一个方向。但是作为新能源的载体,电力和氢气具有来源多样化、驱动高效率、运行零排放和互相可转化的特征。燃料电池汽车可以广
论坛现场
2021年2月 科学中国人 31
泛地应用于交通、建筑、工业和更高效的储能领域。氢能和电力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也就是说波谷储电、波峰供电,燃料电池蓄能发电系统和抽水蓄能发电当中可以互补,特别是在供电高峰区里面建立蓄能发展、发电,这是很好的发展方向。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我们目前最主要的挑战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芯片问题。大家关注信息通信设备和手机芯片的同时,也应该关注车用的芯片,包括通用的芯片和车规级的专用芯片,在部署的时候必须统筹兼顾。
二是操作系统问题。大家都知道,既然有硬件肯定要有软件,既然有平台肯定要有一个基础的软件就是所谓的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到底怎么打造?我们在PC时代被Windows打败天下无敌手,现在我们正在补课。手机时代除了苹果i o s外只有安卓,美国出手制裁华为,近期小米也被列进去了,操作系统将来都是一个大的问题。前面我说了,汽车走到一定阶段,美国会不会出手,我们都必须早做准备,打造出一个自主可控的开源开放的汽车操作系统势在必行。
三是安全问题。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性的问题,对这一点我们也应该早做谋划。
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将会对新格局的构成产生重大影响
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实现了136.6万辆和136.7万辆业绩,连续六年位居全球之首。在关键技术突破上,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已达到300瓦时/公斤,较2015年提高了5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本下降至0.8元/瓦时,新结构电池得到了产业化应用;驱动电机功率密度达到4.9千瓦/公斤,较2015年提高了96%,成本已降至100元/千瓦以下,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当;I G B T、稀土永磁材料、电力电子系统集成等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不断提升,主流车型达到了300〜500公里甚至更高续航里程,支撑了纯电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副主任林念修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
副主任苗圩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
Focus
本期焦点
通用自动驾驶汽车分论坛会场
的汽车才能把稳前进的方向。这次汽车革命不是孤立进行的,与它并行和衔接的是新能源革命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是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支撑汽车革命的是移动互联网、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因素与汽车变革的交融互动对未来汽车的电动化、绿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因此我们要把未来的汽车放在一个更大的范畴,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评估它的发展前景、部署它的未来,把稳方向。
有关方面预计,到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量将达到1500万辆,保有量将达到8000万辆,新车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将占70%。这个预测要变成现实,涉及能源结构调整、智能电网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支持、产业链的调整和改造、标准法规的建立和调整,以及息、交通、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以新的理念,把它放在高科技的基础之上综合考虑,实现技术协同、规划协同、政策协同、法规协同,有序推进。其中打破壁垒、开放市场至关重要。如果把握得好,我想我们完全可能成为一个赢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面向碳中和的新能源汽车创新与发展未来十年交通智慧能源生态的建设大概有两个组合。一个黄金组合,就是分布式光伏+电池+电动汽车+物联网+区块链;还有一个白银组合,集中式的远距离的风电与光伏+氢能储能及发电+燃料电池汽车+物联网+区块链。一个是分布式的智慧能源,一个集中式智慧能源,两者结合,共同构成面向碳中和的未来智慧能源大系统。
一百多年前的第二次能源革命引发
户外车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