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测试(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南京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实际上(    )
A.假做公见以获取舆论的信赖    B.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被迫对中国做出有限的让步    D.维护了英国人控制下的海关权威
2、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
(1)是错误的,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质    (2)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2)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          (3)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1)(2)(3)  B.(1)(3)(4)    C.(1)(2)(4)    D.(2)(3)(4)
3、从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角度讲,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A.开放广州等五个通商口岸                B.协定关税     
C.一批有识人士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  D.签订《南京条约》
4、克思称第二次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B.以战争作为主要侵略手段
C.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D.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5、清政府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三项条款都有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B.《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和《望厦条约》
6、假如时光倒流,你回到了19世纪60年代,你可能遇到或听到的事情有(    )
(1)游览圆明园  (2)割让香港岛  (3)贸易合法化  (4)外国公使驻京
A.(1)(2)(4)        B.(3)(4)        C.(1)(4)          D.(2)(3)
7、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时宣传“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就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这说明洪秀全(    )
A.背叛了农民革命事业      B.没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
C.限制野心膨胀的杨秀清    D.要完善农民政权的法律制度
8、太平天国提出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没有实现,主要原因在于(    )
A.无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太平天国的政权一直不稳定
C.太平天国内部发生权力斗争    D.脱离当时中国社会实际情况
9、《海国图志》与《资政新篇》的相同点是(    )
(1)主张向西方学习          (2)目的是抵御外国侵略
(3)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情况    (4)反映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愿望
A.(1)(2)      B.(3)(4)    C.(2)(4)    D.(1)(4)
10、有学者说“洋务运动是在西方挑战引起的危机感下由沿海沿江的地方大员开始启动的,”其中“西方挑战引起的危机感”是指(    )
A.天主教传入    B.输入    C.两次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11、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实质是(    )
A.主要由私人投资兴办          B.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
C.引进机器工业化生产          D.受外商企业刺激而产生
12、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到:“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六十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13、“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通信。”可能发出这一议论的是(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李鸿章      D.郑观应
14、《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和商品运销中国内地只征收内地税;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有税率征收关税”,两者相同目的是(    )
A美日互相排挤争夺市场    B.美日压低关税谋取厚利
C.有利于向中国倾销商品    D.有利于对中国资本输出
15、1895年,京师城门题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下面的历史要素组合中,反映题联指向的是(    )(1)台湾  (2)澳门  (3)香港    (4)英国    (
北京现代网站
5)法国    (6)日本    (7)咸丰帝    (8)光绪帝    (9)宣统帝
A.(1)(6)(8)    B.(2)(5)(9)    C.(2)(6)(9)    D.(1)(4)(8)
16、“百日维新”成为维新变法运动高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变法已经(    )
A.从少数有识之士的政治理想变为众参与的救亡图存运动
B.从单纯效法西方的经济行为变为面向国内的政治改革计划
C.从多次呼吁变法的上书请愿变为自上而下的官方政策法令
D.从原先初步萌发的维新思想变为影响全国的社会政治思潮
17、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其主张实际要求建立(    )
A.君主立宪政体    B.民主共和政体    .C.君主专制政体    D.开明专制政体
18、“大清国允定,各使馆界······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这一条款出
自(    )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20世纪初清政府面临两难选择:不改必亡,改则助亡!体现“改则助亡”的历史事件是(    )
A.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B.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C.宣布“铁路国有”                D.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20、“自权利之祸于人心,破家族,削亲权,乱男女,蔑尊卑长幼,尽弃吾中国数千年之礼俗教治,而从事于所谓平等自由之说。”材料反映了道学先生对哪一历史事件后社会变迁的不满(    )
A.战争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二、简述与问答(共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其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材料二:“洋匠与中国立合同,订明若干年造船工若干,因恐成船太速,不能久留以食薪饷,往往派华匠造一船,有先期而成者必以为不中程式,弃之,华匠相率缓延遂成痼习。
                                                              ——奕訢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哪场运动?这场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一反映了曾国藩的什么主张?“剿发捻”和“勤远略”分别是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向西方学习过程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22、某小将举办以“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上海”为主题的小报竞赛。
(1)如果你参加这次活动,除教材外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收集相关资料?
(2)列举1840-1949年发生在上海经济领域的、对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四例。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台湾人民抗战檄文》
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大清国列祖列宗与汝有何仇乎?汝既将发祥之地,陵寝迫近之区(1)割媚倭奴(2),祖宗有知,其谓我太后、皇上何?······
                        光绪二十一年(3)四月台湾誓死不与贼臣俱生之臣民公启
(1)请为画线部分注释
(2)这段材料认为台湾被割是何原因?你怎样认为?为此,台湾人民是如何应对的?
24、某中学一研究小组就《时务报》的历史进行探讨。他们在众多的材料中选择了时人实录、回忆录和后人著述等三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6年9月,李鸿章出访美国,在接受《纽约时报》等报记者提问时说:“清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清国的编辑们不爱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清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时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而且他们也没有你们报纸这么大的发行量。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也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
——郑曦原摘自《纽约时报》1896年9月新闻报道
    材料二:“这好像是开了一个大炮,惊醒了许多人的迷梦,尤其像我们那样的青年,曾喜欢读梁启超那样通畅的文章,不但是梁启超的文章写得好,还好像是他所说的话,就是我们蕴藏在心中所欲说的一般。《时务报》不但是议论政治、经济,对于社会风俗,亦多所讨论,主张变法从民间起。一般青年学子,对于《时务报》上一言一词,都奉为圭皋。”
——包天笑《浔影楼回忆录》
    材料三:“《时务报》1896年8月9日刊于上海,总经理汪康年,主笔梁启超,先后任撰述的有卖孟华、徐勤、欧榘甲、章太炎等。石印。载有上谕、奏折、论说、中外杂志、域
外报译等。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强为办报宗旨。许多文章议论新颖,文笔活泼,深受知识界欢迎。数月间销行增到万余份,风靡海内,‘为中国有报以来所唯有’。‘百日维新’期间,被清政府改为官办,派康有为督办。1898年8月8日终刊。”
                                                    ——《中国新闻小史》
(1)材料二与材料三中哪一则是原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