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州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优势和基础
(一)产业综合实力稳居粤港澳大湾区前列,具有较强的国际经济影响力。
2018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859.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约占大湾区经济总量的21.03%。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03:27.95:71.02调整为0.98:27.27:71.75,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高0.73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为66.5%,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互联网+”相关服务迅猛发展,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增长58.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5.9%。工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59.7%和13.4%,同比分别提高1.6个和0.7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活力增强,增加值同比增长10.2%。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8.0%,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
广州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的
产业发展对策
杨 娟  陈小红
摘  要: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是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在大湾区中具备良好的产业发展优势和基础。未来广州要在大湾区中充分发挥核心引擎作用,就要按照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的引领作用,对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重点在大湾区区域产业共建、新兴产业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强化高端要素支撑等方面采取对策,与深港澳等城市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共同构建大湾区产业发展和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广州产业
(杨娟,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陈小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信息网相关数据。
(二)特产业加速发展,在大湾区乃至全国处于领跑地位。
汽车。广州被列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2018年,广州规模以上制造业产值达到5489.89亿元,约占全国汽车制造业产值的比重为6.8%,占广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1%。拥有广汽集团独立自主研发机构(广汽研究院)和各整车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传祺品牌在2013-2017年J.D.Power中国新车质量研究中位居自主品牌第一名。
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信息制造业。广州是国家首批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2017年,全市电子产品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70.99亿元,同比增长2.8%。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广州是“中国软件名城”,2017年软件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18%以上。新增软件著作权6.7万多件,同比增长67.5%。新型显示。在建的富士康10.5代8K项目、乐金显示(LG Display)8.5代液晶面板项目、创维智能产业创新基地为广州市加快打造成为“世界显示之都”奠定基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2018年,广州智能装备和机器人产值预计达567亿元,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位居广东省前列。广州数控、广州启帆2家企业入选“中国机器人TOP10”;国机智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的6个项目获得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项目支持。
新能源和新材料。一批新能源开发示范点和装备制造基地加快建设,大力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核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等领域的发展。广州市节能和新能源(白云)产业基地聚集了白云化工等一批骨干企业,形成高效节能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集。
重大装备制造。轨道交通、船舶及海洋工程、电力和环保装备等领域的生产能力居全国前列,输变电设备
制造业产值约占全省五成,船舶产能达500万载重吨/年,成为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优势明显,建设施工装备与配套及机电设备的部分核心技术在广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均处于领先水平。
(三)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
2015年以来,广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创新投入、打造科创新型研发机构和建设重大创新平台,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2017年,广州市在新材料与高端制造产业领域分别获批组建“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2家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全市新增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6家。围绕IAB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后布局了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影响未来产业格局的重大平台:引进了华为软件开发云广州创新中心、科大讯飞华南人工智能研究院、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组建了广州广电研究院、广州国际人工智能产业
研究院、北昊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广州超算中心“天河二号”主机系统用户总数已突破2400家,是全世界用户数量最多,也是利用率最高的超级计算系统之一。努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借助达沃斯论坛等重大平台,集聚全球高端资源要素,聚焦科技发展前沿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165个,形成一批自主核心技术攻关成果。2017年,全市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分别为26家、53家,比2016年分别增加5家、8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52家,比2016年增加8家,数量居全省第一。
(四)新经济总量发展成效显著,后续发展动力足。
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三新”发展较快,先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转型升级态势明显。2017年,全市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8678
亿元,占
GDP的比重达到40.68%。液晶显示屏、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环保、医疗设备等一批成长中的高新技术产品规模逐渐扩大。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NEM(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迅猛发展加速新旧动能转化步伐。根据2018年4月万事达卡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NEI)显示,广州在新经济(高人力资本投入、高科技投入、轻资产、可持续发展等)总量城市排行榜中居国内第三,显示广州新经济总量发展成效显著,后续发展动力足,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动能减弱带来的影响。一是“创新军团”发展迅猛,涌现出广汽、广药、雪松控股、科大讯飞、亿航智能等创新企业,培育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强劲动能。二是人才吸附力强。受益于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建设和世界级产业创新项目的纷纷落户,创新企业、独角兽企业等对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2017年,广州常住人口增加45.5万,位列全国主要城市第二位。
二、广州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挑战
2012年以来,广州加快发展高端高质高新产业,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发展新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
一是工业规模总量偏小。2017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第7 位,低于上海、天津、深圳、重庆,也低于苏州、佛山等地级市。深圳千亿级工业行业虽然只有3 个,但总产值接近我
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超过广州5 个千亿级工业行业的总和。
二是产业核心竞争力不足,产业发展层次有待提高。2016年,全市汽车产业零部件产值1187亿元,与整车比例约为1:2.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9)和国际通用标准(1:0.6),也低于上海(1:2),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生产较低端的零部件,高端的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产品主要仍由外方掌控,出现诸如热销的汉兰达车型受进口发动机产能不足制约供不应求。另外,2016年我市新能源汽车产量(5178辆)仅占全国的1%,与我市汽车产业发展(产量占全国的10.7%)不匹配,主要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产业配套不全,充电设施和使用环境不完善。电子产业存在“产业高端、环节低端”问题,增加值率仅为17%左右,比工业平均水平低7.5个百分点,多数企业集中在组装、代工等价值链低端环节,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企业普遍规模偏小、技术不强,集成电路芯片等高端产品主要还
是依赖进口。我市轨道交通产业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但市场优势未转化为制造优势,产业链中建筑施工环节占61%,附加值高的装备制造环节仅占19.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IAB等新兴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亟需建链补链强链。
三是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不够,缺乏在全球、全国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广州民营经济在推动经济转型升
级、振兴实体经济等多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撑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但从整体上看,民营经济比重仍然偏低,发展活力不够成为短板,特别是缺乏在全球、全国有影响力的大企业。2016年,广州民营经济增加值7821.43亿元,占GDP比重39.9%,低于深圳(8319.51亿元、42.7%);2017年广州民间投资2495.7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2.16%,低于杭州(3301亿元、56.40%)、深圳(2627.29亿元,51.04%)。2017年广东企业500强榜单中,广州营业收入超千亿的企业有6家(其中3家为央企,恒大于2016年迁往深圳),而深圳则拥有平安、华为、腾讯、比亚迪、招商银行等10家千亿级企业,大部分是本土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而广州民营企业规模最大的集团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325.57亿元,远远落后于华为(6036亿元)、腾讯(2377.60亿元)等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广州拥有世界500强仅为2家,低于北京(56家)、上海(8家)、深圳(7家)和杭州(3家);中国企业500强有18家,低于北京(104家)、上海(29家)、深圳(28家,包括恒大)和杭州(21家)。
三、推动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核心引擎作用的产业发展对策
(一)以推进大湾区产业融合、总部经济为抓手,推动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价值链、供应链向高端延伸。
以产业融合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以总部经济强化广州中心城市高端服务功能,以“数字经济”“智能制
造”等方式推动汽车、电子、石化产业等传统支柱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高端发展。
一是以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联动发展,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研发设计、品牌建设、管理服务、营销推广、检验检测等价值链高端服务环节,建设一批工业设计中心、智能制造与智能服务平台、标准检测认证服务平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重点发展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高端中介、电子商务、会展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商贸、文化、旅游、健康、教育等生活性服
务业优质服务供给。鼓励运用信息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广州“千年商都”向“国际商贸中心和全球资源配置中心”转变。以总部经济强化广州中心城市高端服务功能,培育壮大本土总部企业,吸引更多企业在广州设立总部、区域型总部、跨国运营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广州市总部经济集聚区“1+N”发展格局,提升我市总部经济能级,推动本土总部企业开展跨区域投资和经营,吸引市外企业在穗设立区域总部的基础上,着力推动在穗设立事业部全国总部、亚太总部、全球总部。
二是以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推动先进制造业高端发展。对接国家数字经济、“互联网+”战略,创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城市,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支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
术应用和智能化工厂、机器人应用和数字化车间建设。大力引进国际国内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建设集电子商务、新型展贸、循环经济、研发设计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国际新能源汽车配件贸易中心,带动传统汽配市场实现产品、技术、服务、模式融合创新发展,从更高层面推动我市重塑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体系,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汽配贸易枢纽和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商都”。电子信息产业以“芯、屏、机、核”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通信、智能硬件、数字视听与数字家庭产品等产业,着力构建“终端设备设施—基础网络服务—信息应用服务”完整产业链,打造极具影响力的国家级新一代信息产业基地。
(二)以IAB、NEM为重点,着力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筑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新支柱。
以IAB、NEM为重点,高标准建设价值创新园区,积极培育“独角兽”企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广州现代产业体系新支柱。
一是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IAB)和新能源、新材料(NEM)五大重点产业,打造万亿产业集,着力建设“世界显示之都”、“国际软件名城”、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疗健康产业重镇。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计划,在空天海洋、信息网络、生命科学、核技术、可穿戴设备、智能装备等核心领域,再培育一批新兴产业。促进“四新经济”加快成长,强化车联网、石墨烯、3D打印、柔性显示、VR/AR、量子通信等新技术新
产品的培育发展,积极推动共享经济、平台经济、新零售、跨境电商、现代供应链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鼓励在汽车租赁、房屋出租、家政服务等领域开展分享服务,推动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创建国家级创新发展平台。
二是着力提升新兴产业卡脖子领域科技创新能力。积极争取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落户广州,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无人机、区块链等卡脖子领域的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推动现代工程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面向海洋工程、重型装备、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领域,加强技术开发与集成、装备研制及大规模应用。启动实施重大科学计划,瞄准量子通信、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纳米科技、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科学前沿热点领域,力争实现一批突破性、颠覆性技术。
三是高标准建设价值创新园区。建设一批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价值创新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出台实施价值创新园区发展意见,高规格建设海珠琶洲互联网价值创新园、增城新型显示价值创新园、天河软件价值创新园、番禺智慧城市价值创新园、花都军民融合价值创新园、南沙国际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黄埔智能装备价值创新园、番禺智联网联新能源汽车价值创新园、广州国际生物岛价值创新园、黄埔生物科技价值创新园等价值创新园区。高起点规划建设黄金围智能产业集聚区、和龙科技创新谷、海珠湾滨水区、广氮—奥体片区等区域,积极谋划一批新的价值创新园区。
四是积极培育“独角兽”企业。建立全市高成长性企业库、“两高四新”企业库、“小升规”企业库,研究制定高成长性企业扶持政策,确保全市优质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培育一批 “独角兽”、“蹬羚”企业。制定广州“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建立“独角兽种子企业”储备库、潜在“独角兽”企业名单,制定独角兽“一企一策”的企业政策支持方案,设立独角兽培育基金,着力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以琶洲互联网集聚区为重点平台,引导创新企业同BAT、京东、小米等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着力引进大型平台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特别是能带动知识、科技转化的高级别研发中心。培育引进一批具有原创性和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围绕IAB、NEM产业和未来产业,引进一批集聚高端要素、高技术含量的国内外大型企业,到广州建设(华南)总部或者研发中心。实施强企行动计划,引导培育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路径,支持中小企业建立特品牌,做细分市场的领导者,催生一批能够引领和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
(三)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提升高精尖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打造世界级科技产业创新策源地。
广州汽车论坛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建设重大技术创新平台,推动重点技术场景化应用,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为广州实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走在全国前列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一是建设若干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生物医学与健康环境科学、海洋科学领域的省实验室、国家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争取南海深海可燃气体综合开发利用项目、中科院国家深远海科技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广州。强化创新基础设施支撑,推动广州超算中心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优先在石墨烯、区块链、基因检测、新型等领域布局若干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以诺贝尔奖科学家、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为核心,鼓励在医学、生物、通信等领域建设伙伴实验室。
二是推动新技术的场景化应用。构建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高度契合的多元技术应用场景,在智慧城市、自动驾驶汽车、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在线医疗、新零售、智能家居等诸多行业推进新技术的应用场景,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新业态衍生发展和新模式融合创新。推动全市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融合,鼓励制造企业积极使用工业机器人,建立数字化智能化工厂,组建“工业云”智慧工厂平台,借助互联网汇聚应用开发者、软件开发商、服务集成商和平台运营商等各方资源,提升用户粘性,打造资源富集、多方参与、合作共赢、协同演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生态。协同研究建立珠三角技术交易中心、专利信息资源库和成果转化平台,加强科技资源交流共享和成果应用,打造世界级科技产业创新策源地。
三是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由龙头企业牵头,整合高等院校、企业研发机构、实验室等国内外创新资源,建立共同研究
中心,立足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心部件、智能机器人、计算机与通信集成芯片、精准医疗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形成产业技术标准,提升同一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水平。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设计研发服务平台、技术转移中心、检验检测平台,发展工业设计、信息咨询、电子商务、企业融资、知识产权、人才培训、法律法务等专业科技服务机构。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广州市科技成果信息库,以广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为依托,构筑专业化、公益性的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探索建立利用财政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限时转化制度,吸引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向高新技术企业转移,鼓励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入股的方式领办或参与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实施IAB创新重大专项,加大科技孵化器风险补偿金支持力度。加快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广州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南沙维权援助中心和花都快速维权中心建设,推进中新广州知识城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推动广州建设知识产权枢纽城市。
(四)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及粤港澳大湾区核心门户城市引领带动作用,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打造高端资源吸附器和辐射源。
实施“枢纽+”战略,强化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功能,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新领域合作,把广州打造高端资源吸附器和辐射源,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一是发挥广州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作用。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争取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年度计划。加快推进一批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南沙粤港澳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等重大产业合作平台,推动穗港澳合作,深化医疗、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政策对接,吸引港澳现代服务业企业落户。推进穗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穗港澳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互联互通,着力将南沙打造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服务功能区和共享发展区。
二是充分发挥广州作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先锋引领作用。要把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作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域,努力打造全国创新发展的重要一极,打造高度发展创新经济带。强化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对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重点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产业共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人才跨区域流动等政策措施,明确广州段走廊协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和产业功能布局。努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创造示范区,形成广州—深圳—香港为主轴的区域创新布局。建设粤港澳创新合作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