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文学中的“金山”意象分析
摘要: 一个世纪以来,“金山”的异质性文化吸引着美国华人作家不断深入探查,并形成了一股以还原华裔移民史来对抗主流话语霸权的写作风气。在叙事上,作家以纪实和想象两种书写方式来建构带有隐喻性的地域文化意象,并以此呈现华人族裔在异邦生存期间的生活、心理情感真相。而不同时期的对华政策不仅影响着华人体的主体诉求,也影响着华人作家对文本空间的建构,作家意图通过建构文本空间,来表达出自己与“金山”地域空间的联系和化归还是执守的价值判断。本文选取了“金山”城市意象作为思考对象,通过对“金山”的地理、文化能指内容的考察,提炼出美国华人文学中“金山”意象的所指内涵。而政治上的国家权力、外交关系和文化上的民族认同,是支配作家思考和判断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金山;化归;执守;二维关照;隐喻
美国华人文学指的是华人作家在美国生活期间创作的,以汉语、英语或其他语种为语言媒介的文学作品。依据这些作家出生地、母语、创作媒介语言的不同,文学界将美国华人文学划分成不同的文学落,有亚裔美国文学、美国华文文学、美国新移民文学、留学生文学等。这些不同类型的美国华人文学存在着诸多共同特征:创作主体都是华人或华裔;居住地都在
美国;作品主题多与跨文化身份、生存焦虑有关。其中一个突出特征这些美国华人文学中的地域空间多是在美国西海岸传统华人聚居区,如大纽约地区、旧金山-硅谷-奥克兰地区、大洛杉矶地区等。其中金山因其异质性的文化特质和典型的美国精神,不仅成为美国华人作家笔下的文学重镇,也是作家藉以表达华人或华裔族归化与执守的文化身份认同焦虑感的重要空间意象。然而,尽管“金山”意象有着如此特殊的意味和价值,研究者却少有予以关注和了解。因此,本文将围绕美国华人文学中的“金山”意象展开思考,以金山的“异质性”为逻辑起点,力图揭示出这一意象背后的价值内涵。
与移民相伴生的是文化的移植,移居美国后,华人移民开始用文字的形式记录和传播旅美华人的故事。一般认为,美国华人文学已有超过百年的发展历史,“1905年,在上海、广州、厦门、青岛等地掀起的‘反美华工禁约运动’中,已经出现了诸如《苦社会》那样由旅美华人创作的、‘书既成,航海递华’的小说”[],这被视为是美国华人文学的开篇。到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新移民作家广泛参与创作后,美国华人文学开始膨胀。“198312月,苏炜在美国发表长篇小说《荷里活第8号汽车旅馆》,标志美国华人文学开始进入滥觞时期。”[]。此后三十多年里,在各种历史和时代现实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美国华人文学继续向前发展,
并从整体上呈现出蓬勃的态势。本文选取了80年代后新移民作家参与后的、以英语和汉语为语言媒介的美国华人文学为研究对象,以这段时间内公开出版的作品为分析对象,从整体上梳理出“金山”文本的大概发展脉络,并对这一叙事意象做深入的分析阐释。
1、金山:作为一个异数
对于美国华人作家来说,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身份认同焦虑是他们面对的最大困惑。归化还是执守的文化选择,身份认同过程中的矛盾心理,成为作家在选择叙事意象时思考的重要问题。美籍华裔作家泗丽莎曾被称是ABCsAmerican-born Chinese),即“在美国出生的华人,而不是FOBsFresh off the boat)(最早到达美国大陆的华人)”[],这对泗丽莎华人身份的自我认知造成了强烈冲击。此后,姑奶奶西茜也受到露丝安妮·卢姆·麦卡恩的《华裔美国人》一书影响,认为有必要开掘对自己华裔家族旅美期间的不幸、隐私进行开掘,而“她认为我该为我们的家族写本书了,而这本书,理应由我来写”。在以上这些因素的驱动下,为确证家族华裔身份,泗丽莎决定以著书的形式来还原美籍华人家族的百年奋斗经历,纪传体文本《百年金山——我的美籍华人家族百年奋斗史》便由此而生。在叙事方式上,泗丽莎采取了以空间地域意象来表达自己对民族和文化身份的选择,一个突出表现是
小说开头附录的金山唐人街文化地图。而对于美国华人作家来说,作为文化表征的地志空间不仅是表达民族认同的源头,也是他们作品叙事力量的启动媒介。80年代至今,美国华人作家曾先后参与到对金山地域意象的书写中,美国华人文学中关于它的历史叙述和文学想象也最为丰富。而金山之所以能成为一个跨文化的文学重镇,与其特殊的历史经验和异质性文化特质密切相关。
19世纪末,帕拉斯号第一次将3名中国籍海员带到了美国西海岸,随后,富饶的土地和金矿资源,吸引了大批华人移民赴美去寻更好的物质生活。其中淘金热的中心地区——金山(今名为“旧金山”,华侨称“三藩市”)迅速发展起来,并跃升为加利福尼亚州仅次于洛杉矶的第二大城市,早期华人劳工多居住于此。改革开放后,美国华人数量开始激增,金山成为美洲华人最为密集的聚居区,而这座美国西海岸的小城市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中国城”。对于80年代后的新移民来说,金山的吸引力不再是它地理上的位置,而在于它对异质性文化的包容。金山是一个典型的多元文化城市,不同族裔以聚居的形式分布于城市各个角落。多元文化结构使金山成了一个典型的“异数”:既不像美国,也不像中国,金山华人也成了这座异域城市里的“异族”。但是,正是这种异质性,赋予了金山自由、民主、开放的精神气度,这种典型的美国精神吸引了后继迁徙者不断前往寻着精神和物质满足。
同时,这种异质性也使金山与文学之间的联系超过纽约等特大城市,成为美国华人文学中的地域重镇。作为美国本土上最中国化、民族化、多元化的集中体现,“金山”及其所代表的民族文化使美国华人作家最困惑与焦虑,但也最能激发作家思考和想象力。
此外,在美国强权话语体系中,金山也是一个典型的异质性个体,这种“异”主要源于发展初期的金山在美国移民政策影响下,曾移植了中国正统文化的诸多反面价值,容纳了中美道德、法律、宗教所禁止的一切罪恶,成为一个藏污纳垢之所。因此,在美国强势族裔视域中,这座靠华人移民力量建筑起来的美国城邦有着浓郁的“东方彩”:贫穷、野蛮。关于“东方”一词解释,萨义德在其著作《东方学》中曾指出:“贝尔福和克罗默用几个词语来表达强势西方视野中的东方形象,即东方是非理性的、堕落的、幼稚的、不正常的;而欧洲则是理性,贞洁的、成熟的、正常的......东方人的世界之所以能为人所理解、之所以具有自己的特征却并非由于自身的努力,而是因为有西方的一整套有效的操作机制,通过这些机制东方才得以为西方所确认。”[]在萨义德的观点中,“东方主义”是西方强力对东方文化的一种藐视表达,是任意虚构出的一种带有偏见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体系。而美国主流文化中对金山“东方主义”的描述,还体现了启蒙运动后确立的现代性精神结构:现代胜于古代,西方胜于东方。因而,长久以来中国在西方视野中一直处于“启蒙重大叙事的否定面”,“中华
帝国是停滞的、专制的、野蛮的或半野蛮的典型”[]。受此偏见影响,生活在美国强势文化圈内的华人始终被排挤在社会边缘而处于失语状态,难以获得文化和民族认同。
对于美国华人作家来说,移民的结果就是与民族文化的远离和背叛,文化的断裂带来的无归属焦虑又促使他们开始回望故乡,寻求中国文化传统的安慰,并试图以这种方式来寻求民族认同和“谊属同乡”读者的共鸣。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美国华人作家注重对金山城市空间里中美两种文化传统的描述和华人现实生活图景、心路历程揭示,试图以此取得中美两个的主流文化对华人的认同。陆旅美作家苏炜曾谈到:“我的小说里面有一种‘情结’,我称之为‘过去的情结’。这实际上是一种中国情结,是一种体的负重,非常大的一个重负。”[]背负着沉重的中国情结,苏炜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此外,19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对异域东方一直持有一种想象,一种对弱势族裔和东方文化强烈的好奇心与窥视欲,美国主流文化对金山“东方主义”的描述,正体现了这一点。一些美国华人作家有意会创作出一些具有中国文化意蕴的文本,这是自我东方主义的文学表现,作家希望以此可以迎合美国主流读者对东方文化的猎奇与窥视,从而使作品赢得主流文坛的认同。美籍华裔作家黄玉雪谈及小说《华女阿五》的创作初衷时曾说到:一方面希望作
品能“使华人的成就得到西方世界的承认”[];另一方面,“从华裔身份的角度叙写美国宗族歧视环境中一个中国贫穷女儿如何生存立足的故事原型,尤其是这个女性身上所体现出的东方主义特质,更能获得美国主流文坛的兴趣。”[]事实上,这种创作方式也的确在华人文学赢得美国主流文坛认可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以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共同构成了美国华人文学中金山意象叙写的启动力量。而“自愿流放到美国的华人都有逃离中国、向往美国的原因”,表现在美国华人文学中同样也是,作家在金山文本中建构地域意象时一定有意图要表达的深层内涵,这也是本文我们要重点探讨的内容。
2、“金山”意象的二维观照
在进入金山意象分析前,首先要对美国华人文学中的“金山”文本作一个简单梳理。美国华人文学中关于金山书写的文本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出现了,主要是呈现呈现早期美国华人移民的生活现实,如水仙花(Eidht Maud Eaotn)的《一个与华人结婚的白人妇女的故事》《她的华人丈夫》《中国的水花》等。广州汽车论坛20世纪初期至80年代的金山文本,由于带有民族历史的
精神负累,作品的叙事基调是沉重而迟缓的,内容上以早期华裔移民的历史境遇为主。如《苦社会》(1905)、黄玉雪(Jade Snow Wong)的《华女阿五》(The Fifth Chinese Daughter1945-1950)汤婷婷(Maxine Hong Kingston)的《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1976)、刘裔昌(Pardee Lowe)的《父亲与光荣的后代》(Father and Glorious Descendant1943)等。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华人文学中的金山文本出现了分流,一方面延续了前一阶段对华人移民历史的书写,这类的作品以小说和纪传类文本为主。按照叙述内容,这类金山文本又分为两类,一类是“金山客”文本,即主要描述的是金山城中人物及其旅美经历为主,其中人物故事是小说的叙写主体。“金山客”作为生活在美国社会最底层的“他者”,其身上凝聚了中国劳动人民勤劳、质朴的特质,成为华裔作家表达民族文化时选择的象征符号。从“金山客”或“中国佬”的视角切入查探早期美国华裔的生存真相的作品有如赵建秀短篇小说集《中国佬太平洋及夫里斯科有限公司》(1989)、汤婷婷半自传体小说《金山华人》(China Men1980)《孙行者》(Trip master monkey : his fake book1989)、泗丽莎(Lisa See)的回忆录式小说《百年金山——我的华裔家族百年奋斗史》(On Gold Mountain1995 )。另一类是“金山城”文本,即以金山城市历史和异质文化为叙事主体,与人物故事相关的内容成为小说的背景,这类的作品中有如黄运基中短篇小说
集《旧金山激情岁月》(2004)、散文集《唐人街》(2004),郁秀《美国旅店》。90年代至今的金山文本中,作家开始关注和思考世界范围内的大文化和普遍人性,作品中对人性的思考更为深入,对人物复杂心理变化的把握较之前也更为细腻深入,主要写了跨文化视域不同族裔基于人类基本生命存在平等对话的各种可能。这类的文本有赵建秀《唐老鸭》(Donald Duck,1991)、伍慧明(Fae Myenne Ng)的长篇《骨》(Bone1993)、严歌苓的中篇《扶桑》(1995)吴梅的《裸体吃中餐》(Eating Chinese Food Naked1998)等。而在这些金山文本中,80年代之后的作品中关于金山华人与与美国强势族裔跨文化交际时矛盾冲突的叙述最为常见,此时的华人作家普遍选择身份认同作为故事架构的支撑理念,如《扶桑》《旧金山激情岁月》《唐人街》《百年金山》是这类的代表性作品,通过文化身份和民族归属选择紧张感的呈现,作家表达出自己对民族、文化和华裔个体命运的深切关照。
法国哲学家巴什拉在其著作《空间诗学》中曾指出:“文学空间是作家在写作中首先要感知的对象,作家通过自己与空间建立起的联系来将生活在空间里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赋予到空间上,使空间成为一个具有作家本人生命意识的有机物。”[]在共时维度上,面对金山地域空间,作家依据各自对人生存和精神状态的观察和理解,基于各自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归
属,会对金山政治和历史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建构出的文本空间也各有异殊。在历时维度上,不同时期中美国家关系的改变影响着华人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地位,这对美国华人作家的文本叙事也有很大影响,作家依据各自对金山城市意象的理解,来开展文本话语表达和主旨建构。
在共时层面,作为异域里一个弥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空间,金山不仅扮演着传承中国古老文化元神的角,也是美国华人移民寄托故乡情思、想象母国形象的一个文化符号。19世纪至今,关于金山“纳民建市”的提法已被广为接受,但华人对金山城市发展的历史贡献却一直被美国主流社会回避。美国移民史上有著名的“一句话历史”说,即在太平洋铁路完工的典礼上,主持人仅仅宣布了“在加州人民的血管中,流着四个当代最伟大民族的血液;有法国人敢打敢冲的勇猛劲头;有德国人的哲学头脑和鉴定精神;有英格兰人的不屈不挠的毅力;有爱尔兰人不知忧愁的火爆脾气。他们各自作出一份恰如其分的贡献”[],却只字不提华工的贡献。只有首先提议招募华工的中央太平洋铁路总裁查尔斯克劳克轻描淡写地提过一句:“我们建造的这段铁路能及时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贫穷而受鄙视、被称为中国的劳动阶级,归功于他们所表现的忠诚和勤劳。”[]查尔斯的这句话,将赴美华工
的百年劳动贡献彻底掩埋在历史中,这也成为一个多世纪以来华人移民始终被排挤在社会边缘而得不到美国强势族裔认可的主要历史因由。
那么在文学领域,金山华人在美国生存奋斗的历史真相是什么?如何才能使华人赢得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美国华人作家该如何对待这段历史?文学要怎样关照金山历史?关照哪一个版本的金山历史?这些都是美国华人作家意图通过文本叙事来解决的问题。通过虚构的想象叙事和非虚构的纪实叙事,美国华人作家表达出不同的人文理念和精神向度。在具体的创作时,作家又有两种不同文化取向:执守母国想象还是归化美国强势文化?而支配作家作出不同选择的主要原因在于地域空间与作家民族认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