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运动方式 十种动物的运动方式
大家好,小华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动物的运动方式,十种动物运动。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动物的运动方式(十种动物的运动方式)
动物运动形式的多样性与物种上亿年的进化密切相关。可以说,运动形式越多,对环境的适应就越完美。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同一种动物也可以有不同的运动方式。人类不仅起源于动物,而且与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人类奥运会上展示的跑、跳、游、技等各种技能的竞技比赛而言,我们可以从各种动物的生存技能中到原型或相似之处。奔驰活动
生命起源于水中。水生动物主要是通过躯体和鳍或其他附肢的摆动,在水中产生推力而游泳前进的。大约在4亿多年前的志留纪,动物开始出现在地球的陆地上.。在陆地上活动的动物,最早也是靠躯体和附肢的摆动而使身体移动的,并且由此逐渐地发展到行走、奔跑和跳跃。
昆虫为何不会走直线?
在无脊椎动物中,最善于行走的是节肢动物。它们的附肢既用于支持身体,又用于运动。不用说陆生的蜘蛛、蝎子、蜈蚣、马陆等,就连长得像一个瓢一样的海洋动物——黉,在退潮时也能在沙滩上缓缓行走。寄居蟹身上背着个螺壳,常在浅海的岩石上走来走去。
对虾则能够依靠2对爪状的步足在海底行走。螳螂虾更喜欢在海底行走,所以俗称爬虾。最有趣的是龙虾,在海底迁徙时,常用强有力的触角和第一步足拉着前者的尾部,首尾相连,排成一列长龙状的纵队。在旅行途中,不时有新的伙伴加进行列中,每列队伍多达50~60只,以每分钟约20米的速度步行前进。
某些昆虫,如蜚蠊、步行虫、瓢虫、椿象、蚂蚁等,都以善走著称。昆虫有3对细长的足着生在胸部,称为前足、中足和后足,每条足又分为5小节,而且前面的一对足短,后面的一对足长,中间的一对介乎于前后足之间。有趣的是,大多数昆虫的成虫在地上行走时,总是左歪一下、右扭一下地成“之”宁形向前行走。那么,昆虫为什么不会直线走路呢?
昆虫在行走时,先由一组的前足向前伸出,并用跗节前端带钩的爪,抓住地面的凹凸部分,起到向前拉的作用:另一侧的中足,特别是同侧后足,便尽量将足上的节伸开,把身体向前推进,由于前足和后足的长度不同,当后足向前用力时,便将离开地面的中是及身
体推向偏离直线的一方,使身体中轴倾斜。当另一组的前足抬起时,为了使身体向前行进,便向与身体相反方向伸去,后足用力推进,又将身体扭向另一方向,并且引起头部的摆动。这样,昆虫就左歪一下、右扭一下地成“之”字形向前行走了。
昆虫3对足跨步的快慢,决定了它们行走的速度。例如美洲蜚蠊,行走最快时每足每秒钟可前进25步左右。每一步包括伸展和牵缩两个部分,前进的快慢主要决定于牵缩的速度。昆虫行走的速度还与体形大小以及温度有一定的关系,例如美洲蜚蠊在25℃温度下每秒钟前进约70厘米,最快为130厘米。
螃蟹横行到几时?
在节肢动物中,走路最奇特的是螃蟹。“且将冷眼看螃蟹,看尔横行到几时”。螃蟹类一般都是横行的,这是它们奇特的身体构造决定的。它头脑部的宽度大于它的长度,细腿伸展两旁,每条步足的关节只能向下弯曲。行走时,一节尖爪抓住地面,再由另一侧的步足在地面上撑直起来,推动着身体前行,使身躯向左或向右稍偏前方横行了。
陆生脊椎动物已经更好地发展了在陆地上行走和奔跑的能力。就运动器官而言,它和鱼鳍
有很大的不同。为了使身体离开地面,运动器官必须支撑身体,使其重心位于运动器官之间。有些鱼的鳍变得像陆生动物的四肢,可以支撑身体的部分重量,尤其是肺鱼和弹涂鱼。但鱼鳍的骨骼比两栖类的四肢简单得多,只有总鳍鱼的骨骼有类似的分化。因此,一般认为陆生脊椎动物的四肢是由侧鳍这种古老的有鳍鱼类发展而来,并以各种方式发生变化和发展。
两栖动物的幼虫生活在水中。青蛙和蟾蜍成熟后长出前肢和后肢,来到离开水的陆地上生活。此时,它们的尾巴已经退化,而蝾螈和大鲵成熟时有前肢和后肢。尾巴没有退化,仍然生活在水中,但可以在没有水的地面上行走,前后腿交替向前伸展,同时身体左右摆动,保持着在水中游泳的特性。由于它们的四肢瘦弱,位于躯干的腹侧,与躯干垂直,所以腹部与地面接触,行走方式是费力的杠杆运动。
恐龙中的“飞毛腿”
爬行动物四肢强壮,可以将身体微微抬离地面,但四肢与躯干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所以爬行动物走路的时候,姿势一般和蝾螈差不多。这种运动不仅速度慢,而且相当费力。
从前,人们一直认为繁盛于中生代的恐龙也都是这样在地上行走的,其实不然。四足行走的恐龙,其运动姿态大致与现生的大型哺乳动物没有多大区别,两足行走的恐龙则与鸵鸟相似。它们的四肢(或两后肢)在运动时与地面垂直,而且收拢在身躯下方。这完全是一种“走”,而不是“爬”的姿势,这从它们肢带骨的关节构造上可以到凭证,而最形象的证据莫过于恐龙足迹化石了。例如,对完整的雷龙足迹化石进行的测算证实,雷龙前后脚的步距为3.6米,左、右脚的间距仅有1.8米(相当于雷龙身体的宽度),说明它是在走而不是爬,否则左、右脚的间距就会更大些。
四足行建的蜥脚类恐龙走路的速度比较慢,每小时不超过3.2~6.5千米。四足行走的剑龙和甲龙走路的速度稍快,每小时约为6~8千米,可见它们的腿脚比蜥脚类灵活一些。两足行走的鸭嘴龙每小时能走18.5千米,如果遇到敌害追赶,它还能快速奔跑以躲避危险。
肉食性恐龙短跑的速度都很快,一般时速可达40千米,特别是两足行走的虚骨龙类,由于身轻腿长,是恐龙中的“飞毛腿”,快跑时时速可达80千米。四足行走的角龙是奔跑速度最快的植食性恐龙,在短时间里能以32~48千米的时速冲刺,这样的速度使凶猛的霸王龙也要赶紧逃避。
在现存的爬行动物中,蜥蜴也擅长行走,尤其是壁虎,它们的脚掌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在墙壁上自由行走。原来,它脚下肿胀的趾端下密布着一排排成束的微绒毛,就像一个个弯曲的小钩子,因此它可以轻松地抓住物体,在墙壁甚至玻璃上行走。
在拉丁美洲还有一种奇怪的鬣蜥,当地人称它为“耶稣蜥蜴”,因为它非常神奇,拥有几乎,是超自然的能力——能够迅速地横穿水面!当鬣蜥在水面上行走时,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2千米,用这样的速度行进,它可以横穿40米宽的池塘而不会下沉。
这种蜥蜴是如何不让自己落入水中的呢?难道是右脚落水之前抬左脚,左脚落水之前抬右脚?事实的确如此,这种奇异功能的秘密在于:当鬣蜥奔跑时,脚底下可以产生容纳空气的洞。这样,它脚底边缘的条纹可以暂时携带空气,防止身体下沉。鬣蜥不但可以在水上行走,而且只要
它走得足够快,在下一步迈出之前,携带的空气不致丧失,甚至还可以在空气中行走!
鸟类中的“赛跑健将”
鸟类是恐龙的后裔。它们的前肢进化成翅膀,用后肢行走。后肢的变化表现为胫骨跗关节
变长,脚掌与陆地接触面积减少,脚趾数量减少。用后腿行走的鸟类将身体重心放在后腿上方,保持身体平衡。
不同的鸟,足的强弱和结构是不同的,因而表现出不同的行走方式。普通的鸟类能用它们的足在地上行走,只有少数种类例外。各种鸟类的行走方式也有较大差异。大多数树栖鸟类能够在地面上迅速行走或跳跃。脚比较短小的麻雀,在运动时通常采用一种滑稽的步态——齐足跳。游禽类大多数都不善于在陆地上行走,只有雁鸭类中的一些身体肥胖的成员能“踱”特殊的“鸭步”:脖子伸得长长的,挺着胸,一摇一摆地往前走。为什么它们以这样的姿态走路呢?原来,它们由于适应在水里游泳,除了增大蹼脚与水接触的面积,以加大前进的推力外,脚的位置也稍向后移了。这样一来,它们在陆地上活动时,托着长长的身体和双脚,不在身体的中央,而是靠后。如果要使身体处于水平状态,它们就会有向前倾跌的可能。因此,它们就必须把身体后仰,使身体的重心向后移到双脚处,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另外,它们的脚比较短,向前走动时连身体也在摆动,所以走起路来一般总是昂起头,挺起胸,一摇一摆地蹒跚而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