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XUN财讯
-130- 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产业政策研究文献综述 □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张 超 / 文
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已被国家列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关系到该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和实现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历史使命有重大影响。本文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出发,出该产业发展
政策的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进行了分析,力求提出建设性意见,着重研究政府对该产业补贴效应,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应当逐步减少补贴依赖,走上市场调控的健康道路。
新能源汽车产业 产业政策
引言
经济发展往往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产生一定矛盾。传统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传统汽车燃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汽车尾气也会污染环境。近年来,政府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是朝阳产业,该产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已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政策是影响产业
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制定了许多发展政策。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国内催生了许多以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为主的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步入了快速发展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汽车产业的一次重大契机,对于实现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重构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占据价值链环节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概念
吴会敏(2014)总结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除了汽油和柴油常规燃料以外的其他车用燃料来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或是使用常规车用燃料,可是运用新式的车载动力装置的汽车,综合车辆动力控制和驱动等先进技术,具有全新的结构、采用不同于传统技术的汽车。新能源汽车主要包含以下种类:燃气汽车、纯电动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太阳能汽车、二甲醚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等。
可见新能源汽车与传统内燃机式汽车主要不同之处就是动力来源,新能源汽车是对汽油、柴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代之以可再生的光能、电能、生物能,这是能源的革新。目前,我国新
能源汽车主要是指纯电动汽车、增程式
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
电池电动汽车,常规混合动力汽车等。
混合动力汽车是我国主流的新能源汽车
种类,同时有向纯电动汽车发展的趋势。
新能源汽车产业,以产业经济学角
度来看指从事新能源汽车生产与应用的
行业。它是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性的
新能源汽车企业所组成的集合。
(2)发展概况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两大发展阶
段。第一阶段: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
燃料电池车等新能源汽车为辅的发展方
向,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第二阶段:
在纯电动汽车技术成熟的基础上,纯电
动汽车逐步替代混合动力及燃料电池汽
车以至于完全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实
现零排放的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仍处于第二阶段且处于过渡期。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
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
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
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
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十一五”以来,
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
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
化。“十二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完成了产业化起步阶段的任务,为十三
五进一步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做了
大量准备。“十三五”开始,中国新能源
汽车产业将由起步阶段进入加速阶段,
政府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制定新的产业
发展政策的同时对作了新的发展要求
“十三五”期间,《中国制造2025》
将会得到强有力地实施。在《中国制造
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中,提出到
2020年,初步建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
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能源汽
车产业体系,自主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
破100万辆,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
打造明星车型,进入全球销量排名前十;
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系统达到国
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
80%。到2025年,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
产业链,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
汽车年销量300万辆,自主新能源汽车
众泰汽车
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
2016年新能源汽车生产51.7万辆,销售
50.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1.7%
和53%。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41.7万辆和40.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
增长63.9%和65.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
车产销分别完成9.9万辆和9.8万辆,比
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7%和17.1%。[]
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五车企为比亚
迪、众泰集团、北汽新能源、奇瑞汽车
和上汽荣威,这也是目前在我国已形成
一定产业规模的5大新能源车企。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陈柳钦(2011)在数量对比和举例
的基础上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
面临着,如核心技术方面还缺乏竞争力,
关键技术瓶颈凸显;基础配套设施不够
完善;价格普遍偏高,市场推广有一定
难度;技术标准不统一;科研投入与人
力资源不足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张
晓宇等(2011)基于实证发现我国汽车
产业有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我国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不明晰;第二,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水平仍然不高;第
三,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环境亟需改善。
吴军瑶(2014)从我国新能源汽车
发展市场环境入手,着重考察需求因素
与厂商结构与竞争等两方面市场因素,
对比研究下发现:第一,从生产者和消
费者的角度考虑,仍存在大量阻碍因素,
制约着产业化的市场化的步伐。一方面
是价格因素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购买
量,虽然国家给予一定的购置补贴,但
高技术成本使新能源汽车短期内普及较
为困难。另一方面消费者的信息不足。
由于宣传推广并未形成社会潮流,消费
者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不信任,并担心售
后维修和燃料添加不方便,导致消费者
对新能源汽车仍持保守态度。第二,与
国外跨国汽车公司相比,国内汽车企业
还存在着劳动力结构不平衡、核心技术
人才结构性短缺、研发费用低、生产力
落后等等问题,导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
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低、行业规模小,
实力较弱。
唐葆君(2015)通过调查和比较发
现,消费者认可度不高和政府补贴存在
金融风险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
的两个问题:首先,新能源汽车市场处
于培育期,中国新能源汽车主要在城市
公共服务用车领域进行推广,消费者的
购买意愿普遍较低,其调研数据显示,
仅有  4.3%的用户在购车时会选择新能
源汽车,而超过70%的用户选择不会
或者不确定是否购买新能源,反映出中
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不足,消费
者认可度不高;其次,中国政府主要采
取财政补贴或者税收优惠的方式扶持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是随着中国新能
源汽车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补贴将会
持续增加,这一方面会加重政府的财政
负担,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