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专练
(2020·全国文综Ⅲ)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下图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据此完成1~3题。
1.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 )
A.创新技术 B.拓展市场
C.扩大规模 D.降低成本
2.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 )
A.消费习惯相近 B.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C.运输费用较低 D.研发成本差异较小
3.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 )
A.进口量增多 B.出口量增多
C.销售量增多 D.生产量增多
答案 1.D 2.C 3.A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汽车企业的零部件生产厂家仍保留在甲国,而将技术含量较低的组装厂转移至乙国,A、C项错误;在调整前,汽车企业的市场就已经面向乙国,调整并不是为了拓展市场,B错误;乙国缺少零部件生产厂家,前期汽车主要从甲国进口,推测乙国经济水平低,组装的劳动力成本低,且两国间签订了贸易协定,贸易关税成本较低,所以转移至乙国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选D。第2题,该产业布局模式改变了组装厂(生产)的布局,会增加零部件运输距离,提高运输成本,选择在邻国之间,能减少运输距离和降低运输费用,C正确。第3题,产业布局调整后,甲国不再组装汽车,汽车生产量减少,而主要在乙国组装然后从乙国进口,所以进口量增加,出口量减少,选A。
(2020·天津地理)20世纪80年代,M镇的服装企业迁至省会W市进行生产经营。近年来,这些企业又陆续迁回M镇,劳动力也随之迁移流动。企业和劳动力的回流过程及原因如图所示。读图文材料,回答4~5题。
4.关于该镇企业和劳动力回流原因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
A.W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劳动力的主动回流
B.M镇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第二波回流带动了劳动力主动回流
C.M镇提供优惠的就业和投资政策,促成了企业的第一波回流
D.在企业回流和本地就业利好的作用下,更多劳动力被动回流
5.导致服装企业从M镇迁往W市,后又迁回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
A.技术和环保 B.交通和劳动力
C.市场和政策 D.动力和原材料
答案 4.B 5.C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M镇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第二波回流增加了就业岗位,带动了劳动力主动回流,B对。W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使得企业回迁M镇,劳动力属于被动回流,A错。M镇提供优惠的就业和投资政策,促成了企业的第二波回流,C错。在企业回流和本地就业利好的作用下,就业机会增加,生产条件改善,更多劳动力主动回流,D错。第5题,省会W市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居民的购买力强,因此服装企业从M镇迁往W市,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根据图示可以看出,M镇提供优惠政策,吸引服装企业迁回。选C。
(2020·1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完成6~7题。
6.工程Ⅰ、Ⅱ分别是( )
A.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B.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C.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 D.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7.工程Ⅰ、Ⅱ对图示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
①减轻大气污染 ②缓解能源短缺 ③减轻水土流失 ④缓解洪涝灾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6.D 7.A
解析 第6题,工程Ⅰ、Ⅱ的目的地都是上海,南水北调的目的地主要是华北地区,A、B、C错误。据工程Ⅰ、Ⅱ走向可知工程Ⅰ是西气东输工程,工程Ⅱ是西电东送工程,D正确。故选D。第7题,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对减轻水土流失、缓解洪涝灾情作用不大,③④错。故选A。
(海南地理)2015年,我国某服装企业在卢旺达建立成衣制造厂,生产的服装20%在卢旺达销售,80%出口欧美国家。2015年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超过2 500家,其中民营中小企业超过70%。据此完成8~10题。
8.该服装企业在卢旺达建立成衣制造厂的有利条件是( )
A.基础设施好 B.人工成本低
C.本地市场大 D.获取信息快
9.我国在非洲投资的民营中小企业较多,主要是因为其( )
A.工人素质高 B.融资能力强
C.适应能力强 D.研发能力强
10.要使走出去的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强起来,需要( )
A.打造自主品牌 B.快速更新产品
C.增强售后服务 D.符合国际标准
答案 8.B 9.C 10.A
解析 第8题,卢旺达位于非洲,这里的基础设施相对较差,故A错误。非洲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低,工资水平低,吸引成衣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故B正确。“生产的服装20%在卢旺达销售,80%出口欧美国家”,说明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国家,本地市场小,所以市场因素不是在此建厂的主要因素,故C错误。非洲地区信息业不发达,获取信息较慢,故D错误。第9题,非洲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低,故A错误。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较弱,研发能力弱,在非洲等落后地区发展制造业,也无法提高其融资能力和研发能力,故 B、D错误。中小企业规模小,容易调整生产方向,组织生产,适应性比较强,C正确。第10题,品牌是企业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之一。要使走出去的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强起来,就需要打造出自主品牌,从而占领国内外市场,故A正确。 快速更新产品、增强售后服务、符合国际标准是这些走出去的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变强的最主要内容,故B、C、D错误。
(新课标全国文综Ⅰ)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1~13题。
1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佛山汽车1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1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答案 11.D 12.A 13.C
解析 第11题,20世纪80年代初,佛山市所在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享受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得以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因而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比景德镇发展迅速。第12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佛山的陶瓷产业面临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因此,2003年,随着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第13题,位于江
西省的景德镇在资金方面远不如佛山充足;与佛山相比,景德镇虽在劳动力等方面具有成本较低的优势,但最大优势还是景德镇作为“瓷都”,拥有其他区域无可比拟的人才资源优势与陶瓷文化底蕴,即产业基础好。
14.(2021·天津地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被确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率先取得突破的重点领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