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CHINA SYNTHETIC RESIN AND PLASTICS
合 成 树 脂 及 塑 料 , 2022, 39(5): 63
DOI:10.19825/j.issn.1002-1396.2022.05.14
聚丙烯(PP)具有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广泛用于日用品、汽车、家电、新能源、医药卫生、国防军工等领域[1]。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以及燃油汽车轻量化进度的加快,“以塑代钢”减轻汽车的自重不仅成为提高新能源汽车行驶里程和燃油经济性的重要手段,而且还可以降低汽车内饰的制造成本;与此同时,PP复合材料的良好加工性、耐刮擦、光泽度等特性,不仅可以改善汽车内饰的质感、触感,而且可以提升消费者的舒适感和美感[2-4]。然而,受PP粉料、助剂、加工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PP复合材料气味会对车内空气产生污染,给驾驶员及乘客健康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对车内气味的溯源分析,发现这些气味主要来自车厢内部仪表台、立柱、侧门板、中央扶手等塑料制件散发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2011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2011),对乘用车内部分苯系物和醛类物质(共计8种)的浓度提出了明确的限值,高熔体流动速率、高模量、高冲击强度、低气味、低VOCs含量PP逐渐成为共聚PP的重要来源[5-6]。本文综述了PP气味的来源、组成,以及PP生产、改性、加工等全过程的气味控
制。
1 车用PP气味组成
1.1 气味定义及测试标准
气味指的是汽车内饰件在车厢密闭环境中
车用聚丙烯气味组成、来源及控制措施研究进展
许浩洋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北京奥达分公司,北京 101111)
摘要:介绍了车用聚丙烯的气味组成,主要是小分子类的烷烃、醛、醇、酮、酯类等物质,其气味来源与聚丙烯粉料、助剂以及加工过程有关。为满足汽车内饰件对气味等级的需求,需要从聚丙烯的生产控制、助剂体系优
化、改进加工过程、使用气味吸附剂等方面进行技术改进,最终降低车用聚丙烯的气味。
关键词:聚丙烯 气味 控制措施 助剂
中图分类号:TQ 325.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96(2022)05-0063-05 Research progress on odor composition,source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automotive polypropylene materials
Xu Haoyang
(Beijing Aoda Branch,Catalyst Company,SINOPEC,Beijing 101111,China)
Abstract:The odor of automotive polypropylene materials is introduced which include alkanes,aldehydes,alcohols,ketones,esters and other odor substances with small molecules,and come from polypropylene powders,auxiliaries and processing processes. Technical improvements are applied to meet the demand for odor grade for automotive interior parts to reduce the odor of automotive polypropylene from multiple aspects such as production control,additive system optimization,process improvement and the use of odor adsorbents.
Keywords:polypropylene; odor; control measure; auxiliary
收稿日期:2022-03-27;修回日期:2022-06-26。
作者简介:许浩洋,男,1974年生,高级工程师,1998年毕
业于浙江大学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现主要从事炼油化工
催化剂研发工作。E-mail:**********************。
合 成 树 脂 及 塑 料 2022 年第 39 卷. 64 .
散发出的且能被人的感官识别到味道物质的总称[7]。气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评价汽车内饰材料的VOCs含量。一般来说,人体感官对于低沸点的醛、酮、酯、醇、烯烃、短支链烷烃类有机物的阈值较低,微小的含量就能被识别。由于汽车驾驶室为密闭空间,夏季高温天气会加速内饰件中VOCs的散发,这些VOCs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皮肤等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长时间接触、累积会危害肝脏和造血系统,因此,车内环境质量的优劣也成为人们选购汽车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汽车生产企业也据此制定了汽车内饰材料的气味等级测试标准,见表1。
表1 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气味等级测试标准
Tab.1 Odor rating test standards of major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厂 商标 准主要内容大众汽车公司PV 3900—20006级评价,气味性能越好,等级越低美国福特汽
车公司B0131-03—20006级评价,气味性能越好,等级越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W 3205—201710级评价,气味性能越好,等级越高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Mazda MES CF055A—20025级评价,气味性能越好,等级越高  注: 大众汽车公司指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大众汽车公司的PV 3900—2000(见表2)为
常用标准,一般要求可接受的内饰材料的气味等
级不高于3级。由于气味等级测试依靠测试人员的
个体感官,存在个体差异,测试结果也不客观,因
此,为方便量化检测而引入汽车内饰材料VOCs的
检测。
表2 大众汽车公司PV 3900—2000评价等级
Tab.2 Evaluation grade of Volkswagen PV 3900—2000 standard
气味等级/级评 价
气味等
级/级
评 价
1不能感受到4有妨碍
2可感受到,无妨碍5受较大妨碍3可明显感受到,但没有太大妨碍6难以忍受1.2 PP中VOCs组成及含量检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VOCs的定义,凡是沸点在50~260 ℃、饱和蒸气压大于133.32 Pa、常温条件下以蒸汽形式存在的有机化合物都属于VOCs[8]。低沸点的醛、酮、酯、醇、烯烃、短支链烷烃类等有机物都属于VOCs,常用的测试方法有采样袋法、检测舱法和顶空法等[9-12]。
气相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是测定VOCs各组分含量的有效检测手段[13]。测定车用PP的VOCs组成和含量,关键是试样前处理技术,通过前处理技术实现PP中VOCs的游离、脱出、富集,进而实现各组分的检测。常用的前处理手段有静态顶空进样法、固相微萃取进样法、热脱附进样法等。康鹏[14]利用静态顶空进样法对PP中VOCs含量和组成进行了测定,通过顶空瓶升温使PP中的VOCs游离、脱出,顶空瓶顶部气体自动进样,进行GC-MS分析,通过微板流路控制技术配置了质谱
(MS)和氢火焰检测器(FID)双检测器进行同步检测,利用MS数据匹配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谱图库进行各组分定性,利用FID数据进行各组分积分定量,并对谱柱极性、顶空温度、顶空时间、试样用量等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建立了适用于车用PP中VOCs的可同步定性定量的顶空-气相谱-质谱/FID检测方法。该方法结合标准液辅助可实现VOCs中组分的精确识别,测定结果显示,PP中VOCs组成达二十余种,主要为短支链烷烃、醇、醛等,见表3。
崔伟等[15]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谱-质谱联用方法测定了某注塑专用均聚PP的VOCs 组成,固相微萃取的优势在于对微量、痕量物质有很强的富集能力,能极大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在挥发性气体中检测到28种组分,主要包括烷烃类、醛类、酮类、酸类、酯类、醇醚类及烯烃类化合物,其中,丙酮和2,4-二甲基庚烷含量较高(质量分数大于10%),两者的形成机理与PP粉料经过高温挤出存在热氧化过程有关。
1.3 PP气味与VOCs的关系
通常认为,车用PP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含量与气味存在正关联,即TVOCs越高,气味等级越高,但是有时会存在气味等级较高,而TVOCs 含量并不高的情况。冯杨等[16]选择了两种具有焦糊味的PP复合材料粒料及其板材为研究对象,按PV 3900—2000进行了气味测试,采用气相谱-嗅闻-质谱和醛酮分析对TVOCs的组成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板材与所用粒料的VOCs组成基本一致,但板材对应的烷烃类组分浓度低于粒料,醛酮类组分浓度则高于粒料,说明PP的挤出造粒、
第 5 期
. 65 .
注塑成型等加工过程对VOCs组成有影响,其原因可能是高温、强剪切条件下某些烷烃组分挥发、发生热氧化作用而产生了醛酮;所有试样的焦糊味皆源于某些烷烃类组分,而气味等级则是烷烃类和醛酮类共同产生叠加作用的结果。此研究也
表明,气味与TVOCs整体上应该存在正相关,高气味等级一般意味着高TVOCs含量,但高TVOCs含量有时并不总是高气味等级,气味更多地依赖于TVOCs中某些味型独特的组分。PP中VOCs组分对应的味型见表4[17]。
表3 某牌号PP 中VOCs 组成
Tab.3 Composition of VOCs in a brand of PP
序 号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分子结构式序 号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分子结构式
144C 3H 81358C 4H 10286C 6H 141472C 5H 12386C 6H 1415114C 8H 18486C 6H 141642C 3H 65128C 9H 201756C 4H 86128C 9H 201856C 4H 87170C 12H 261984C 6H 128170C 12H 2620126C 9H 189212C 15H 322158C 3H 6O 10212C 15H 322274C 4H 9OH 11254C 18H 382346C 2H 5OH 12
254
C 18H 38
24
44
C 2H 4O
表4 PP 中VOCs 组成与味型对应关系
Tab.4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VOCs composition and flavor type of PP
序 号物质名称味型序 号物质名称味型12,4-二甲基庚烷农药味、溶剂味14C 11烷烃类塑料味、臭味22-甲基辛烷酸涩味、焦糊味15C 12烷烃类塑料味、臭味34-甲基辛烷塑料味、轻微土味
16C 14烷烃类焦糊味、橡胶味42-甲基癸烷焦糊味17C 16烷烃类橡胶味、臭味53,6-二甲基癸烷焦糊味184-甲基十一烷塑料味、臭味63,7-二甲基癸烷焦糊味191-碘十二烷蘑菇味、臭味73,8-二甲基癸烷焦糊味20十二烷
苦橡胶味82,6-二甲基壬烷香甜味214-甲基十二烷橡胶味9
5,9-二甲基-2-癸酮
芳香族气味222-羟基己烯刺激气味10氧丙基戊酮刺激气味232,4-二甲基戊烷刺激气味11异丁醛特异臭味244-甲基-2-庚酮特异香味12乙基环己酮薄荷味、泥土味
25
乙酸戊酯
果味
136-甲基-7-辛烯酮
焦糊味
OH OH
O 许浩洋. 车用聚丙烯气味组成、来源及控制措施研究进展
CH
O
合 成 树 脂 及 塑 料 2022 年第 39 卷. 66 .
2 车用PP的气味来源
2.1 粉料生产环节
为降低车用PP的气味,需要从源头入手。首
先保证PP粉料低气味,之后通过后续加工过程的
控制来实现材料整体的低气味。在PP粉料生产环
节由于原料杂质、催化剂残留、低聚物、齐聚物、
添加剂等原因会产生气味。赵东波等[18]对利用
Spheripol-Ⅱ工艺生产的PP SP179的气味问题进
行了研究,认为丙烯、乙烯聚合单体中的硫、醇等
会造成原料的气味夹带,需要进一步加强原料的
精制;在聚合过程中,由于使用的是钛系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催化剂本身活性偏低或原料中含有毒物会造成活性偏低,催化剂残留量大,PP灰分含量高,也会造成PP气味偏大,同时残留的金属元素对后续加工过程中PP降解存在诱导效应,因此,需要做好丙烯等聚合原料的精制,避免催化剂活性损失,同时考虑使用高活性催化剂配合聚合工艺控制来提高催化剂活性,降低催化剂对PP 气味的影响;在聚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生成部分齐聚物和低聚物,这部分组成也会造成PP的气味,在生产过程中要控制好三乙基铝、给电子体的加入量,缩短均聚反应时间,抑制齐聚物和低聚物的生成。PP粉料所产生的气味难以通过后续的纯化、加工等手段除去,因此在PP粉料生产阶段就要做好气味的控制。
2.2 粉料造粒环节
PP生产按聚合物终端断链方式可分为氢调法和降解法。氢调法是指利用氢气作为链终止剂来控制PP的相对分子质量;降解法是在挤出造粒时,通过添加有机过氧化物来实现对PP分子的断链降解,由于有
机过氧化物的残留,降解过程会缓慢持续进行[19]。余鹏等[20]对比了采用氢调法和降解法制备低VOCs含量车用PP复合材料的特点,氢调法显著降低了PP复合材料的VOCs释放,改善了材料的气味。目前,车用PP复合材料采用氢调法生产的比例还不大,主要是氢调法受催化剂、工艺控制技术的限制,存在一定难度。为了满足PP的某些加工性能,在粉料挤出造粒时,要使用抗氧剂、光稳定剂、润滑剂等助剂,这些助剂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气味,从表5可以看出:常用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的主要分解产物以醇、酮、酸等为主,均为气味较大或刺激性物质。
2.3 运输、储存、加工等环节
PP粒料在运输、储存、加工过程中会受光、高温、剪切、挤出等影响发生降解,大量研究表明,PP 的叔氢原子易受氧的进攻,使PP链断裂,生成醛、酮、酯等气味较大的小分子物质。Bernstein等[21]用
13C标记了PP重复单元中3种不同碳原子的位置,通过高温氧化,利用MS检测了生成的VOCs,提出了PP氧化分解生成醛、酮、酯等物质的反应历程。叔氢原子受活性氧的进攻,发生断链,叔碳原子生成酮基,断链的伯碳原子与氧结合生成醛基,酮基受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进攻发生重排,生成酯基。
3 车用PP气味控制措施
3.1 PP生产过程控制
在PP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聚合原料的精制,避免从源头带入杂质;做好聚合工艺参数调整,缩短共聚时间;使催化剂活性充分释放,降低催化剂残留,保持PP的低灰分含量;稳定聚合回收系统运行,保证单体脱除干净,降低PP粉料气味。
3.2 选择合适的助剂体系
随着可控流变技术的发展,使用过氧化物降解技术制备高熔体流动速率PP越来越容易,但过氧化物的选择要考虑其对聚合物气味的影响,要结合加工过程工艺参数选择降解温度合适的过氧化物,同时过氧化物的降解产物要无异味,且不与其他助剂发生化学反应。对于其他助剂(如成核剂、抗氧化剂等)要考虑熔融温度条件下的热稳定性,一般加工温度避开助剂的分解温度。
3.3 采用脱挥技术
对PP挥发分的脱除过程称为脱挥,脱挥过程可以有效降低PP的VOCs含量和气味。可采用闪蒸、薄膜蒸发、流下液柱等方式,以及排气式挤出机,最终要考虑聚合体系的黏度来确定。
3.4 使用气味改性助剂
气味改性助剂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能明确表5 常用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主要分解产物Tab.5 Main decomposition products in commonly used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regulators
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分解产物
过氧化二异丙苯苯乙酮,2-苯基异丙醇
二叔丁基过氧化物丙酮,叔丁醇,异丙醇
双(过氧化异丙基)苯丙酮,叔丁醇,二羟基二异丙苯叔丁基过氧化苯甲酸酯叔丁醇,苯甲酸,丙酮,苯
二叔戊基过氧化物丙酮,叔戊醇
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己烷丙酮,叔丁醇
第 5 期. 67 .
气味来源,有针对性地根据气味产生机理采用相应的中止反应、螯合消除、降解消除等方法消除有气
上海大众汽车厂地址味物质;另一类是采用吸附原理,加入比表面积较大的多孔物质吸附对气味贡献较大的小分子物质,降低气味。多孔硅胶、分子筛、活性炭、硅藻土等都是常用的吸附剂,这种物理吸附剂受其孔径限制,对小分子气味物质的吸附选择性不强,一般需要与自由基捕捉剂类的化学吸附剂复配使用。
4 结语
车用PP的气味来源与PP粉料、助剂以及加工过程有关,主要来源于小分子类的烷烃、醛、醇、酮、酯类等的气味,不同组成的气味物质混合叠加出不同的感官效果。为改善车内空气质量,有必要从PP的生产控制、助剂体系优化、加工过程改进、气味吸附剂的使用等方面综合考虑,通过技术协同,最终降低车用PP的气味。
5 参考文献
[1] 胡友良. 聚丙烯手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2.
[2] 邵灵芝,李术,符茂华,等. 聚丙烯在汽车内外饰方面的研
究进展[J]. 汽车实用技术,2022(10):184-187.
[3] 韩筱. 车用低气味抗冲共聚聚丙烯的研究与开发[D]. 兰
州:兰州理工大学,2021.
[4] 胡金妮. 车用低散发聚丙烯的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
学,2018.
[5] 祁蓉,铁文安,康少冉,等. 车用聚丙烯材料改性技术的研
究进展[J].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20,32(6):60-63.
[6] 蒲又祯,杨通豪,杨杰. 聚丙烯材料在汽车零部件上的应用
与展望[J]. 塑料科技,2020,48(8):138-141. [7] 王焰孟,郑思维,朱培培,等. 汽车领域材料气味评价方法概述[J]. 中国汽车,2020(9):49-52.
 [8] 李凌洋.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的相关探究[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5):15-17.
 [9] 李想,吴盾,成骏峰,等. PP加工过程VOCs释放与控制的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19,31(4):25-28.
[10] 杨婉婧.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检测现状及健康风险评价[J].
北京汽车,2021(6) :37-40.
[11] 郭姝荃. VOCs样品前处理及监测方法综述[J]. 资源节约
与环保,2022(4):42-45.
[12] 周良春,张晓飞,傅敬伟,等. 顶空气相谱法测定汽车内
饰材料中苯类挥发物[J]. 分析仪器,2014(4) :9-14. [13] 潘瑞琦,金滟,康鹏,等. 助剂对聚丙烯气味及挥发性有机
物影响的研究进展[J]. 合成树脂及塑料,2016,33(2):88-91.
[14] 康鹏. 车用聚丙烯树脂中挥发性有机物精准评价方法研究
[J]. 石油化工,2022,51(3):333-338.
[15] 崔伟,陶蓉,李瑞海. 固相微萃取-谱-质谱分析聚丙烯
产生的挥发性气体[J]. 塑料,2010,39(1):129-131. [16] 冯杨,王辉,王溢. 车用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焦糊气味与VOC 
研究[J]. 塑料工业,2022,50(1):58-61.
[17] 罗忠富,李永华,杨燕,等. 车用聚丙烯复合材料气味分析
研究[J]. 工程塑料应用,2010,38(7):51-53.
[18] 赵东波,熊华伟. 车用抗冲聚丙烯产品气味控制[J]. 石化
技术及应用,2018,36(1):58-61.
[19] 闫溥,李荣,邵之杰,等. 汽车内饰用低VOC含量聚丙烯
复合材料的制备[J]. 合成树脂及塑料,2017,34(4):17-
20.
[20] 余鹏,郝源增,郝建鑫. 汽车内饰件用低VOC聚丙烯复合
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9,10(12):24-26.
[21] Bernstein R,Thornberg S M,Assink R A,et al. The origins 
of volatile oxidation products in thethermal degradation of polypropylene,identified byselective isotopic labeling[J]. Polym Degrad Stabil,2007,92(7):2076-2094.
许浩洋. 车用聚丙烯气味组成、来源及控制措施研究进展
南京金陵塑胶化工有限公司开发出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聚丙烯催化剂生产装置。该生产装置安装有搅拌杆和扇形齿轮,通过搅拌杆的搅拌,扇形齿轮使生产桶在转动的同时进行移动,使内部的物料混合均匀,避免出现反应不完全的现象,提高了催化剂性能。此外,该装置安装有活塞和绳索,通过绳索的缠绕拉动活塞上下移动,进而使水箱内部的清洗液能够进入到生产桶内部,冲洗生产桶内壁的残留物,催化剂全部放完可立刻进行清洗,避免催化剂粘连在水箱内壁,避免人工清洗,减少了物耗损失。
(燕丰供稿)
南京金陵塑胶化工有限公司开发出聚丙烯催化剂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