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的改革策略
自90年代早期开始,BBC不得不以多种方式参与激烈的竞争,他们进行了组织和机构改革,重新进行服务定位、设计节目主题,重新把握商业管理和公司事务的方向,确立新的跨国发展目标。换句话说,其竞争对策包括了从财政、管理、技术到媒体理念等多个方面。
首先,BBC裁减了日常运作开支。面对竞争,公司最关心的是它在资金上的竞争能力——必须考虑到节节上升的生产成本、版权费以及不断的技术改革所需费用。BBC裁减了4000个工作岗位,节约了4亿6千5百万英镑,并在90年代后期抵押了额外的15%的存款达5年以上。
第二项措施是重组了公司并重新设定商业策略。公司顶着外界批评,将它下属的新闻机构——广播、电视以及the World Service合并为一个实体。1997年,公司将它的传输业务以3亿 9千8百万英镑的价格出售给Castle Tower,此举成为BBC私有化的第一步,被认为是一个过于大胆的举动,甚至有可能将公司拖入更糟的境地。
第三项措施是在其他国家寻合作者并拓展BBC的海外市场。它与美国的公共电视网(PBS)加强合作,制作更多在两国都能播出的节目。90年代中期,BBC又开始与美国的探
索频道和英国的Flex-tech频道合作,在英美两国推出一挡广受欢迎的节目“动物星球”。这两个公司还共同组建了 BBC America——一个致力于戏剧、喜剧和纪录片的频道。1998年初又在美国推出了the World Service。1999年,BBC America已拥有1千1百万订户,超过它的目标1百万户。
BBC的第四项竞争对策是技术创新。公司采用新的传播技术来与同样采用新技术的商业广播公司竞争,BBC建立了一个耗资5千万英镑的卫星新闻频道,即英国观众无需付费就可以收看的BBC新闻24小时。同时, BBC在BskyB上建立四个付费频道。1998年,BBC又推出了它寄予厚望的数字电视,BBC Choice,这是34年来第一个新的综合频道并兼容各种数字平台。这一服务“综合了BBC1台和 BBC2台的优点”。正因为如此,BBC World Service,一个24小时播出的国际新闻信息频道,已经进入187个国家的6千万个家庭。
英国bbc汽车节目 调整节目制作理念是BBC的第五项对策。这种调整主要是指,从“用一套节目来满足所有观众的需要”的观念到“给不同定位的观众多样的选择”。BBC宣布它将改变长久以来模糊不清的节目制作理念,转向“主题方式”。如Boehm所见,BBC根据不同的主题重组了它的五个频道,投入高额费用来制作节目。BBC1台和2台仍为地面广播,3台、4台和5台则以数
字订户为基础。BBC1台将提供“专业化的事实节目”并作为向年轻观众提供娱乐节目的“试验田”。BBC5延续了BBC新闻24小时的节目,BBC3台(BBC Choice)和BBC4台(BBC Knowledge)将各自提供“更先锋的实验戏剧、喜剧和音乐”、智力节目和时事节目。并且,由于1999年ITV的节目推迟到晚上11点,BBC的晚间新闻提到了晚上9点至10点,以占领这一空白的时间段。
公共广播电视面临的困境
在欧洲,促使政府下决心推动公共广播电视变革的主因是大企业的压力。欧洲原先在广播电视领域实施公营垄断制,限制了大公司涉足广电,一是无法投资,二是无法做广告。广电领域巨大的商机,促使大公司逐步加大对政府(议会)施加压力,终于迫使各国先后放开广电。在美国,促使政府下决心的主因也是大企业的压力,但其背后却是科学技术的力量。90年代以后,以通讯、网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原先美国议会、政府对广播电视所制订的种种法规已大大束缚了高新技术在广电领域的应用推广。而新的电信法的出台,为新技术的推广铺平了道路,使得电话、网络、广播电视可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迅速抢占了世界的通讯、网络、广电领域技术的制高点。
全国性广播电视媒介的生存固然需要国家权力的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仅仅是国家的工具。在欧洲,从理念上说,公共广播电视体系一贯奉行客观公正的信条,遵循国家赋予的向人民提供信息(包括公共信息)、娱乐、保持公众之间相互理解、维系文化传统的职责。但是由于它在国家—社会关系结构中并不是完全独立自由的,在体制上仍然常常受制于国家,因此它承担的角是两可的。
传统上,在欧洲,基于广播电视频谱资源的公共性和稀有性这样的传统信条,除卢森堡以外,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将广播电视视为公共服务事业,通过国家特许和委托公共机构经营广播电视媒介,来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在80年代以前,这些欧洲国家都基本遵循国家垄断或国家管理下公营和少量私营广播电视媒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这一类广播电视媒介的特点是,广播电视台(公司)由国家委托/特许公共机构经营,其运作经费来源于收取受众的收音机和电视机的执照费(又称视听费),各种民间、私人和企业捐助,以及部分国家财政拨款,一些国家的公共广播电视不播放商业广告,有一些允许少量的商业广告或是赞助商的企业形象,但明确规定赞助不得影响节目内容。但进入80年代以后,一方面,有线电视和通讯卫星的发展,不仅打破了公共广播电视赖以存在的基于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公共性”和“稀有性”的传统信条,而且还极大地拓展了广播电视的服务范围,为受众提供了更为
丰富的选择机会 ;另一方面,广播电视是高投入、高成本的行业,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公共广播电视所依赖的视听执照费在市场日益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很难再有大幅度提升。⑦
从美国进口节目成了欧洲传媒经济一个稳固显著的趋势,主导着欧洲及世界的视听业贸易。随着“电视无国界”议案的实施,公共广播机构对欧洲电视节目市场的控制受到削弱,美国在此领域的挑战愈发明显。欧洲所关心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自由和竞争所带来的文化后果也引起他们普遍的忧虑。
公共广播电视发展的策略
公共广播电视服务是独立于国家和市场之外的最稳妥的服务,它既不靠税收也不靠广告费。英国BRU提出了公共广播电视存在的八项理论依据:(1)地理上的普遍性;(2)财源由视听者直接支付;(3)公共广播电视独立于所有利益集团和国家;(4)媒介传播者应充分认识自己与国民的同一性观念、共同体之间的关系;(5)普遍的吸引力,节目应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和喜好;(6)特别考虑少数体和受歧视人的利益;(7)具有促进提高节目质量而非视听人的体制;(8)建立电视的公益性方针,不应限制节目制作者而应给予其自由。
欧盟的许多国家都看到了公共广播电视对于他们的社会和民主化进程所做出的不可缺少的卓越贡献。所以,每个国家都根据自己本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历史和发展情况,在法律上(有些国家甚至在宪法中)详细表明了广播电视的职能和资金来源。
但是,许多公共广播电视机构在强大的市场压力下越来越难以为继,于是,以欧洲各国政府不得不对公共广播电视政策做出种种调整和改变,以适应市场的需要。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由化,即通过国家干预,在广播电视领域引入新的私有商营者,打破公有广播电视的一统天下,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二是商业化,在广意上指广播电视在经营中更多地强调市场因素和盈利倾向,在狭义上则指国家减少对广播电视业的公共投入,使公营广播电视财政收入中国家拔款和视听费的比重相对下降,而广告和其他商业性收入的比重增加;三是“非规则化”(deregulation,又译作放宽规则或减少规则),即国家放宽对广播电视产业结构和节目内容方面为确保公共利益而曾经作出的种种限制。⑧
在资金问题上,有人建议公共广播电视机构可以将配股部分私人化或者转让以筹得更多商业收入。例如BBC World Wide,它作为一个子公司,销售BBC的戏剧和纪录片产品,出版书籍杂志,运作其付费电视频道。Heller认为,如果BBC“能由私人投资者掌握”,第1个
财政年度它就能获得8亿2千万英镑,其前景也将更为光明。公司的董事长Rupert Gavin乐观地预计,到2006年BBC的收益将达到2.4亿英镑。他们同时建议BBC的另一个子公司,beeb,它的一个特许经销机构,也可以出售给私人所有,如果包括BBC节目库的使用权的话,其估价可达2亿英镑。⑨
同时,欧洲各国公共广播电视的改革和收视许可费的问题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听取了众多意见后,布莱尔政府委托一个工作小组来研究收视许可费的未来方向以及公共广播电视其他的资金来源。看来,公共广播电视的改革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分阶段小心谨慎地进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