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鹏;赵帅;彭镇
【摘 要】首先论述了缸盖对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性,介绍了应用在缸盖上的一种新技术——masking技术,通过理论进行该技术的应用结果分析.并进行试验策划,通过试验测试和数据分析,确认该技术的效果和特点,形成产品应用结论.
【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
【年(卷),期】2018(044)003
【总页数】4页(P110-113)
【关键词】缸盖;masking技术;动力性;经济性
【作 者】叶鹏;赵帅;彭镇
【作者单位】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安徽合肥 230022;安徽江淮汽车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安徽合肥 230022;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安徽合肥 230022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U463.8
前言
发动机燃烧室是发动机本体内燃料燃烧,并生成高温燃气的装置。该装置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狭义的燃烧室特指气缸盖顶面铸有形状各异的凹坑;而广义上的燃烧室,是指气缸顶面凹坑、缸体、活塞共同形成的一个密闭区域。压缩比、滚流比/滚流强度、流量系数等设计参数均对发动机燃烧有影响,本文将通过对应用了masking技术的缸盖进行发动机性能试验分析,探讨该技术对发动机燃烧产生的影响,形成分析结论。
1 Masking技术的设计分析
1.1 Masking技术的结构设计
Masking技术是一种扰动发动机进、排气气流,改变发动机燃烧室内气流流动情况,从而改变发动机燃烧性能的一种缸盖设计技术。其在气道口的一侧设计一个180º环岸,以改变进气气流的滚流强度。 下图1和2给出了masking技术的结构设计和外观效果。
图1 不带和带masking技术的外观差别
图2 缸盖气道口结构设计(加masking技术)
注:a——气门座圈高度 b——气门座圈高度/2
s——masking缺口距离h——masking高度
1.2 Masking技术的应用原理
Masking 技术的应用,会对气体的流动产生导向作用,特别是进气口的 Masking,与进气道形成一定弧度,会加强滚流,与排气侧的Masking一起,增强缸内滚流强度,但是会一定程度上降低流量系数。同时,排气侧的Masking会阻碍排气的顺畅程度,提升排气阻力。进排气的masking共同作用,使得缸内形成一个内部EGR循环,有利于燃油经济性的降低。
从不同的工况分析,masking缸盖主要具有以下两个优点:部分负荷(图3的左图),因为masking缸盖进气口和排气口的遮挡,对气体形成节流效果,增加燃烧室内部流动,即提高缸内滚流比,有利于低速动力性的提升;进、排气气门重叠开启时(图3的右图),masking对气流形成节流效果,气体从进气口溢出量降低,缸内形成EGR循环,有利于燃油消耗量的降低。
图3 带masking技术的燃烧室内气流流动示意图
发动机冷磨合图4 指示出了试验缸盖上masking技术所覆
盖的区域,同时,需要关注的是,masking技术可能会造成燃烧室内“死区”的形成。综上,Masking技术的效果需通过燃烧开发来验证,故策划如下试验进行性能影响分析。
2 试验方案策划
使用江淮自产 2.0T+汽油发动机,进行如下验证,分析Masking技术对发动机进气和发动机燃烧性能的影响,最终分析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带来的影响。试验采用带有Masking技术的缸盖和不带Masking技术的缸盖,匹配同一个发动机,进行对比分析,以下
试验内容均为针对分别匹配两个缸盖的试验步骤。
2.1 前期准备
1)发动机的准备:调整发动机试制参数,将压缩比控制在发动机设计压缩比值(9.5±0.1);进行发动机气道、油道、水道的清洗,确保没有明显的金属碎屑;缸盖气道结合面无划痕,平整度良好;
2)发动机磨合
(1)磨合工况如图5。发动机进行总计20小时的磨合,磨合工况共分三个阶段,分别为低负荷、工况、中负荷工况和高负荷工况。磨合过程按照《磨合试验规范》执行。
图5 2.0T+发动机磨合工况图
(2)样机磨合完成后,进行“三漏”,确保发动机本体不漏水、漏气、漏油。
2.2 发动机基本测量
(1)发动机泄气量的测量,发动机各缸泄气量处于较低范围,且一致性偏差在 10%以内,方可进行后续试验开发工作。
表1 发动机泄气量评价标准?
(2)发动机摩擦功的测量
将发动机安装在试验台架上,并连接好进排气系统、水恒温系统、机油恒温系统。将发动机发动机机油温度稳定在100℃,用测功机反托发动机,从额转速 5000rpm一直到1000rpm,每个工况点节气门保持全开。
2.3 发动机工作边界的确认
(1)进气温度稳定在(25±5)℃之间,湿度恒定在50%~70%之间;
(2)汽油温度控制在(25±5)℃,进油压力控制在(400±10)℃;
(3)冷却液温度控制在(25±5)℃,中冷后进气温度控制在(20~60)℃;
(4)排气温度控制在≤930℃,催化器中心温度控制在≤950℃;
(5)增压器叶轮转速≤20W 转/min。
2.4 缸盖气道试验测试方案
1)缸盖装配上气门、火花塞,测试密封性能符合试验标准要求;
2)跟换气道试验台的板式流量计、模拟缸套、气阀送气方向,将气道试验台切换成滚流测试模式;
3)分别对缸盖的四个进气道进行滚流比、流量系数的测量;
4)分别对缸盖的四个排气道进行流量系数的测量。
图6 气道试验台布置
5)匹配发动机进气歧管,分别对缸盖的四个进气道进行滚流比、流量系数的测量。
2.5 发动机的燃烧性能试验方案
1)转速递增的外特性试验
调整ECU数据,使得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满足设计要求。
一般情况下,转速步长为 400 r/min,最大转速至少要比设计额定转速高10%。
在扭矩突变的工况附近,转速步长要适当减小;最大扭矩附近,转速步长要适当减小。
2)部分负荷工况(2000 r/min @ 2bar及客户需求的部分工况)性能试验:
调整ECU数据,通过扫点和选点的方式,依据平均有效指示压力的循环变动率(后简称 IMEP_COV),选择最优的状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