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驾驶员初级工理论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l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
1 AA001汽车按总体构造可划分为发动机、底盘、( A  )四大部分。
    (A)车身和电气设备            (B)车架和电气设备
    (C)大箱和驾驶室              (D)车架和驾驶室
2 AA001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它将燃料燃烧放出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通过底盘的
    ( A  )驱动汽车行驶。
  (A)传动系        (B)转向系        (c)行驶系        (D)制动系
3 AA001  电气设备由( D )组成。
  (A)电源        (B)用电设备      (C)电源和启动系  (D)电源和用电设备
4 AA002载货汽车按( B )可分为微型、轻型、中型和载型货车。
  (A)发动机排量    (B)最大总质量    (c)货厢容积    (D)车辆长度
5 AA002载货汽车最大总质量大于6 t且小于或等于1 4 t的货车为( C  )
  (A)微型货牟    (B)轻型货车        (c)中型货车      (D)重型货车
6 AA002汽车按用途分为商用车和( D  )
  (A)载客汽车      (B)大客汽车      (C)小客汽车      (D)乘用车
7 AA003在国产汽车型号的编排方式中首部两个汉语拼音字母依次表示B )
  (A)企业代号、生产城市          (B)企业代号、生产厂家
  (C)产品代号、生产厂家          (D)产品代号、生产城市
8 AA003国产汽车型号一般用两个字母和一组数字表尔,EQl090东风牌汽车的型号中“1
    表示C )
  (A)越野汽车        (B)专用汽车        (C)载货汽车      (D)客运汽车
9 AA003国产汽车的编号规则K ,车辆类别代号2表示的是( C )
  (A)载货汽车      (B)牵引汽车      (C)越野汽车        (D)轿车
10 AA004  汽车发动机按活塞工作行程可分为C )两种。
  (A)水冷式和风冷式            (B)化油器式和压燃式
  (c)二冲程和四冲程            (D)直列式和v形式
11 AA004汽车发动机按汽缸布置的方式来分类,有( D )两种。
  (A)水冷式和风冷式            (B)增压式和非增压式
  (C)侧置式和顶置武            (D)立式和水平布置式
12 AA004汽车发动机按冷却方式可分为C )
  (A)汽油机和柴油机                (B)四冲程发动机和二冲程发动机
  (c)水冷式发动机和风冷式发动机    (D)四冲程发动机和柴油机
13 AA005 492Q型发动机编号的含义足( C )
    (A)四缸,冲程为92mm的发动机
    (B)四行程,缸径为92 mm的发动机
    (c)四缸四行程,缸径为9mm的汽车用发动机
    (D)冲程为92 mm  四缸四行程汽油发动机
14 AA005 8E430柴油发动机表示A ),缸径为430 mm
    (A)八缸,二行程    (B)八缸,四行程    (c)八缸,V    (D)八缸,直列
15 AA005国产汽车发动机型号编制规则中,492Q发动机中“92”表示( C  )
(A)汽缸数        (B)冲程        (c)缸径        (D)汽车用
16 AA006汽车的驱动形式4×2中的“2”表示的含义是( B  )
    (A)双桥驱动      (B)单桥驱动        (c)三桥驱动    (D)单轮驱动
17 AA006汽车车轮数和其中的驱动轮数,通常以4×2,4×4,6×6等表示,其中“×”前面的数字代表( C )
    (A)前轴车轮数    (B)驱动轮数    (C)车轮总数    (D)驱动轴车轮数
18 AA006汽车制造厂规定汽车满载时的最大质量称为( A  )
    (A)最大设计总质量    (B)最大设计装载质量
    (c)整车整备质量      (D)最大设计轴荷
19 AA007汽车最高点与汽年支承面之间的距离,称为( C )
    (A)车长        (B)车宽        (C)车高      (D)汽车外廓足寸
20 AA007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之间的距离,称为( B )
    (A)车长        (B)车宽        (c)车高      (D)轮距
21 AA007  同一车桥左右轮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称为( B )
    (A)制动距离        (B)轮距        (c)轴距      (D)胎间距
22 AA008汽车知识入门最小转弯半径、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前悬、后悬是汽车的( A )技术参数。
    (A)通过性      (B)稳定性      (C)平顺性      (D)舒适性
23 AA008从汽车最前端的最低处对前轮外缘所作切线与地面的夹角,称为( )
    (A)接近角      (B)离去角    (C)纵向通过半径    (D)横向通过半径
24 AA008汽车后端突出电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称为( D  )
    (A)前悬        (B)后悬        (C)接近角      (D)离去角
25 AA009最大装载质量是指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 C )质量。
    (A)走合期限载    (B)最大超载    (c)设计装载    (D)整车装备
26 AA009汽车最大总质量的含义是指( C )
  (A)整车装备质量                            (B)最大装载质量
  (C)整车装备质鞋与最大装载质量之和          (D)最大超载质量
27 AA009  汽车制造厂规定的最大轴荷称为( A )
    (A)最大设计轴荷    (B)最大装载    (c)设计装载    (D)设计轴荷
28 AA010整体式车身的重心过高会影响汽车的( C )
    (A)通过性    (B)行驶平顺性    (c)横向稳定性    (D)纵向稳定性
29 AAOlO汽车的后轴轮距是指( C )的距离。
    (A)左右外侧轮胎中心                  (B)左右内侧轮胎中心
    (c)左侧两轮胎中心至右侧两轮胎中心    (D)左右外侧轮胎外缘
30 AAO1O汽车处于直线行驶位置时,同侧相邻两轴的车轮落地中心点间的距离称为
    A )。
    (A)轴距          (B)轮距        (c)中轴距        (D)后轴距
31 AA011最大爬坡度是指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对于最大爬坡能力为28%的载
    重汽车,直线爬坡1 km,车辆上升高度不超过( C )
    (A)180 m        (B)206 m        (C)267 m        (D)280 m
32 AA011汽车以最小的燃料消耗完成单位(行程)运输工作量的能力称为汽车的( A )
    (A)燃料经济性    (B)技术经济指标    (c)动力性    (D)稳定性
33 AA011汽车单位行驶里程所消耗燃料的多少称为汽车的( B  )
    (A)燃料经济性    (B)燃料消耗量    (C)燃料消耗    (D)经济指标
34 AA012-定的温度下,汽油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性质称为汽油的( C )
    (A)        (B)抗爆性        (C)蒸发性        (D)燃烧性
35 AA012保持汽油性质不发生永久变化的能力,称为汽油的( A )
    (A)        (B)抗爆性      (C)蒸发性      (D)燃烧性
36 AA012我国新的汽车排放标准实现了汽油无铅化,无铅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分为
    ( D )93号、97号三个牌号。
    (A)75          (B)80        (c)85        (D)90
37 AA013我国车用汽油有90号、93号和97号三种牌号。牌号越高,其( )越高。
    (A)十六烷值        (B)辛烷值        (c)凝点      (D)抗氧化性能
38 AA013 90号汽油适用于压缩比为( C )的汽油发动机。
  (A)6.06.5      (B)6.57.0      (C)7.08.0      (D)8.0以上
39 AA013牌号相近的汽油可暂时代用,用高牌号汽油代替低牌号汽油时,应适当( A  )其点火提前角,以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A)加大      (B)推迟        (c)减小      (D)加大或减小
40 AA014国产轻质柴油牌号是根据轻质柴油的( C )来划分的。
    (A)辛烷值      (B)燃点        (c)凝点        (D)滴电
4l AA014评价柴油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有发火性、凝点和黏度等。其中发火性用( C ),
    来表示。
    (A)辛烷值        (B)燃烧值        (c)十六烷值      (D)热值
42 AA014柴油的( A )是指柴油的自燃能力。
    (A)发火性        (B)蒸发性        (C)黏度      (D)凝点
43 AA015  为了保证发动机燃料系统在低温下正常供油,选用柴油牌号的凝点应比使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