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
专 业: 汽车运用技术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制
2011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题目 | 比亚迪F3汽车ABS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 |||||||||||||||||
课题性质 | A B C D E □ □ ■ □ □ | 课题来源 | A B C D □ □ ■ □ | |||||||||||||||
成果形式 | A B C D E □ ■ □ □ □ | 同组同学 | ||||||||||||||||
开题报告内容 (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汽车ABS在汽车制动系统中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制动之一, ABS在汽车制动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紧急制动中。ABS防抱制动系统由汽车微电脑控制,当车辆制动时,它能使车轮保持转动,从而帮助驾驶员控制车辆达到安全的停车。这种防抱制动系统是用速度传感器检测车轮速度,然后把车轮速度信号传送到微电脑里,微电脑根据输入车轮速度,通过重复地减少或增加在轮子上的制动压力来控制车轮的打滑率,保持车轮转动。在制动过程中保持车轮转动,不但可保证控制行驶方向的能力,而且,在大部分路面情况下,与抱死〔锁死〕车轮相比,能提供更高的制动力量。对汽车在安全性方面的发展有较大的意义。 (2)ABS的国内现状: 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电子技术的进步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最大动力。现代汽车的控制系统几乎全由电子控制装置实现,在提高经济性、动力性、可靠性、舒适性和排放控制系统方面起到明显的作用。因此,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比例,已成为评价其品质、性能指标的重要依据。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是国家十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汽车电子产品,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汽车紧急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提高汽车紧急制动的稳定性和方向可控性,缩短制动距离,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是一种非线性控制系统,这项技术的最大难点在于控制的非线性和参数难以准确测量的特点。由于飞机上安装了昂贵的测速装置,以及飞机在降落时机场路面的单一性,所以飞机上安装的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性能十分稳定;与此相反,汽车上只安装了测量轮速的传感器,没有安装测量车速的传感器,而汽车行驶的路面却复杂多变。所以,与飞机防抱死制动系统相比,汽车的防抱死控制的难度很大,不易达到理想的效果 (3)论文的内容: 1.传统汽车制动存在的问题:据统计,汽车突然遇到情况刹车时,90% 以上的驾驶者往往会一脚将刹车踏板踩到底来个急刹车,这时候车子十分容易产生纯粹性滑移并发生侧滑,即人们俗称的“甩尾”,“甩尾”极容易造成险情甚至车祸。造成汽车侧滑的原因很多,例如行驶速度、地面状况、轮胎结构等都会造成侧滑,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汽车在紧急制动时车轮轮胎与地面的滚动摩擦会突然变为滑动摩擦,轮胎的抓地力几乎为零,此时此刻驾驶者即使紧握方向盘也会无济于事。在没有ABS的传统汽车制动中,车辆制动有好多的问题存在:汽车在制动中不能很快的刹住车,尤其是在紧急制动中,刹车距离很长,造成车辆及行人的安全问题没有保障,很容易出事故;车轮的磨损很大,长此以往,使轮胎的寿命大大的缩短了;在遇到雨雪天气车轮打滑,更容易出事故;在不同的路况上行驶的车辆,制动是一样的,不能有效的制动,刹车片的寿命就减少了,等等 2.ABS的实质:众所周知,刹车时不能一脚踩死,而应分步刹车,一踩一松,直至汽车停下,但遇到急刹时,常需要汽车紧急停下来,很想一脚到底就把汽车停下,这时由于车轮容易发生抱死不转动,从而使汽车发生危险工况,比如前轮抱死引起汽车失去转弯能力,后轮抱死容易发生甩尾事故等等。安装ABS就是为解决刹车时车轮抱死这个问题的,装有ABS的汽车,能有效控制车轮保持在转动状态而休会抱死不转,从而大大提高了刹车时汽车的稳定性及较差路面涤件下的汽车制动性能。ABS是通过安装在各车轮或传动轴上的转速传感器等不断检铡各车轮的转速,由计算机计算出当时的车轮滑移率(由滑移率拢了解汽车车轮是否已抱死),并与理想的滑移率相比较,做出增大或减小制动器制动压力的决定,命令执行机构及时调整制动压力,以保持车轮处于理想的制动状态。因此,ABS装置能够使车轮始终维持在有微弱滑移的滚动状态下制动,而不会抱死,达到提高制动效能的目的。 3.ABS的工作原理:ABS 的工作原理简单一点来讲,就是由轮速感应器监测车轮的转速,监测信号汇集到电子控制器内分析。一旦监测到车轮快要抱死时,电子控制器会发出指令给电磁调节器,由它控制油压分配阀调节各个车轮的制动分泵,以“一放一收”的点放形式来控制刹车摩擦片,解除车轮的抱死现象。用点放形式来制动,既可急剧降低轮速,又可保持轮胎与地面的附着力。 4.比亚迪F3汽车ABS常见故障及维修:由ABS系统的工作原理可知,在ABS系统工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传统经验相背离的情况,有些是ABS系统的正常反应,而不是故障现象,应加以区别,例如: ①发动机起动后,踩下制动踏板,制动踏板会有可能弹起,这表示ABS系统已发挥作用;反之,发动机熄火,踩下制动踏板,踏板会有轻微下沉现象,这表示ABS系统停止工作,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②当踩下制动踏板后,同时转动转向盘,即可感到轻微的振动,这并非故障。因为在车辆转向行驶时,ABS系统工作循环开始,会给车轮带来轻微的振动,继而传递到转向盘上形成振感。 ③汽车行驶制动时,制动踏板不时地有轻微的下沉现象,这是因为道路表面附着系数变化而引起的正常现象,并非故障。 ④高速行驶时,如果急转弯,或是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有时会出现ABS故障指示灯点亮的情况,这说明在上述工况中出现了车轮打滑现象,而ABS系统产生保护动作,这同样也不是故障现象。 ABS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有:紧急制动时,车轮被抱死;在驾驶过程中,或者放开手制动器时,ABS操作故障操作指示灯点亮;制动效果不佳,或ABS操作不正常;轮速传感器有故障;制动管路泄露;总泵泄露,分泵泄露等。拉起手制动杆,ABS故障指示灯不亮检查:(1)手制动开关;(2)制动开关;(3)ABS故障指示灯灯泡 打开点火开关,3s后,检查电磁控制阀是否有响声(检查时不可踩下制动踏板)检查ECU的+B端子和车身之间是否有电压,没有电压则为电路故障,否则查看ECU的E1端子是否搭铁 ( 4 )论文的重点:如何判断是正常现象还是ABS有故障,要能分清楚;对于ABS系统的检修,特别是总泵和分泵的故障要查出来,另外,电脑有故障是重中之重。 (5)论文的难点:ABS控制电脑是难点,因为一般情况我们检查故障都是从简单着手,检查轮速传感器、管路、总泵和分泵、电路故障等,最后才检查是不是电脑问题,所以电脑是检查故障的难点。 (6)进度计划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杨智勇 主编,汽车维修1080问,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07,0-550 [2] 曾鑫,汽车行驶 转向与制动系统检修,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05,0-220 [3] 湖南省汽车维修管理办公室 等编著,湖南省汽车维修服务指南,湖南地图出版社,2010-12,0-342 [4] 肖永清 张祖尧 刘波,汽车制动系统维修实例,人们邮电出版社,2008-07,0-311 [5] 李春亮 主编,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结构与维修,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0,0-213 [6] 李晓洪,轿车电控制动ABS、ESP系统原理与维修,中职北方出版社,2010-06,0-94 [7] 程飞 主编,实施汽车ABS/ASR维修,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0,0-113 [8] 谭本忠 主编,看图学修汽车ABS,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5,0-66 [9] 全国汽车维修专项技能认证技术支持中心编写,制动系统,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2,0-310 [10] 陈文均. 主编,汽车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检测维修-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民交通,2010-04,0-207 [11] 周志立 等编著 ,汽车ABS原理与结构——现代汽车技术丛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03,0-137 [12] 徐生明,事故车辆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故障诊断与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0,0-109 [13] 汪立亮 等 ,现代汽车自动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原理与检测,电子工业,2000-01,0-182byd汽车 [14] 王书臣,汽车防抱死(ABS)系统结构与维修480问,上海科学技术,2000,0-371 [15] 王丽梅 主编,汽车ABS系统维修问答,中国电力,2008-11 [16] 李巍 编著,汽车ABS/ASR/BAS/DSC/EPS系统维修实例精选及剖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4,0-254 [17] olovskij, E., AUTOMOBILE BRAKING AND TRACTION CHARACTERISTICS ON THE DIFFERENT ROAD SURFACES. TRANSPORT, 2007. 22(4): p. 275-278 [18] Chan, D. and G. Stachowiak, Review of automotive brake friction materials.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D: Journal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 2004. 218(9): p. 953-966. [19] Michaels, D. and C. Monforton, How Litigation Shapes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Asbestos & (and) Disease among Automobile Mechanics. Journal of Law and Policy, 2007. 15: p. 1137. [20] Amiri, M., et al., Determining Optimum Amount of Effective Factors in Automobile Brake Drum Rotatory Torque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08. 8(23): p. 4390-4396. | ||||||||||||||||||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月 日 | ||||||||||||||||||
专家组及系里意见(选题是否适宜、各项内容是否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大纲要求、整改意见等) 专家组成员签字: 教学主任(签章): 月 日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