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装甲德日之争这个车坛老生常谈的话题,安全大气是德系的风格,便宜省油则是日系的优势,价位居高不下让有些德系车较好不叫座,安全性屡遭质疑则是制约日系车前进的枷锁,尺长寸短,让德日车系之间的较量从国外打到了国内。坊间也曾流传,因各自不同的理念而促成车辆本身存在的较大差异。  在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面前,相信不管是德系车还是日系车,都不愿意再一次接受平局而终的局面。那么,德系车和日系车谁更适合消费者?这很难给出一个定论。
  品质是德系车之根
  德系车的优势在于出的车身品质,但是在时尚性方面却不是它的长处
  德系车在中国的口碑一直不错,他追求高的造车品质,安全性能较好,具有良好的品牌优势和信誉度。或许因为德国是汽车的发源地吧,所以德国人为了捍卫自己的绝对领导权,他们对车有着一种近乎执着的精神。无论在汽车的制造工艺、汽车应用技术的研发、汽车的质量方面,德国人都抱着精益求精的理念去工作。从另一个方面讲,德国在二战时积累下来的熟练的技术工人、大量的军事科学技术以及具有绝对优势的工业基础,都为德国现代汽车制造业做出了无价的贡献。
  但是,由于德国人对于技术的苛求,加上其民族自身的文化因素,他们在车辆的外形和内饰设计等方面都走上了一条中庸和保守的道路。比如在中国市场上,上海大众的帕萨特,外形保守,但技术和安全方面都有不错的口碑。而一汽大众的宝来,虽然有人抱怨后排空间狭小,但在动力和操控性方面,也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经济是日系车之本
  而日本人在造车时更重成本控制、重经济性、重舒适性。
  日系车考虑的重点是节能与更好的空间利用,更优秀的经济性是日系车型的优势所在。日本是个岛国,缺少各类资源,因此日本工业的发展史,可以认为是在寻一条“如何用最少的东西办最多的事”的路。所以日本的制造业就具有了以下特点:制造成本低,产品的故障率低,制造业自动化程度高,产品寿命控制精确。
  反映在汽车上,也就是消费者普遍认同的经济、省油、车辆设计实用、表面做工精致等特点,日本极其讲究脸面,对品质的理解最为大众化,因此不会像欧洲人那样不惜工本去追求所谓的完美,一切以“好”为目标而非“最好”。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车在给所有消费者看得见的地方都是下了很多的功夫,如内饰、电器等,至于钢板的防锈工艺是否能像德国车那般达到20年,日本人绝对会认为那是“疯了”。谁也说不出日本车最优秀的地方,但是他们在各项指标上都能排在前列,综合指数也必然就高。
  安全是德日之精髓
  在最为人们关注的安全性能方面,两大车系的同档次车型在主被动安全设备配置方面总体差别不大,只是叫法不同,或者各有千秋。比如,同样是车辆稳定系统,德系车叫ESP,而日系车则称之为VSC。而平常人们简单地认为车身钢板的厚度就决定了其安全性能的好坏,这是一个误区。德系车用的钢板可能会厚实一点,以增加车身刚性,底盘可能会相对重一些,以增加行驶稳定性。
  德系车和日系车不同也与他们的造车理念息息相关。德国人造车的目标就是结实耐用,如果德国车的要求报废里程是30万公里,到了报废里程后,只需更换车上的某些零件,汽车依然可以达到很好的性能,速度不下于新生产的汽车。
  日本车因为更新换代快,所以很多等不到报废就已经被主人淘汰了,因此日本车的耐用性不如德国车。如果日本车的要求报废里程也是30万公里的话,很可能开到30万公里就完全报废了。曾经一个宝马的经销商把一辆跑了40万公里的宝马528以18万元的价格销售出去,而对于日系车来说,40万公里的行驶距离足以被看成是天文数字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德系车的保值率高于日系车的重要原因之一。
  德日车营销策略各有千秋
  德系车和日系车在世界汽车市场上的营销策略各有千秋。德系车在技术、安全等性能上下足功夫,加上品牌的因素,价格相对较高。而日系车低廉的价格和维护费用可以说是日系车近年来不断蚕食德系车的市场份额的重要原因。当然日系车相对较低的油耗也是一大亮点。这之类的因素对于目前的中国市场,甚至是在石油紧缺的世界范围内,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但随着消费者消费理念的日益成熟,可以说德系车的性能优势将促成德系车稳步向前,市场后劲十足,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成熟以及二次购车者的出现,稳重大方,高性能、安全性高的德系车的市场份额应该不会有大幅缩减。
  结论: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车辆本身而言,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每款车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有它适应的消费体,买车不应该像买其他电子设备一样,每款车也是拥有自己的性格,一定要选择与自己性格相符的车型,从自己需要的角度出发来选车,比如德系车就适合那种作风严谨,凡事喜欢追求细节的完美的人,代表车型:捷达,速腾,迈腾。日系车则适合比较讲究经济,只是要一辆简单实用的车型用以代步,要求是简单,实用,经济,代表车型有:飞度,花冠,
骐达,雅阁、凯美瑞等等。
在最为人们关注的安全性能方面,两大车系的同档次车型在主被动安全设备配置方面总体差别不大,只是叫法不同,或者各有千秋。比如,同样是车辆稳定系统,德系车叫ESP,而日系车则称之为VSC。而平常人们简单地认为车身钢板的厚度就决定了其安全性能的好坏,这是一个误区。德系车用的钢板可能会厚实一点,以增加车身刚性,底盘可能会相对重一些,以增加行驶稳定性。
  日系车则更多的是考虑车身的吸能设计,丰田的GOA(Global Outstanding Assessment)车身技术是比较典型的。GOA是丰田根据世界多数国家的安全基准,结合事故的发生状况设置的一种被动安全技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高强度的座舱,二是高效吸
收动能车身,三是合适的成员约束系统(如带限幅器的预紧限力式安全带等),这三者能够保证车辆在碰撞时前车身的柔性结构吸收并分散碰撞能量,把驾乘室的变形减到最小,从而确保乘员安全。事实上,不论德系、还是日系的其它厂商,在车身安全方面都有自己的独门技术,无非“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而已。就说车身吸能技术,欧洲人也在不断研究应用。在碰撞测试中,德系车和日系车的表现没有明显区别,但我个人认为我们不能忽略的一点是:德系车以刚性安全著称,这使得它在现实车祸中能能更好的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而以吸能著称的日系车往往在碰撞测试中模拟不出的二次碰撞或多次碰撞中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因为日系车还没有解决在多次碰撞中的吸能问题。
转播到腾讯微博
  『十代花冠——卡罗拉是目前日系新车的一个代表』
  拿近期内最热门的德系车速腾作代表——北美的三代捷达,也是一款普通大众车型,看一下它的安全设计。先看被动安全,速腾采用了超过60%的超高强度和高强度车身材料,具有极高的机械安全性,底盘装甲在同级车中是最厚的,达到2mm,并且采用PVC保护,33.2米的超长激光焊接,侧门配有Y形防撞侧梁,全系列标配双前气囊,双侧气囊,豪华型配有全尺寸头部气帘。再看主动安全,同级车中第一款全系列车型标准装备ESP(电子稳定程序), ESP称得上是当前汽车主动安全装置的最高级形式,只在很少一部分的高档车上使用。
  而日系车方面,拿出任何一款车来,好像没有别的特殊装备了。就拿即将上市的十代卡罗拉作一下代表吧,它与速腾属于竞争车型。被动安全方面并没有什么新意,只有发动机下沉然后吸能,3点式安全带、6安全气囊。主动安全,ABS+EBD,部分车型配备VSC预防碰撞安全系统。对此,德系车和日系车的安全性能对比可见一斑。这与他们的造车理念也息息相关。德国人造车的目标就是结实耐用,如果德国车的要求报废里程是30万公里,到了报废里程后,只需更换车上的某些零件,汽车依然可以达到很好的性能,速度不下于新生产的汽车。
  日本车因为更新换代快,所以很多等不到报废就已经被主人淘汰了,因此日本车的耐用性不如德国车。如果日本车的要求报废里程也是30万公里的话,很可能开到30万公里就完全报废了。曾经一个宝马的经销商把一辆跑了40万公里的宝马528以18万元的价格销售出去,而对于日系车来说,40万公里的行驶距离足以被看成是天文数字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德系车的保值率高于日系车的重要原因之一。
转播到腾讯微博
『速腾可以说是目前同级别车型中高品质的代名词』
  德系车和日系车在世界汽车市场上的营销策略各有千秋。德系车在技术、安全等性能上下足功夫,加上品牌的因素,价格相对较高。而日系车低廉的价格和维护费用可以说是日系车近年来不断蚕食德系车的市场份额的重要原因。当然日系车相对较低的油耗也是一大亮点。这之类的因素对于目前的中国市场,甚至是在石油紧缺的世界范围内,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