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张鼎楠
王俊红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的普及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延伸,人类社会正逐步迈入“智能时代”。科技与人文交相呼应,传统都市与科技人文融合正迅速转型。但是,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人口密度高、交通堵塞等问题日益困扰城市的发展。而智慧城市建设正是顺应时代发
展要求,助推人类与自然实现包容性和谐统一的新途径。交通是城市运转的命脉枢纽,建设环保型、智慧型、人文型的绿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城市形象的耀眼名牌。绿智慧交通是指在整个交通运输体系领域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综合运用交通科学、人工智能等理论与工具,建设实时动态信息服务体系,实现行业资源配置优化能力的提升,推动交通运输更高效、更经济、更环保地运行和发展。当前,日本东京都的智慧城市建设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处于领先地位。此外,东京都在经济、文化、对外贸易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带动周边卫星城市崛起,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级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其中绿智慧交通的建设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以日本东京都的交通运输网为研究对象,总结其智能化、信息化、人性化的绿智慧交通建设特征,探讨我国国际型都市上海在建设过程中的优势与短板,为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融合发展的TOD 模式日本由于国土面积狭小、山地地形较多等地理环境使可移动与可居住空间受限极大,因此,日本在房屋建筑与交通设计等方面力求节省空间,以复合型功能为主。东京都的涩谷区作为日本乃至亚洲的流行文化发源地,每年迎接着包括日本在内世界各国数以万计的游客。东京涩谷站汇集日本四家铁路公司的九条线路,每天有超过300万人次在该车站进行换乘。为满足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所带来的交通运输需求,20世纪90年代,东京急行地铁公司在涩谷主导建设了TOD 项目。TOD 是指对以车站为中心的公共交通沿线进行涵盖商业、办公、旅游、住宅区等的一体化建设,最大限度的利用公共交通的“站城一体化”开发模式。从2000年的涩谷标记综合体到2012年的涩谷之光,再到2018年的涩谷STREAM,涩谷站TOD 建设
是一个层层推进、逐步细化的过程。这些建筑连接商业办公空间与轨道交通空间,内部包含车站、餐饮、剧院、商业设施、办公区等等,一站式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工作需求、购物需求和娱乐需求,并且有效地将地面行人分流至建筑内部,缓解地面人员与车辆出行带来的交通负荷,分流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经济发展。涩谷站TOD 模式通过步行节点的建设,提升站点之间的连接度,缩短换乘线路的距离和时间,提高出行效率。同时,通过地下至地上延伸贯通的空间以及大量绿植墙的设计,完成建筑内部的自然换气,减少碳排放量,顺应节能环保的时代潮流。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日本服务行业对全面型、精致型服务的追求不仅满足了本国的消费需求,每年更是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游客。日本“观光立国”政策的成功不仅仅是温泉、火山、动漫等客观因素的魅力,“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更是其成功不可或缺的内在要素。首先,在地上交通方面,公交车上下车门台阶与候车站的道路边缘石对齐,方便高龄人士和残疾人士出行。东京都几乎所有的人行道均铺设有规范、明显的导盲砖和无障碍斜坡道,红绿灯路口安装有语音提示装置以方便视觉障碍人士出行。智能化、自动化的信息系统综合考虑行人需求、道路宽度和车流量情况,调节路口信号灯的持续时间,道路交叉口实施渠化措施提高路面通行能力。斑马线中间设置安全岛,在车道的局部狭窄段、路面突起处、坡道转弯处等设置醒目的减速标线和标志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其次,在地下交通方面,每座轨道交通车站均配有一部垂直升降梯,升降梯的结构设计包括一门进出型、双门进出型、L 型以方便乘坐轮椅的人士或者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再次,车站的自助售票机和自动贩卖机上设有语音服务系统和盲文标识,站台的楼梯扶手上和屏蔽门旁等设有盲文标识,方便视力障碍人士乘车。此外,车站的工作人员还接受过肩式
都市汽车网导盲服务、轮椅乘降服务、AED 急救服务等的培训。而且,车站内的多功能洗手间除方便残障人士外,也为高龄者、妇幼乘客提供了诸多便利。日本在交通建设方面的细致周到,尤其在融合了大数据与云媒体技术之后,智慧交通的服务更是无微不至地满足乘客的需求。三、突发事件的应急机能
日本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因而大都市的交通运输系统承担着疏散与安置灾民、实现救援人员和援助物资及时抵达的重任。日本吸取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经验与教训,建构和完善了多种应急救援信息通讯网,使重大灾害发生时外界也能及时准确地接收到灾区灾情信息以迅速展开救援。目前,日本气象厅和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在全国共建有1000多个地震监测站,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震波捕捉网络。[]东京都地铁站灵活应用气象厅发送的“紧急地震速报”,在大型地震波来临之前及时通过无线广播系统告知乘客;引入
“早期地震警报”系统,对列车驾驶员进行系统性培训,保障地震发生时列车能够及时减速或停止,减少人员的二次伤亡。此外,所有车辆的车头和车尾部分均设计有安全门,即使列车被迫停靠在隧道内,乘客也不会被困至车厢。车站通道内安装有较多的应急照明设备,在因灾害发生导致紧急停电的情况下仍可持续工作30分钟,方便乘客避难。车站内部、列车主体及配件均采用不可燃材料,防止地震发生后次生灾害火灾的发生。[]城市尤其是超大型城市,已经成为抵御自然灾害、防御突发事件的重要载体。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在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加强城市应急体制建设,增强城市发展“弹性”,成为21世纪全球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四、考察与思考首先,东京都智慧型交通网
建设不仅得益于智能科技与人文的高度融合,细致的交通法规亦发挥着强有力的规范与约束作用。东京作为一座人口接近1400万的国际大都市,井井有条的城市交通运行秩序成为世界各国参考借鉴的典范。日本交通法规的涉及内容细致详尽,执行主体与对象明确规范,惩罚措施宽严适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且根据交通情况和社会发展进程,高频次地进行法规条文的修改,避免了规章制度落后于社会发展现实情况的发生。近年,我国道路交通建设发展成绩卓越,城际间高铁、公路架设量逐年攀升,跨海大桥、深埋隧道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建设工程也呈现增长趋势。截止2020年6月,我国机动车驾驶人数达4.4亿,尤以北京、上海为首的超
管理科学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
)
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机制研究
◎娄松涛
大型城市的机动车数量增长趋势显著。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的交融下,网约汽车、无人汽车、共享单车等新兴业态兴起并迅速壮大。可随着发展的深入,也陆续出现了诸如驾驶员录入门槛低、车辆信息缺乏验证、运营企业乱收费等问题。与我国交通建设与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我国交通立法工作仍处于缓慢前进的状态,交通行业与交通法规的发展出现不对等趋势。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于2003年颁布后历经两次修订,最近的一次为2011年。交通状况的巨变导致相关法规条文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更是呈现出对某些领域的管理一片空白的窘状。智慧型绿交通的建设应结合社会发展,与时俱进,提高人文与科技融合程度,实现动态开放式管理。及时调整与完善法规条例,使法律成为保障人们权益、规范社会行为的准绳,以此来推动社会发展的巨轮向前航进。
其次,日本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通过对车辆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智能科学的调度,基本保证轨道列车的高准点率和高频次发车的实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投入使用的车辆信息与通信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和不停车收费系统在方便民众出行的同时,使日本国土交通省对路面交通的信息采集与处理更为及时高效。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浦东开发为上海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契机,上海的国际型都市建设成
就举世瞩目,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
响力的国际型城市。随之而来的“城市病”也日益突出。上海目前虽建有18条地铁线路,但其利用情况呈现两极化趋势。穿过商业中心及沿线旅游资源丰富的地铁线路满员率接近100%,通勤高峰期更是拥挤不堪。而位于市区边缘的地铁线路则是常有空车往返的景象。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主体要素流动的基础之一,如何在带动城市运输能力提高的同时,成为连接民众生活与工作的有机体,进而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是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城市转型为智慧城市时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借鉴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经验,未来考虑和规划市郊铁路的建设并与现有地铁线路相连接,对城市空间结构、交通体系实行全面改造,把中心城人口、产业和部分城市功能沿发达放射性走廊疏解到郊区新城,提高城郊与城中发展协调紧密型。
最后,日本作为汽车生产与出口大国,在人均私家车持有率较高的情况下交通运行能够保持井然有序,较高的安全防范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开始将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各级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由替身演员模拟再现的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对交通法规的学习从课本延伸至现实,使孩子们切身体会到掌握交通安全知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除了对行人的教育外,还重视驾驶员的培训和资格认证。日本驾驶培训学校教学内容
多样,除了有常规的理论知识教学和实际操作练习,还包括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车辆维护、雨雾天气的驾驶演习等等,使学员尽可能多的接触实际驾驶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做到有备无患。
“魔都”上海在克服解决城市发展问题上不断探索新路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中提出将在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在2050年全面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引领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提升,上海正成为展现我国国际形象的一张动态“名片”。要想更好地为这张“名片”注入绿智能化“芯片”,需要做好智能化、人性化、信息化的绿交通建设,助力“上海服务”品牌塑造,提升上海的城市发展水平,打造上海城市发展新形态。
基金项目:上海理工大学2020年上海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新型智慧城市上海国际形象建构的云媒体路径研究》(SH202014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鼎楠(1998-),女,汉族,河南省,上海理工大学日语系本科在读。
王俊红(1983-),女,汉族,黑龙江省,上海理工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国别研究。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高职院校开展线上教学的关键。如何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是至关重要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应实行边建边用的原则,逐步调整、补充、深化资源库建设的管理与应用机制,协调与平衡行业、企业、学校等资源库建设各方的利益,充分调动各方的建设积极性,积极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保证在现有知识产权情况下资源库的开放式管理、可持续更新。本文主要探究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机制。
一、研究意义
随着智慧校园项目进行,秉承以数据集中、信息整合、业务贯通和统一服务为核心理念,通过升级改造核心网络,形成了高性能校园云数据中心,提升了计算与
存储能力;通过完善、推广学校数据标准、数据融合,形成了学校数据共享资源中心,消除了信息孤岛,形成了集教务、学工、人事等系统为一体的服务平台。如何基于智慧校园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共用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化优质数字化资源、网络课程标准与内容等建设,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推动专业混合式教育改革,完善构建人人互通网络教学空间,形成智能化教科研新形态,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学生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采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可展示各专业的操作工作过程,学生通过声音、图像视频、动画进行理解学习,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现状分析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都在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但教学资源并不充足;另外教学资源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已有资源缺乏统一标准,存在各自建设、重复建设等现象,没有达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共用的目的。
1.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共用的意识淡薄。学校大部分教师存在着教学资源自建自用,认为资源是自己的,不愿共享,对于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意识非常淡薄。教师之间、部门之间很少进行资源共享,更谈不上共建共享共用。
2.教学资源建设缺少顶层设计。学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