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199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30.90%,城市数量达668个,其中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已增加到81个,建制镇已发展19244个。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来看,自建国以来的城市化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1949—1957年的起步阶段,1958—1965年的波折阶段,1966—1978年的停滞阶段,1978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其中19611月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80年国务院制定的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199041日开始实施的《城市规划法》提出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等都对各个时期城市化的发展起着政策上的指导作用。国内有的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的状态是严重滞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国外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市人口比重过低,城市数量过少;二是对广大人民的需要而言,现有的城市还不能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
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学者们大致提出了四种方案:(1)农村城市化道路。中国的城市化,说到底就是如何让9亿多农民城市化,如何让农村城市化。农村城市化的主要载体是小城镇,利用小城镇可以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的工业化,改变农民的传统思
维方式和生活方式。(2)区域城市化道路。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显著,区域城市化可以集中地区优势首先进行区域内部的城市化,然后再向周围扩散。(3)建新城市。前面已讲到,我国城市数量过少,建新城可以降低改造旧城的成本,使新的人城市化。(4)城市现代化或再次城市化道路。让现有城市内部的城中村民、市民快速现代化、再次城市化,城市设施、经济、文化、环境设施现代化,不断与国际接轨,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根本转变。
我国的国情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表明,我国不应走限制大城市发展、实行小城镇化的农村城市化道路,而应该选择以发展大中城市和大都市带为主、以小城市和城镇为辅的模式。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应分为三个层次:在具有优良的生存与发展条件、适宜建设和发展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平原地区, 集中了我国人口与经济的大部分, 以发展大中城市和以大都市为龙头的密集城市带, 作为主要城市载体, 吸纳农村人口; 在西部高寒、沙漠、草原和南方山岭地区, 以点状分布状态大中小城市并举作为主要城市载体, 吸纳农村人口;在大都市带和点状城市的周围广大乡村地区, 发展小城镇作为城市载体, 吸纳农村人口。中国的国土面积广阔,各地情况不一,同一地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在城市化的具体操作上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策略。比如西部应该注重开发、建设,但同时也要注意
保持生态平衡;东部应该注重城市文化的建设,培养城市的人文气息。而在城市化的模式选择上,西部人口分散,应该先进行小城镇建设,使人口实现初步的聚集,然后再进行小城市、大城市建设;而东部的一些城市发展水平高,城市人口比较集中,城市建设应该向周围扩散,比如建设一些卫星城。 四﹑简单的结论 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和教训告诉我们,城市化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我国的实践和经验也表明,中国新时期的城市化必须在社会和自然和谐共生,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化理论的构建必须在新型现代性的视野下进行,以建设城乡结合、工农业结合的田园城市为基本目标,城市建设以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人与自然、人与资源环境和谐共生为前提,走出一条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效益统一的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 
《中国城镇化-机遇与挑战》摘抄
20060713 星期四 09:47
1、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stiglitse在世界银行一次会上讲到:在21世纪初期,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
2、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是城镇化的起飞线。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到了这一阶段,城镇化将会加速发展,基础设施的投入将会成倍增长。城市化水平达到30%,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阶段,就意味着公用投资将超过私人投资,城市化将高速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将加速。
美国城市化程度从20%60%,经历了大约70年左右的时间。日本1950年尚有45.2%的人口是农村居民,到了1992年,农村居民只占总人口的5.8%。日本战后城市化程度从36%50%只用了7年时间。1950-1992,日本用了4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美国将近一个世纪的城市化进程。
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经历,我国的城镇化率从36%提高到60%属于加速期,也正是起飞阶段。我国城镇化的浪潮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结果,它不可抗拒,也不能阻止,只能利用科学的城市规划进行引导调控。
3、城镇化是加速第三产业发展的基本途径。目前我国的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是第三产业发展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个主要原因。按照亚洲国家的经验,每增加一个第二产业工人,就意味着可以增加3个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13的水平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飞期间的通律。目前我国11的水平都不到。因为我国的工业企业相当一部分是乡镇企业,分散在村落里面,没有走西方的集中工业化道路。
刺激内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城镇化发展,通过城市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其他相关产业的有效投入,通过较高速的城镇化使内需极大提高。
当前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农业经营规模不足。
4、发展中国家比较有效的发展战略是不均衡发展战略。它首先是在地理空间的某一个点上进行突破,积聚生产力,然后使这个点快速扩展,逐步连点成线,线再形成网。城镇化符合不均衡发展的规律,生产力不断地在空间积聚、扩散、吸收。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是生产要素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不断积聚和扩散的过程。
5、当前影响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原因:农村收入偏低,思想观念保守,受教育水平低,不愿意离开世居地方。从城镇角度看,城镇服务功能不健全,特别是小集镇服务功能不齐全,人居环境不良,基础设施短缺,城镇就业条件特别是劳动力保障机制不足,移民门槛过高,子女入学解决困难,创业环境不良,兴办企业审批手续过繁,城镇分布不合理。归根结底,城乡差别日益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城镇化有效的调控和组织机制不健全。
6、企业集是中小城市不可缺少的经济组织,是围绕特定的产业或产品门类,在某一地理空间形成相关企业与机构积聚并发生内部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产业组织。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缺少这个环节,中部地区这也是一个薄弱环节。十年前经济学界争论认为浙江的“温州模式”不如江苏的“苏南模式”,五年后浙江乡镇企业产值、产品出口额和财政收入增长率全面超越了江苏。后来经济学家认为浙江模式转型成本较低,综合效益好。温州的打火机、低电压器、嘉善的复合板,诸暨大塘镇的袜子产量可以做大全国的60%-70%,没做一个产品就把国内其它地方的同类产品生产厂家打败。他们的成功关键是形成了产品高度专业化分工、既竞争又合作的企业集。
7、房地产泡沫危机。当前房地产泡沫:一是投资性购房比率上增过快,投资-投机。二是房价上升幅度过高过快。三是调控手段不完善、不配套。有时政府本意是为了扩大供给,却变成供给收缩;本来要控制需求,却成了扩大需求。城市化与房地产危机常常是一对孪生兄弟。日本城市化高潮时期,每年有几百万人移居到城市,对房地产的需求持续不断增长,土地的财富增长非常快。中国现在的城市化率是39%,将来要达到75%,这一段时间大约是20-30年,每年有1000多万人移居到城市里。进城的人支撑了房地产业的发展,需求不断增加,房地产市场可以保持繁荣,价格再高,也有人买。但一旦城市化率达到75%,如日本的城市化率达到75%,城市化完成后,没有人再到城市里来了,就像电池耗尽的电子表那样,突然一下子停止走动了,住房需求突然下降,依靠住房产业带动的一系列产业就都随之萎缩,这时房地产泡沫就产生了,导致日本连续十二年房地产价格下降,进而带来房地产业、建筑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萧条,又进一步导致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使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转受到严重的破坏。
8、联合国提出,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基础设施的投入一般不应低于GDP3%-5%,但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只有百分之二点几,即使上海发展如此之快、基础设施如此完备的城市,也只达到5%
9、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与凯恩斯就政府和市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为问题论战了40年。在那个国有论和政府调控论占上风的年代,凯恩斯有广大的拥护者,还有政府的后台,每次论战均以哈耶克的失败告终。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全面陷入滞胀不能自拔,大家才认识到政府调控市场实在乏力和难以为继,“全能政府论”捉襟见肘。哈耶克是新一代自由主义代表人,认为政府不能做市场有能力做的事情,只能做市场做不了、做起来不合算的事情。1974年,他以其新古典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奖。
10、中央领导又一次在中央党校作报告时讲到,什么叫社会主义?在生产力意义方面,就是宏观的经济效益要超过资本主义,微观的经济效益也要超过资本主义。
11、任何一项改革都是从下而上,而不是从上而下的。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奈斯比特认为:风尚从上而下,改革创新从下而上。从上而下的改革,那不是改革 ,而是推行。某些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先导模式可以借鉴:推行管理合同。就是公司的资产通过合同的方式全权委托专业管理公司进行经营管理。这种模式在旅游服务业应用得较早,许多宾馆包括部队所属的宾馆也采用这种方式。合同制管理、品牌管理在旅游行业已取得非常明显的效益;特许经营。现在,国际上的特许经营通常是采取BOT方式建设的,我国如温州东庄的垃圾发电厂。现在我国大量才取的还是TOT方式,就是将已经建成的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通过经营权有偿转让给外商,经营期满后再收回。由于这种模式由民营企业和外商直接租赁管理现成的项目,不需要承担建设期的风险和土地征用处理等棘手问题,所以有较大的吸引力。
当前市场化改革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疑虑:1、改革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一些地方政府的信誉度不高,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项目建设中的风险。以政府财政投资的项目,用上级权力约束下级比较有效。如果由外来投资者直接与农民打交道,进行征地拆迁,往往会被敲竹杠,导致建设成本的上升。这也是我国流行的BOT变成TOT模式。在市政公用行业的建设运营管理上,我们确实还没有一整套规范的东西。
12、延期偿付率规则和利润分享规则(Profit Sharing Regulation)。杭州娃哈哈成立了一个利润分享的销售公司。谁想经销娃哈哈矿泉水,就必须先向娃哈哈的销售公司投资,成为娃哈哈销售公司的股东。投资1000万元的股东的权利是1年可以经销5000万瓶娃哈哈纯净水,销售公司还给以相当优厚的利润返还量。如果经销商欠付娃哈哈的贷款不还,那其在销售公司的股份就会减少。层层经销商都这样运作,一个环节套一个环节,全面采取利润分享制。经销商如果作假,将会受到惩罚,惩罚数额远高于作假所得,所以没有经销商愿意作假。这解决了一个收费难的问题。
    13、美国城市历史学家和人文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把田园的宽裕带给城市,把城市的活力带给田园”。城市应充分拥有农村生态的、悠闲的景观。人类的进化始于农业社会,人类基因对农村的适应性远远高于城市。联合国人居中心主任安娜博士:最好的城市就是景观看上去像农村一样的城市,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社会与自然能实现和谐统一。
14、美国经济学家杰夫.都市汽车网马德里克认为:从人类历史发展和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结果来看,市场机制能否在一个国家和地区更好地发挥作用,决定了其繁荣的程度,而且是在诸因素中处于主导的地位。武汉城市圈的经济活力为什么不强?因为该区只有从上而下的城镇化,而没有形成从下而上的城镇化,没有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结构。
15、产权制度的变革是生产效率变更的前提。没有产权意义上的国企改革是白改;不按照产权规律进行创新,则是空创。产权的完整是绕不过去的一道门槛。过去我们搞现代企业制度,只是剥离了企业办社会的负担,根本就没有抓住产权这一改革的核心,结果事倍功半,无疾而终。
16、世界制造业正从过去的大规模制造(即福特式的大生产)转向大规模的定制。这种大规模的定制,使得应变快的企业可以吃掉慢的企业,新型小企业可以吃掉老牌大企业,柔性生产企业可以吃掉刚性生产企业。大规模的定制模式,需要大量的零部生产企业集为之服务。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称,中国哪个地方形成了汽车零部件生产的企业集,通用公司就会在哪里投资设厂。零部件生产企业集决定了汽车生产总成本的30%
17、在人文科学范围内,实践证明可行的、能发现“真正问题”的分析方法是SWOT法,即superiority(优势)、 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遇)、threat(威胁)。
18、城市圈是城市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最密集的地方,在这最密集的地方就需要最强有力的规划控制手段,用法律的强制力来确保城市空间形态的合理性。因为城市的财富和发展的潜力体现在他的空间结构中,城市空间结构决定了城市的未来,所以城市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未来。中国未来20年的发展,取决于沿太平洋海岸线,能不能建立一个人口相对集中、基础设施和生态都非常优秀的、由全球竞争力的、延绵不断的黄金海岸线城市。
19、比尔盖茨:三流的企业家是低成本生产,二流的企业家生产高技术产品,一流的企业家制定标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