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渝
关键字:新城市主义 邻里 紧凑
“新城市主义”是指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在建筑和规划上的一种新思潮,它的设计思想和作品对当今美国新型社区的建立和城市肌理的重构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1]不仅美洲,大洋洲,欧洲,亚洲的许多国家的建筑师和规划设计师都在追随“新城市主义”的潮流。[2]
1.新城市主义的定义
“New Urbanism”,国内已有的文献将其译为“新城市主义”,或“新都市主义”,又称“新传统主义”。Urbanism,《美国传统词典》“双解”将其译为:城市居民文化或生活方式。《现代英汉综合大辞典》将Urbanism译为城市规划、都市建筑规划、都市生活方式,《英汉简明词典》将Urbanism译为:都市生活、都市社会物质需求的研究、都市化。但就词义来看,New Urbanism所要传达和造就的,是一种“都市型”的物质和生活形态。[3]
新城市主义的主要奠基人物Andres Duany 和Elzabeth Plater-Zyberk夫妇这样描述新城市主义:“新城市主义指的是对传统区域规划模式的复兴,以及将现有环境改造重修成完整城镇的一种城市规划方式。即提倡创造和复兴多样化的、适宜步行的、混合使用的、紧凑型邻里、城镇和都市。这样会创造一个精心设计的公共开放空间,恰好与郊区蔓延模式形成对比。[4]
2.新城市主义产生的的环境和背景
2.1.郊区化的浪潮
伴随着郊区化的白热化,美国渐渐的步入了“边缘城市”的概念。二战后,美国就开始逐步进入了城市扩散的过程。郊区化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1.1郊区化的阶段
(1).居住郊区化
在50-60年代形成了第一阶段的人口居住郊区化:由于工业的发展,城市的环境急剧下降,人口膨胀、地价飞涨、伴随着挥之不去的工业污染,白人和中产阶级开始成批的从城里的公寓和连排住宅搬出,并搬入带私家花园的郊区独立别墅,引发了一股“郊迁的热潮”。
工业发展应发的环境后果是比较直观的原因。而且美国文化本身也潜藏着对城市的抵触。早在十八世纪,教会就告诫人们,城市中闲暇和社交会诱惑和腐蚀人的精神而且不同阶层的人混合居住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从那时起,有私家绿地的独立别墅的生活被认为是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必要保证。二战后,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也间接的引发了这一点。首先联邦政府资助的高速公路网计划,无形中让小汽车取代了其他,成为了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其次,政府的按揭保险政策,使得在郊区买别墅比在城里租房子还要便宜。[5]
(2).商业郊区化及办公郊区化
1970年,美国进入了后超级市场的时期,标志着商业也开始了郊区化。不但在高速公路接口处形成了带状的商业带,而且规模巨大的综合超市和仓储式的商场也逐渐代替了百货商店成为了零售业的主力。之后的就业岗位也开始全面的郊区化,全球影响力极大的微软、摩托罗拉等等大公司纷纷在郊区建立了办公园区。之后,美国开始真正成为一个在原有的城市周边郊区的基础上也形成了具备就业场所、购物、娱乐等城市功能的新“边缘城市”。[6]
2.1.2郊区化的显著后果
过长的通勤距离,使得每天人们要花上很长的时间在往返的路途中。对小汽车的严重依赖,使得尾气、噪音和能源危机无法避免,也使得许多不能开车的人(老人和孩子)寸步难行。[1]中心区由于大量人的迁出,形成了城市中心的衰退,高档的办公为主的中心区域到夜晚就成了死城。
2.2.现代主义教条下的城市扩张,过分强调功能分区
城市不断的向外侵吞着农田,富有特的乡村景观不断的消失田园美景不再。低密度的发展模式造成了土地、能源等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基础设施的投资成本。严格遵守功能分区的概念它破坏了传统社区之间的有机联系,进一步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隔离,对公共空间的忽视,让城市失去了富有生活气息的街道,广场变得沉寂,减少了人们相互交往的可能性,加深了孤独感;缺乏可识别性的空间或界定,丧失了安全感和归属感。30年代后现代主义普遍盛行,在50-60年代,美国进入了大规模建设的时代,一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城市更新计划,另一方面是全国性的公路建设和郊区发展。对于柯布西耶式的纯粹的城市来说,历史和现实都是不理想的干扰因素,所以它只能建在白纸一样的全新环境中(aclearsite)。这样的环境要么是新区,要么是全部清除的旧城(柯布西耶,1971)。[7]当时在现代主义指导下的城市更新简单的等同于清除贫民窟,解决居住问题,疏通机动车道,大面积城区的拆除和新建。Jane Jacobs和William H Whyte等社会学家都认为这样的做法不但使得城市的生活质量越来越低下,而且城市的精神历史文脉传承也一并地失落了。实际的生活与人们当时所期待的大相径庭。
3.新城市主义溯源都市汽车网
新城市主义的相关理论虽然称不上是全新的理论,但是它秉承了旧有的城市设计的精华因素,集聚了很多经典的规划思想。
1898年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Carden City)理论,旨在通过在中心城市周围建立能够自给自足的田园城市,并用城市永久性的绿带将中心城市和田园城市相互隔离来控制中心城市的无限发展。新城市主义和“田园城市”的相似之处在于:两者在邻里之间具有明确的边界,以突出邻里的归属感;提倡具有居住、商业和就业、游憩、公共活动的混合型的邻里居住社区。
1918年芬兰建筑师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机能过于集中所产生的弊病,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他建议有必要为西方近代衰退的城市出一种改造的方法,使城市逐步恢复合理的秩序。既符合人类工作与交往的要求,又不脱离自然,使人们居住在一个城市和乡村优点兼备的环境中。沙里宁的“有机疏散”论和雅各布斯的“功能混合”论的辩证统一为新城市主义规划所用。围绕城市的基本功能,着意经营,使之密不致拥挤,疏不失繁华。也就是应当将城市的功能进行合理的分散,避免城市中心地区的过度集中;同时,每个分散中心也应该有适度的功能集中,以确保该地区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这种合理的疏密“度”,也是新城市主义规划中着力倡导的。
1929年美国建筑师佩利(Clerance Perry)在编制纽约区域规划方案时针对纽约等大城市人口密集、房屋拥挤、居住环境恶劣和交通事故严重的现实,提出了“邻里单位”的规划理念,每一个居住区设有住宅和社区服务设施,诸如学校、医疗诊所、商店、社区活动中心,中心区由商业区、行政管理区和社会活动区组成,以此作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新城市主义也尝试采用了TND和TOD的两种开发和组织方式。[8]
4.新城市主义代表人物及组织方式(新概念)
新城市主义以安德雷斯·杜安伊(Andres Duany)与伊莉莎白·普拉特(ElizabethPlater-Zyberk)夫妇(以下简称D/P-Z)及彼得·卡尔(Peter Calthorpe)与道格拉斯·科尔堡Douglas Kelbaugh为代表,是促进邻里和地区健康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运动。[9]它力图改变当时快速、低密度、蔓延式的郊区发展方式。
他们用社区,以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主要的开发组织方式分为两种:即传统邻里社区开发(简称TND)和使用公交的邻里社区开发(简称TOD)。
TND,即传统邻里开发模式,主张社区人性化、适宜步行,中等至高密度,有一个混合
使用的中心,并鼓励和建设多种交通方式。狭窄的网络行街道是TND开发模式的基础。这种多用途的或共享街道的体验,使得舒适感和安全感大大提高了,使得更多的人意识到,这比汽车的高效率远远来的重要。
TOD即交通导向开发模式,其基本内容是:中等至高密度的住宅区,伴以相关的公共设施、办公区、零售业和服务业,集中于混合使用的邻里,附加有区域的公交系统在其中设置站点。在邻里的尺度上,TOD表现为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通常为10分钟步行距离)为半径。[3]
总而言之,两种开发模式的邻里的核心思想是相同的。
邻里具有中心和边界,邻里内达到混合平衡——购物、工作、上学娱乐以及各种各样的住宅,最佳尺度是从中心到边缘400米,邻里街道被详细规划,保证步行、自行车和汽车处于同等地位,并优先考虑公共空间及公共建筑的布局。
5.新城市主义主要理念
在1993年10月,新城市主义大会(CNU)的召开,正式提出了对“逆城市主义”的质疑,也
分析了造成社会上种种问题的各方面因素。CNU也是通过很多设计师的实际工程来证明现行的规则和惯例的落后和机械,他们的努力也受到了极大地关注,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也对分区规则和道路设计等等做一系列的调整。[5]
1996年,第四届的新城市主义大会,发表了《新城市主义宪章》,提出了27项的建设原则,是新城市主义成熟的标志。
总的来说,这些原则强调了社区的紧凑,公共空间的重要,各种城市功能和居住类型、人的混合,适合步行的环境和尺度,和有清晰边界和中心的邻里结构。
5.1.紧凑的居住
虽然新城市主义一再的强调紧凑的居住,但他们对社区的密度没有绝对的标准,因为他们认为社区的问题并不在于绝对密度,而是在于设计。好的社区在于邻里结构的完善和步行生活的可能性,在于场所的品质和空间的相互交融。新城市主义希望改变蔓延式的郊区的目的,不是要强迫所有人都住进集合住宅,而是要通过完善的设计重新吸引人们回到城市。在紧凑的基础上甚至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居住选择,从而避免郊区的盲目蔓延。
5.2.清晰边界和中心的结构
中心和边界非常的明确,从邻里到整个城市,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有良好的归属感和领域感。以住宅为主的大量性的建筑提供了一个中性的肌理,而公共建筑处在一个中心的位置,领导全局,有助于社区形成自己的个性和文化氛围,提高了社区的可识别性和可辨认性。比如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古根海姆美术馆,他也只有处在那样的普通而谦和的社区里面,才会那样的成功。因为一个好的城市可以容纳一些表现力强的建筑,但他们只能是少数。
5.3.混合使用的功能,居住类型和人
新城市主义的混合使用体现在种种方面,土地的混合使用,不同建筑形式的混合使用,不同的住宅类型,不同收入家庭的混合使用,甚至对不同的年龄段的考虑。相应的,城市功能区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原本指严格的同中使用功能的建筑集中的城市地区,但在如今的混合使用理念的指导下,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其他用途的建筑用以支持它的主要特征。比如,一定比例的旅馆、酒吧可以支持中心办公区的夜生活,让市中心不至于在晚上成为空城、死城。功能分区的概念在这里被减弱了。不同的人的混合使用,也体现了公平的
法则,防止社会各阶层进一步的分化隔离。
5.4.适合步行的环境和尺度和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不同类型的开放空间由不同的建筑来配合。在社区里面,一系列的公共空间:比如街道、绿地、公园、广场作为社区的主角。提倡人车共存的理念,鼓励人在街道上行走、停留,让街道成为具有安全感的公共空间,并通过一系列的设计手段降低车速,提高人的舒适感,让人车共存成为可能。这样的公共空间才是一个好的社区的保证。
5.5.对公众参与的强调
DPZ经常把一个项目的大部分工作高强度的集中于数天进行,在此期间,设计者,政府官员、社区的百姓和各个利益集团的代表汇聚在一起进行商谈,[1]使得建筑师规划师的意愿,专家的建议,居民的利益,市民的要求和管理者的意见,都得到充分的考虑,也使得在各方的利益平衡的驱使下最终得出一个较好的可行的方案。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合作来实现自己有关社区建设的理想也是“新城市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