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模式
      TOD (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公交导向型开发) 模式理论是Peter Calthorpe 20 世纪90 年代提出的。该模式理论注重对工业化造成的城市问题的解决,是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城市生态学派等以及卫星城的建设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城市问题的前提下,强调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和良好生态环境的塑造,使那些被废弃的传统的旧中心区重新成为居民集中的地点,以建立新的密切邻里联系和城市生活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像是西方过去城市更新、城市复兴政策的一种持续推进。虽然TOD 模式与TND 模式同属新城市主义典型代表,是一种有节制的、公交导向的紧凑开发”模式,但是与TND 模式相比,TOD 模式更侧重于整个大城市区域层面的良好城市结构的塑造。
目录
1.TOD 模式的理论背景
2.TOD 模式的理念
3. TOD模式实现的重要条件
4. TOD 模式的实践进展
1TOD 模式的理论背景 编辑本段回目录
1.1 拥挤不畅的交通
      20 世纪30 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逐渐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原来已有的交通设施和道路变得日益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通过不断拓宽道路宽度和增加道路网密度来提高交通的承载力,虽然在短时间内交通得到缓解,但从长远来看,由于不注重城市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协调,随着城市的膨胀,造成了更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1.2 不合理的城市结构
      传统城市理论:西班牙工程师马塔(Matao) 带形城市(Linear City) 模式,意大利的A. Sant Elia 未来城市,法国建筑师戈涅( T. Garnier) 的工业城市( Industrial City) 模式,以及柯布西耶提出的光明城(Radidant City) 等寄希望于现代技术手段,通过理性思维,利用几何图形规则化的机械美学来组织城市,过分强调城市的功能结构。但在工业化的推动下,
城市不断膨胀,城市往往沿着快速交通线呈现带形都市汽车网蔓延扩展,理想下的城市结构很难维持,最终致使城市大都呈现饼状发展,城市病伴生严重。
1.3 恶性循环的形成
      城市不合理的结构加重了交通问题,反过来城市交通环境的恶化又进一步加重了城市结构不合理的趋势,从而使城市进入恶性循环状态,导致城市更加无序、无节制的蔓延,并由此引发了诸如城市增长危机、非都市化(高成本低效率、生态环境不持续、内城衰落、城市结构瓦解、侵蚀社会生活) 等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而阿伯克隆比的大伦敦规划(适度分散理论) 新城运动(英国的哈罗新城) Sager & Inners 的联络性规划理论、M. C. Branch(1973 ) 突出的连续性规划”(Continuous City Planning) 以及后来的基于文脉主义的拼贴城市”(Collage City) 都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2TOD 模式的理念编辑本段回目录
2.1 “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在经历了现代主义对城市功能划分”“理性设计,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思潮后,城市
仍然缺少对人的关怀,呈现无序蔓延状态,并由此引发了严重的城市问题。在这种背景下,TOD 模式抛弃过分注重功能划分的追求,积极借鉴人本主义思想,全面实现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努力重塑多样化、人性化、社区化的城镇生活氛围,全力打造紧凑、适宜步行、功能复合可支付性以及珍视环境,实现把多样性、社区性、俭朴性和人性尺度等传统价值标准与当今的现实生活环境有机结合,从而减少了刻板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带来的人际隔阂、有力推动城市问题的解决。
2.2 土地的高效开发(高密度,立体化)
      TOD 模式的目标原则之一就是通过提高密度来增加土地使用的效率,遏制蔓延。TOD 模式强调对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开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按照经济价值原则形成的是中心商业区、办公区、外围居住的类同心圆结构。这种类同心圆结构是建立在经典的城市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实现了土地的级差密度开发,合理的开发从而引起土地的升值,进一步加剧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附近区域的高密度开发,从而导致土地从地下到地面、从地面到地下空间的立体开发倾向,成为紧凑城市的典型区域。
2.3 混合功能的实现
      TOD 模式强调多功能的空间交互,强调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追求多功能的设计和设施的高效利用,实现商业、办公、居住、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但不强求小而全的缀余,达到设施混合中的高效使用,从而使其满足人们对生活和环境多元化、多样性的追求。
2.4 高效的可达性
      TOD 模式以600 m(约步行10 min 的距离) 作为社区的有效影响边界,形成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的环形放射状路网,突出步行,注重对人的关怀,土地开发上强调混合功能的实现,注重公共空间以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塑造,都极大提高了整个社区的可达性,而这种可达性不仅仅强调交通机动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方便、舒适生活工作空间人文精神的实现。TOD 模式以步行、自行车交通为主,实现了多种交通方式的零换乘,是现今条件下交通通达性的最好表现。
2.5 优化的城市结构
      TOD 模式在微观尺度上,以传统经济理论为基础,利用级差密度,注重土地的高效、
集约化开发,类同心圆结构的实现并没有丢失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同时也实现了良好环境的塑造和公共空间的打造,从而有效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实现土地高效、集中开发与宏观上的分散布局相对应。TOD 社区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由轨道交通线相连,呈现珍珠项链式开发,整体分散与局部集中性相协调,塑造宜人生活空间,实现了城市结构的优化。
2.6 良性循环的实现
      TOD 模式突出步行,精心设计步行系统和公交系统,较远距离上强调自行车的使用,有效降低市民出行时对私家车的使用。实现各种交通方式与轨道交通的零换乘,从而突出TOD 模式的优越性,再加上轨道交通的准时性、高效率,这更使人们愿意选择在车站周围工作居住,从而大大提升了轨道交通的通勤客流,而这些客流的增加又进一步推动了沿线商业的开发,开发的扩大进一步方便了轨道交通乘客,并会继续推动沿线的土地开发,从而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状态。
3. TOD模式实现的重要条件
3.1 交通与土地的整合
      交通与土地的整合是发挥TOD模式综合效益的前提。不同层次的轨道交通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社区详细规划及站点城市设计只有跳出单一的角度而体现整合的理念,才能有效发挥TOD模式下的正面效益。因此,使轨道线路布局紧扣城市发展脉络做好交通接驳以及沿线土地调整规划同等重要。在交通走廊周边,尤其车站核心区的土地规划应坚持适当的建设密度多样化的用地构成以及宜人的空间设计3D原则。以站点为核心构建生活圈,通过营造完善的步行网络、充满活力的街道空间来保障地区繁荣。例如图1及图2所示的两个香港地铁车站,通过车站与上盖物业的一体化综合开发,实现了交通与土地利用的整合。
3.2 建立土地控制与储备机制
      建立土地控制与储备机制是实现TOD模式的重要保障。事先对轨道建设用地进行控制并建立沿线土地的储备机制是保证轨道顺利建设并使土地增值收益回馈公众的重要保证。有利于创造车站腹地“3D”的理想模式。中心城区更可通过车站周边综合改造实现旧区重整。
3.3 与交通条件相对应的密度分区管理机制
      建立与交通条件相对应的密度分区管理机制是实施TOD理论的有效措施。在这点上香港和台湾的做法值得借鉴,香港采用行政措施与法定权力混合的密度分区管理方法,将轨道沿线地区划为特殊区域,规定特别的发展密度并将密度指标纳入批地契约或分区大纲图。而《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区管制规则》则规定:车站半径五百米范围内地区,经循都市计划程序划定者,容积率酌予提高,不超过原基准容积百分之三十。但都市更新地区不受前项限制。
4. TOD 模式的实践进展 编辑本段回目录
        TOD 模式理论最先兴起于美国,但是在美国发展并不充分,主要原因在于这时美国工业化早已完成,城市结构已定型,很难再发生大的变化,再加上受个人主义影响,小汽车文化的盛行,导致TOD 模式理论研究往往停滞于理论阶段,而缺少有效的实践。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2002年的一次调查显示,全国有 120TOD开发案例已完成或正在开发中(Cerveroet.al,2002)。由于该模式理论对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以及对良好环境的塑造,较适宜于人多地少的国家或区域,首先在西欧和北欧各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以后逐渐盛行于世界各地,特别受到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的推崇。目前全球多个城市进行了TOD
案实践。在香港,通过轨道交通将中心城区的居住人口疏解到周边新市镇,同时又利用轨道交通支撑核心城区的就业人口密度,保持核心区的繁荣,并通过珠链式的土地发展模式使车站核心区的高强度开发与核心区外良好的生态环境。
      我国深圳及广州较早进行了实践尝试。深圳将TOD理论运用于二期工程的详细规划中,但方案的实施效果还取决于配套政策的完善程度。广州轨道134号线分别开展了基于土地开发策略的研究,其中1号线沿线土地由于受市场制约,未能随轨道建设同步完成改造,影响了初期客流效益的发挥。实践证明,政府土地储备工作是否到位将直接影响TOD的实施效果。
参考资料
[1].  马和,马利波,张远景. TOD 模式理论研究. 山西建筑,Vol.35, No.25, Sep.2009
[2].  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模式(TOD)(5)----实例分析.智能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