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县级城市综合立体交通规划探讨
内容摘要:县级城市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是长三角一体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市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本论文总结了县级城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编制过程中常见的共性问题,提出了规划建议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县级 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 顶层设计 规划建议
作者简介 梁夏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综合立体交通网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是覆盖国土、连通全球的海陆空骨架网络。随着交通强国建设全面启动,长三角县级城市的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编制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安全、便捷、高效、绿、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构建,以加强对本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引导,促进交通规划有机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保障交通建设发展空间,为城市发展提供交通支撑。
1发展要求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也是城市和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截至2019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共设51个县级市和104个县,其中46个县市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榜单,22个县市GDP超过千亿。强大的经济实力带来了强烈的交通需求和建设要求,主要表现在:
1.1适应一体化发展趋势,高质量的城际客货运输需求迅速增长。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使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城际客运需求的增长,要求提供快速、便捷、舒适的客运服务,以缩短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城际货运物流需求的增长,要求提供快捷、稳定、廉价的大容量货运服务体系,以保障城市之间生活物资和工农业产品的顺畅运输。
1.2适应同城化发展趋势,中小城市对接大城市交通的需求日趋强烈。
都市圈同城化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卡通为着力点,致力于大城市的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与周边地区共享。中小城市有着全面对接大城市的强烈需求,交通对接是实现全面对接的重要支撑。
1.3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市域机动车交通需求迅速增长。
私人小汽车的普及拉近了城乡之间的时空距离,要求不断优化和完善公路体系,满足市域交通需求。
1.4对标大城市,构建高品质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地处经济发展活跃、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的长三角,县级城市普遍对标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积极建设高等级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大力发展智慧平安绿交通,提升本区域交通运输品质。都市汽车网
2存在问题
县级城市的社会政治资源相对有限,综合交通规划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经常出现以下问题:
2.1不重视规划研究,缺少综合交通体系的顶层设计。
县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往往套用上级城市或其他城市的规划思路,缺少针对性的思考
和研究,规划方案以服从上级规划和满足新增需求为主,缺少对于城市交通发展的综合思考和顶层设计。
2.2忽视与上位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衔接与融合。
与上位规划的衔接浮于表面,如道路网规划时忽视国省道与县道的功能区分,县道建设标准过高,造成公路网结构失衡和过度建设。
2.3交通体系求大求全,规划实施率低。
以大城市的规划思路来规划中小城市的综合交通体系,往往造成规划的交通体系规模过大,超过了实际的交通需求和县市经济能力,导致规划难以实施。
2.4不重视研究周边城市的发展需求。
在谋划与周边大城市的交通对接时,过多考虑本区域各种需求,不重视相关城市的交通规划方案和城市发展需求,导致相邻城市交通规划相互冲突,交通对接难以实施。
3规划建议
3.1针对城市特点进行综合交通体系的顶层设计,引导交通运输发展。
深入研究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需求,明确各种交通方式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可行的交通衔接和交通枢纽组织方案,指导城市交通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
3.2与上位综合立体交通网构建的大通道体系深度融合。
通过连接上位规划的大运量快速通道体系实现与全国和世界的交通衔接。明确县级公路、航道在交通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及乡村公路和航道作为交通网末梢的作用,优化综合交通组织。
3.3合理确定综合立体交通网发展规模。
交通规划时充分考虑城乡交通需求和政府财政支付能力,抑制县级城市发展城市轨交、建设高架快速路网等不必要的建设冲动,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3.4充分研究周边大城市的交通对接需求。
对周边大城市的发展方向、交通规划方案和利益导向等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符合双方利益
的规划方案,为城市之间的交通对预留良好条件,在都市圈综合交通一体化建设中提升城市的交通区位优势。
4结语
县级城市是长三角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县级城市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顶层设计,是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满足城乡居民交通需求、实现城市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
参考资料:
[1]姚晓霞,荣朝和. 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性质及作用分析[J]. 城市规划,2020,44(05):104-110.
[2]曹夏鸣.中小城市未来的立体交通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35):14-15.
[3]周强.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综合运输,2020,42(02):29-3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