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耻日
韩国不少报纸把12月3日定为“国耻日”。因为这一天,韩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 M F )签订了一项协议,I M F 向韩国提供210亿美元的紧急援助,以帮助度过目前的金融危机。作为得到援助的条件,韩国答应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进行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等等。I M F 前些时曾将诸如此类的“条件”开给了接受援助的东南亚诸国。
但是,韩国除了向I M F 开口之外,实在难以到更好的“消防队”。大约在一年之内,它必须偿付700亿美元之巨的到期外债,但其外汇储备只有300亿美元;由于银行信用下降,它还无法“拆东墙补西墙”;韩圆贬值2 0 %、股市骤降3 0 %;特别是产业根基也不稳,今年韩国大约倒闭了1 .5 万家企业,去年倒闭了1.2 万家,韩宝、三美等大企业也宣布破产……
有些美国人不无讽刺地说:以前我们有“恐亚病”,是怕亚洲的经济竞争,现在也有“恐亚病”,是怕不成功的亚洲经济模式会传染给西方。无疑,这是一句不顾亚洲经济成功这一最大
事实的玩笑式的评论。但是,先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再是韩国的金融危机,都发生在亚洲,而且这些地区曾是“某某奇迹”的诞生地,一度是世界经济的新亮点,今天却成为世界经济的重灾区。作为亚洲的一员,如果我们藉此而多作善意的反思,有百益而无一害。
反思之一是,如何重新认识政府在后发达经济崛起中的作用?在分析韩国等后发达国家经济崛起的原因时,我国学术界不少人认为,政府在其崛起中起到了巨大的扶持、推动、规划等作用。并以此借鉴说,我国要崛起,也必须学习它们的经验,等等。实际运作上,更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看来,也许正是政府的高度“扶持”,使得韩国的企业不愁借不到钱,利息负担直线上升,终于导致今天的经济危局。也有人测算过,如果把我国国有企业的利息负担取消,国企马上可以走出亏损。要知道,我国国企也有过“借钱容易极了”的感觉,当然现在也正在备尝苦果。在政府的“父爱主义”之下,企业即使一度辉煌,也于事无补。政府在后发达经济中到底怎么起作用,实在需要研究。
反思之二是,前不久,我们选定了几家企业争取进入世界5 0 0 强,赢来一片掌声。但从韩国的教训看,如何具体操作,还颇费斟酌。韩国破产的那些大企业,大都是在政府的“保护”之下“壮大”起来的,今天又如何呢?从国际上看,小的可能就是美好的。美国和德国5 0
%的出口额是由少于2 0 人规模的公司创造的,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工程集团———瑞士的A B B ,其下属的公司约1 2 0 0 个,平均2 0 0 人。这说明,它在追求“大”的同时,也在追求“小”。盲目攀“大”,结局堪忧。就我国而言,由于劳动力大量过剩,更是必须以发展中小企业为主,因为它们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大约是现代化大企业的1 0 倍以上。即使必须冲击5 0 0 强,也应把“大”和“小”有机结合。
《华东新闻》(1 9 9 7 1 2 0 8 一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