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 -
工 业 技 术
0 前言
一款车型的水管理质量与整车质量息息相关,水密封性能问题会对整个品牌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水密封措施主要包括前期设计结构防水、密封胶条、堵件防水以及涂胶等方式。
为了评价汽车的防雨密封性,需要对汽车进行喷淋试验。汽车淋雨室主要用来模拟自然降雨环境的强降雨程度,测试汽车整车密封性的防雨密封性能,来保证车内乘客舒适、安全[1]。
1 整车密封性能组成
整车水密封组成:防水玻璃膜、门框胶条、玻璃胶、防
水海绵、防水堵件以及零部件自带丁基胶。
2 整车漏水点排查及控制2.1 一般整车漏水点检测方法
在进行淋雨和涉水试验时,该区域不能存在肉眼可见的水。总体归纳为乘客舱、后备厢和前舱储物箱(根据车型划分是否有加装,反之没有则属于湿区)为整车干区。具体边界包括前风挡以后、后风挡以前、前围板(防火墙)以后、车顶板(含天窗或天幕)以下、车内地板以上、侧围外板以内、车门与尾门(或后备厢)内钣金以内、天窗密封条以内、尾门(或后备厢)密封条以内、侧门的最内侧密封条(装于车身上)以内所围形成的区域为干区,以及前舱储物箱(根据车型划分是否有加装,反之没有则属于湿区)密封条所围形成的区域为干区。其中,天窗下方排水槽内及排水管内、空调蒸发箱内及排水管内区域除外。此外,汽油加注口圆管内侧和充电底座与充电接触区域也属于干区。
当水从缝隙中缓慢出现,并沿着周边表面漫延开,未长时间形成水滴则为“渗”。当水从缝隙中出现,并且以少于等于60滴/min 的速度离开车身内护面,断续地落下为“慢滴”。水从缝隙中出现,并且以大于 60 滴/min 的速度离开车身内护面,断续地落下为“快滴”。水从缝隙中出现,并沿着
或离开车身内护面连续不断地向周围或向下流淌为“流”[2]
。所有在干区出现的“渗”“慢滴”“快滴”“流”的现象,以及灯具中形成水雾导致灯具无法点亮或者点亮30 min 内水雾不能完全消失的现象都属于淋雨试验失效。
传统轿车车门的漏水点检查、修复与无框车门的漏水点
的处理方法相似,因为传统车车身钣金构造的细节与商务车存在差异,因此,首先应到漏水点产生的部位;然后使用相应的设备仪器进行复查,拆卸、分析,研究故障产生的原因,推理验证故障的产生情况[3];然后进行修复,确认漏水点已修复后,完成整车恢复的效果。
其基本方法主要分为2类:直观检测法与现代仪器设备检测法。1)直观检测法又称为人工履历检测法,是指检测员借助长期的实践案例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在汽车不分解或局部拆解的情况下,根据直观的事实,借助简便的工具,采用观察、干燥手触摸以及干抹布(干纸巾)吸水等方法对汽车进行检查、复测和分析,查明问题原因和漏水部位。2)现代仪器设备检测法是指在人工履历检测法的基础上延展出来的检测方法,其是在整车不拆解或部分拆解的情况下,使用检测仪器、类似不同型号内窥镜、摄像头或其他工具,充分直观地检查整车的腔体、总成或结构狭小的空间的渗水点,从而为分析、判断汽车渗水原因提供强而有力的事实依据。同时,上述2种方法经常会一起使用,专业人士称它们为综合检测法。
以吉利平台某试制样车车身为例,车身涂胶为半自动涂胶,需要员工在涂胶完成自干后再次检查补胶,在增加员工质量检验时间的同时,对补胶出现的细小排气孔不易发现,造成打胶不良和雨淋试验失效等问题发生。
2.2 车门漏水现象,原因排查分析,控制措施
检查漏水现象:整车淋雨实验完成后20 s 左右,在车门内饰板装配完整的情况下,检查人员需要弯下腰用干燥的手去触摸四门内饰板与车门钣金贴合处,完成1个门内饰板检查后,需要观察手指是否潮湿或明显水迹,如图1所示的门内饰渗水现象。
原因排查分析包括以下3点:1)门内饰板卡扣缺少或未卡紧,导致水沿卡扣孔流出,沿车门钣金流下。2)车门线束卡未装配到位或存在缝隙,导致水沿线束卡流出。3)车门防水膜丁基胶未完全与钣金贴合,或者存在断胶及破损,导致防水膜防水失效。
控制措施:现场操作员工严格按照装配工艺装配及检查零部件质量的完整性,百分百检查零部件安装正确。
2.3 车门密封条渗水问题排查、分析及控制措施
排查车门密封条渗水现象:检测人员在车内可用手电强
整车渗水问题分析及对策
王龙伟  范 武  刘飞虎  张争光  刘福鹏(吉利汽车中央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0)
摘 要:市场上出现整车漏水是汽车装配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漏水问题涉及的因素很多,
分析较为复杂,是研发制造整车质量初期控制的难点之一。该文主要研究以某款车型为案例,从车身涂胶、密封海绵、车身钣金止口内间隙和胶条安装工艺及员工操作熟练度4个方面对漏水的原因分析和控制措施探讨,介绍了整车漏水的问题原因分析和控制措施及临时维修措施,为整车漏水试制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关键词:渗水;防水海绵;车身钣金止口内间隙;线束过孔控制措施中图分类号:U 463.8        文献标志码:A
- 50 -
工 业 技 术
光观察门框密封条与车身钣金是否贴合完全,有无水迹或水滴沿密封条滑下,针对门内饰渗水问题点现场分析,如图2所示。
原因排查分析包括以下3点:1)确认门框密封条是否安装到位。2)车门钣金与车身是否存在间隙面差[4]。3)车门密封条与车身止口是否存在断口差,导致车门密封装配不良造成漏水。
控制措施包括以下3点:
1)淋雨检测前,确认车门密封条、背门密封条、天窗密封条安装到位,
无明显可预见漏水风
图1 门内饰渗水现象图
图2  门内饰渗水点问题点图
图3 设备查看钣金渗水图
险。2)开关车门,观察车门是否完全关闭,用手触摸车身与门有无明显间隙差。3)员工安装密封条前检差车身钣金有无明显断口差,及车门密封条来件时有无变型。
2.4 后排地毯积水问题排查、分析及维修
排查后地毯积水现象:后地毯存在积水是因为水沿车身钣金或车身钣金内间隙流动,最后在后地毯形成积水,且难以发现漏水点,所以需要利用设备(图3)观察水迹流出的现象。原因排查分析包括3点:1)淋雨结束后,车辆停放淋雨检测工位,发现地毯根据积水量及淋雨时间判断是“渗”“慢滴”“快滴”“流”等失效现象,来缩短排查范围。观察周边水流痕迹判断大致漏水范围,及出现的漏水现象点(钣金缝隙、天窗与钣金流水槽、零部件安装孔)来判断局部拆卸内饰件。2)在淋雨过程中,借用检测仪器内窥镜观
察渗水点。3)确定渗水点流出位置后,拆卸排查相对应的相关零部件,观察安装孔位是否存在漏水的痕迹。
控制措施包括以下3点:1)安装前确认车身安装孔是否存在偏孔,或者“双眼皮”[5]。2)安装过程中,安装螺栓为自带螺纹螺纹密封胶,防止错用标准件。3)确认螺栓扭力根据工艺要求打紧,禁止螺栓拆装后重复利用。
维修包括以下2点:1)使用丁基胶将安装孔与支架固定贴合处周边放上闭环,作为密封圈,避免水流渗进。2)在孔周边涂上一层湿胶作为密封胶[6]。
2.5 空调排水口漏水问题排查、分析及控制措施
空调排水口滴水现象:在怠速过程中,空调会有冷却水排出,时间过长,副驾驶座椅位置就会产生积水,如图4所示为空调排水口渗水。
原因排查分析包括以下5点:1)用手触摸地毯与钣金贴合面,感受周围积水面积。2)掀开地毯,使漏水点与积水地方暴露在视线下。3)擦干周边水流痕迹,并再次对车辆进行淋雨检测,观察水流痕迹,缩短漏水范围。4)确定漏水点后拍照取证,观察安装接头是否松旷、偏斜与车身钣金面不贴合。5)最后检验零部件,拆开橡胶接头与胶管漏水处一段,并针对堵孔注水验证后发现单个零部件
- 51 -
工 业 技 术
漏水原因,为排水孔接头与橡胶连接处因橡胶疲软沙眼导致渗水。
改善措施包括以下3点:1)确认零部件连接处有无折痕及划伤。2)拆装空调排水管过程中禁止暴力拆卸或使用尖锐工具撬开。3)安装角度与空调排水方向尽量一致,避免因安装线束和地毯等物件压迫软管,使其强度减弱。
2.6 后背门框止口漏水问题排查、分析,控制措施
后背门框止口漏水问题现象,在很多车型上普遍出现的问题,漏水现象分为2种:1)直观水流沿密封条和后背门流出。2)采用设备仪器帮助观察漏水位置,且漏水点多样性。
原因排查分析包括以下4点:1)直观水流沿密封条和后背门流出,可以判断为后背门与车身存在间隙差大于标准值。2)密封条安装存在高低差,造成密封条与钣金未完全与之贴合,导致出现密封条压溃量不足。3)车身止口高于或低于车身安装密封条上限偏差,造成密封条下沉等参差不齐。4)车身止口出现双重钣金不齐,例如外侧钣金低于内侧钣金情况,导致密封条内部胶无法封堵而防水失效。
改善措施包括以下3点:1)用手触摸、挤压密封条是否存在变型,且用夹紧单张纸条向外慢慢拉拽的方法来检验密封条压溃量是否达到要求,如果出现轻松拉取出纸条则为压溃量不足,反之,在拉取过
程中出现阻力或者拉断情况则为合格。2)在安装密封条前期检测钣金止口阶差范围是否平顺有无锐边,避免密封条在安装过程中破损。3)出现钣金里外不齐的现象时,可以利用涂胶工艺将止口周边缝隙“平”,避免密封条第一层防水出现失效。
2.7 线束过孔漏水问题排查、分析,控制措施
线束过孔漏水现象在整车试制阶段时常会发生,因线束
走向及防护胶套过线未处理导致水流进车内,造成车辆淋雨失效现象,如图5所示的“滴水湾”现象。
线束过孔漏水问题原因分析:由于线束经过胶套,且胶套与钣金贴合处未发现渗水痕迹,因此判断水沿线束内测向下方线束流进舱体;观察线束另一端湿区“滴水弯”有无变化,同时检查“滴水弯”的同时可以确定线束过孔胶套部位无防水泥添加等情况(有些线束工艺中不需要添加防水泥)。
改善措施:调整“滴水弯”线束走向,将湿区中的线束
重新用胶带与胶套连接处包裹。
3 结论
该文主要阐述了在新车初期生产阶段产生的整车漏水
点,其中出现的几个漏水现象在市场中容易让客户发现,作为案例进行简单的分析,让设计人员及汽车生产方在一线员工制造产品过程中淋雨检验时,关注整车工艺构造缺陷问题并进行改善,从而让生产一线操作者重视漏水质量问题、防水控制质量改进以及产品质量,使质量检查员对问题进行合理地分析,不断完善和提升产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孔庆华, 柏丽敏.汽车淋雨试验装置的设计与计算[J].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5, 33(6):36-37.
[2]杨康和.整车下线淋雨工艺技术及应用[J].机械制造, 2015(6):67-70.
[3]刘春晖.电动汽车常见故障处理方法(一)——电气设备与空调故障处理[J].汽车维修与保养, 2019, 247(8):61-62.[4]张湘衡.汽车车身结构和维修技术解析(十一)[J]. 汽车维修与保养,2017(2):90-93.
[5]翁林建.基于VB 的车身自动装配CATIA 二次开发[J].机电技术,2018(6):96-98.
汽车涉水[6]匡世云.客车顶置附件安装工艺的改进[J].
客车技术与研究,2000(1):15-16.
图4 空调排水口渗水图
图5  “滴水湾”现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