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目标描述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反复读课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学习内容分析
提示:可从学习内容概述、知识点划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角度分析
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因势利导。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教师只给以适当点拨、引导。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提示:说明本课堂可以落实哪个或哪些学科核心素养
发散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资料,让学生宏观地看丝绸之路。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点
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生学情分析
课前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和开辟丝绸之路的资料。课件。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活动设计野兽汽车
信息技术运用说明
1. 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你们看——
    学生(齐说):丝绸 (板书“丝绸”)
    (播放课件,展示各种华美的丝绸面料,过渡到丝绸面料的衣服)
    2. 积累运用词语。
    看了这些礼物,你是什么感受?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
    预设学生会说出: 赞叹不已、赞不绝口、瞠目结舌、目瞪口呆……
  [设计目的:让学生用成语形容自己的感受,一来培养学生积累、运用成语的能力;二来帮助学生理解文中新词“赞不绝口”、“目瞪口呆”;三来可以由此引入课文。可谓一举三得]
    3. 引入课文。
    中国的丝绸不但在今天受到全世界的青睐,早在古代就赢得了众多的喝彩!历史上就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件事:……请同学们读文。
    4. 学生读课文第1、2自然段,了解丝绸在国外知名度很高。
让学生宏观地看丝绸之路。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
1. 课件出示地图,显示罗马和中国之间的距离有七千多公里。
    2. 学生介绍当时的交通条件:没有公路铁路,没有汽车飞机。罗马位于中国西边七千多公里的地方,中间还隔着沙漠、高山和荒原,沿途还有强盗和野兽。
    [设计目的:让学生结合地图和课文感受罗马和中国之间的距离远,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为学生产生疑问作铺垫,同时也为后面体会张骞出使西域的艰难作铺垫]
    3. 学生自发产生疑问。
    罗马和中国之间的距离远,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那么中国的丝绸究竟是怎么运到欧洲去的呢?
    [设计目的:虽然文中也有这个问题,但让学生直接看到问题,远不如让他们亲自发现问题感受深刻,这样解决问题的欲望也更加强烈,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分层作业题
开辟丝绸之路为什么会献出了毕生精力?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个人反思
丝绸之路是连接古代东方与西方文明的纽带和文化走廊,将四大文明古国串联起来,组成一个横亘亚非欧三大洲的历史文化大舞台;丝绸之路有恢弘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以及波澜壮阔的宗教民族融合,给后人留下了无数激动人心的历史画卷和不尽的历史之谜。
    丝绸之路在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