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考点练习及答案
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之神韵
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奉献一生的落叶,我最爱它令人神往的神韵。
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
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
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又有了新的期待。
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
1.把文中画“    ”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________,夏天的特点是_______,冬天的特点是_____,秋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______,______,______。
4.“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一句里的“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5.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段)话,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6.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仿照第②自然段的表达方式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
二、 课外阅读。
村庄唢呐咏叹调
在村里,奎三叔是很有威望的人,这种威望,很大程度上缘于他是村里最好的唢呐手——是“最好”,而不是“之一”,有多好?有人夸张地说,他的唢呐能使花溅泪、鸟惊心。鸟有没有惊心,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能让我惊心。奎三叔吹唢呐是祖传的,到他这一代是第七代。村里谁家有了红白事,就将奎三叔请去,他吹唢呐不收钱,主家只是管一顿酒,完事后奉上一条烟就行。
在红事上,奎三叔的一把唢呐吹得风生水起。婚娶的人家热热闹间,大红的对联贴起来,
人们进进出出,忙并喜悦着,村庄不大,都沾亲带故的,一家的喜事,是大家的喜事,都来帮忙,分工明确,迎客的、炒菜的、端菜的、搬桌椅的、打杂的……各担其青,井然有序。奎三叔别的不忙,只吹他的唢呐。很多孩子围着他,嬉闹着。他用唢呐模仿各种鸟叫,惟妙惟肖,像是一只只鸟藏在了他的唢呐里。新娘子接来后,他的唢呐吹得更响了。《百鸟朝凤》《抬花轿》……一曲接一曲。这唢呐声,像一尾快乐的鱼,游动在村里的大街小巷、村里村外的田野上空,山听了含情,水听了含笑,路上奔跑的狗听了,会停下来朝空中多汪汪几声,喜鹊听了,喳喳得更欢。
老人们听了,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山村从此多了一个媳妇,她在这里扎下根来,与与村里的一个小伙子一起,栽下一柱新的炊烟,将山村本来就悠长的日子,抻得更长。
在白事上,奎三叔的唢呐低沉,声声带泪。办丧事的人家,院外墙上贴着白纸,上面三个字“当大事”,是的,这是逝者最后的一件大事了。逝者家人着素服,鸣鸣咽咽,哭得无比伤心。村里人都来为逝者送行。从此,村庄再无此人,世间再无此人。他或她,将归于一生劳作的泥土,如田野上的一棵草,寂寂然活过,又寂寂然逝去,来和去都无声无息。奎三叔的唢呐呜咽,怆然,让悲者更悲,让病者更痛,即使是一个路人听了,也会心生酸涩。这是给逝者的最好的安魂曲。
在奎三叔的唢呐声里,来的来着,去的去着。在村庄生态的天平上,红事和白事,是两颗质量差不多的砝码。
如今,我早已离开了村庄,在城市里定居下来。奎三叔也老了,把唢呐传给了他的儿子,他的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唢呐吹得行云流水。
野兽汽车唢呐声声,那是吹给村庄的咏叹调。在这咏叹调里,村庄矗立成岁月原野上的一棵老树,一些树叶新生着,而同时一些树叶掉落着。村庄,就这样永远苍老且年轻着。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惟妙惟肖:__________________
行云流水:____________________
2.奎三叔的唢呐声音变化多样,红事时,喷呐声__________;白事时,喷呐声____________。
3.文章题目为“村庄唢呐咏叹调”中“咏”的是___________,“叹”的是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奎三叔在村里的威望很高,这全因为他是村里最好的唢呐手。
B.奎三叔喜爱吹喷呐,红白事时人们请他去,不收钱,表现了奎三叔善良淳朴的品质。
C.“从此,村庄再无此人,世间再无此人。”一种悲凉的情感透过字里行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D.在村子的红白事里,村民们共欢喜共悲伤,淳朴的民风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三、 阅读文章。
在十六七岁时学会握手
①出发前,我将班里56名十六七岁的学生分成了28组。我告诉他们,这次外出游玩,只能有28人参加,剩下的一半必须老老实实待在教室里自习。
②狭小的空间里顿时一片哗然。他们觉得我的安排严重不公,因为不论是谁,都不可能主动放弃这次机会,甘愿待在闷热的教室里。
③他们决定用沉默来抵抗我的不公,想用这种非暴力的手段迫使我就范。
④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台下开始窃窃私语。我严肃地说:“我绝不可能改变主意,你们是同学,不管我把你们56人分成了几组,带走了几个人,你们的情谊仍旧不会改变。你真就如此吝啬?连一次小小的机会都不肯让给你的同件?”
⑤这番话,再度使他们陷入沉默。在他们未出结果之前,我转身离开了教室。
⑥清早,旅行社的大巴开进了校园,班长将最后的名单递给了我,不多不少,整整28人。我惊奇地发现,这份名单的成员,竟是如此特别。他们的谦让,令我肃然起敬——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把机会让给了家庭拮据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把机会让给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强者让给了弱者,男生让给了女生。
⑦名单上有多处涂改的痕迹,不难看出,他们曾发生过激烈的争执。
⑧临行前,我要求外出游玩的学生主动握一握那些让出机会、甘愿留在教室里的同学。于是,感人的一幕出现了,56只十六七岁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他们相互寒暄,微笑叮咛,那么和谐,那么温暖,那么友爱
⑨旅行途中,我建议他们写一篇简单的游记,送给这28组里的另外一个人,让他们也充分感受到你的快乐以及这沿途的美景。
⑩回程后,不管多么顽劣、多么厌学的孩子,他们都极其认真地完成了这次作业。当他们把游记主动送给那位留在教室里的同学时,阳光忽然灿烂起来。我让他们再次握手 感谢那位心地善良的同学    让你有了一段开心的旅程 感谢那位胸怀宽广的同学 让你有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他们的右手又紧紧握在了一起 没有谁因错失了良机而沮丧,也没有谁后悔当初的抉择。
⑪其实,我想让他们见识的,并不是一次短途旅行中的见闻,而是让他们在如此不公的条件下学会把最宝贵的财富装进自己的人生行囊中。
1.给第⑩段画“﹏﹏﹏”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2.第②段中写到“狭小的空间里顿时一片哗然”,透过行为可见人物内心。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学生,听到“我”宣布这个消息你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人物说话时可不用“说”来表达,第④段画“    ”部分你想换成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声音的延长    B.特殊含义    C.解释说明
5.当“我”宣布只能有28人外出游玩后,同学们的表现有哪些变化?
(______)——沉默——(______)——(______)
6.第⑧段加点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写法,可以从中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两次写到“紧紧握在了一起”,第一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第二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
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文章内容来看,最后一段中“最宝贵的财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文中“我”的做法,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