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的哲学 王若水
——一次关于认识论的对话
(甲和乙讨论哲学,甲以桌子为例来谈唯心唯物的区别,于是引起了下面一场对话。)
甲:我的了解是这样:比如我们面前摆着这一张桌子,是先有这张桌子后有这张桌子的观念呢,还是先有这张桌子的观念后有这张桌子呢?回答说先有桌子是唯物论,回答说先有桌子的观念是唯心论。这个例子还可以类推,例如:先有石头,后有石头的观念;先有苹果,后有苹果的观念;先有房子,后有房子的观念,等等。由此可见,存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乙:慢着。你说先有石头,后有石头的观念,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石头是自然界的东西。可是说到桌子、房子一类东西,情形就不完全一样了。
甲:难道不是先有桌子,后有桌子的观念吗?
乙:先有桌子,后有桌子的观念,这对我们来说是对的。可是对做这张桌子的木匠来说,也是这样吗?
甲:有什么不一样呢?
乙:你可以想一想。木匠一定要事先把桌子的样子想好,比如是饭桌还是书桌,是方桌还是圆桌,大小如何,式样如何,等等,“心里有个谱”,才会动手做这张桌子。所以,对于做这张桌子的木匠来说,是先有这张桌子的观念,后有这张桌子。
甲:但是木匠脑子里的桌子的观念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由于他看到了别的桌子吗?
乙:当然。桌子的观念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木匠生下来时脑了里也没有带着桌子的观念,他是看到了已有的现实的桌子才获得桌子的观念的。
甲:这样说来,还是先有桌子后有桌子的观念了!
乙:不过,木匠看到的桌子,又是另一个木匠做出来的。这另一个木匠在做桌子之前,脑子里也先有一个桌子的观念……甲这就真象“鸡生蛋,蛋生鸡”,弄不清到底谁先谁后了!
乙:“打破砂锅问到底”,我问你:第一张桌子是怎么来的?
甲:自然界并没有桌子,第一张桌子总是人造出来的。
乙:造第一张桌子的人,是不是想到他要做什么呢?
甲:我想他总还是想到桌子的样子的。
乙:这就对了。那么,归根结底说来,还是先有桌子的观念,后有桌子了。
野兽汽车甲:这种说法好象有问题……这岂不是唯心论吗?
乙你对唯心唯物的区别还没有真正弄清楚哩,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实,为什么是唯心论呢?你看一看围绕着我们的世界,哪里看不到人类创造的业绩呢?桌子、椅子、房子,我们用的一切东西,我们穿的衣服、鞋子、袜子,还有道路、车辆、桥梁,这一切的一切,哪一件不是人类劳动的成果呢?自然界没有这些东西,这是人创造的。世界上本来没有汽车,没有飞机,没有宇宙飞船,这都是人发明的,是人设计创造出来的。没有人民大会堂的蓝图,怎么会有人民大会堂的建筑?没有共产主义的理想,哪里会有共产主义的现实?就是围绕我们的自然界,也早已不是原来那个草昧未开的自然,它已经被人们所改变,打上人们意志的印记了。刚才你说先有苹果,后有苹果的观念,这是对的;可是人们认识了苹果以后,也按照自己的需要来改造苹果。我们现在吃到的苹果,就已经不是那种
野生的苹果了,这是经过人们培养出来的新品种,它们比野生苹果更大更好吃了。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承认这些事物是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人的实践对这些事物所起的作用,要在这些事物当中看到人的劳动,人的智慧,人的力量。
甲:马克思主义讲过这个道理吗?
乙:不但讲过,而且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见物又见人”的哲学,对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给予充分估计的,这是它同旧唯物论不同的地方。照马克思主义的看法,人跟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自觉的能动性,能够有意识有计划地改造自然,使它适合自己的需要。马克思说过,人的劳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不同,就在于人做一件东西之前脑子里已经预先有那个东西的观念。
甲你说桌子的观念先于桌子的存在,那不是说意识先于存在吗,不就是唯心论吗?
乙:我说桌子的观念可以先于桌子的存在,可是我并没有说意识先于存在。
甲这有什么不同呢?
乙:让我解释一下:刚才我们只说到桌子的观念才有第一张桌子,可是我们还没有进一步问:最初的桌子的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如果说,桌子的观念是天上掉下来的,或者说是人脑子里天生就有的,那就是唯心论了。如果说这个桌子的观念还是客观存在来的,那就不是唯心论而是唯物论。
甲:可是意识是存在的反映,既然世界上还没有出现桌子,人脑子里怎么会有桌子的观念呢?
乙:大概你是把“反映”了解成简单的照相,所以才觉得这一点难于理解。但是马克思主义讲的“反映”,并不等于照相。人的脑子跟照相机是根本不同的。照相是机械的,静止的,一次完成的,人的认识却是曲折的,能动的,不断发展的。照相机只能摄下事物的表面现象,人的脑子却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觉到思想,把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反映出来。照相机只能跟在事物后面,被动地记录事物的现状,人脑子里的理论却可以走在实际前面,预见到事物的发展。计划、方案、理想这些东西,即使是正确的,也还有想象的成分,不是实际状况的照相。但是,它们也还是一种反映,它们反映了事物的客观规律性和发展可能性,它们是以实践所提供的知识为依据的。同时,人们在什么时候提出什么样的计划、理想、这也是依赖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的发展的。
甲:你是不是可以用桌子的例子具体解释一下?
乙:桌子的起源和发展的详细历史,是专家研究的事情,我只能简单讲讲吧。你知道,桌子、椅子这一类东西,不是向来就有的,它们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茹毛饮血”的时代,人们在篝火上烤熟猎来的野兽,那时根本用不着桌子,也不可能做出桌子,只是在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工具有了一定的进步,懂得了木材的性能和对木材的性能和对木材加工的方法,才有可能做出桌子,同时也只有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才逐渐产生用桌子的需要。桌子是适应生活的需要而出现的。在中国古代,人们都席地而坐,那时没有桌子,只有叫作“几”和“案”的东西,比现在的凳子还低。汉代输入了胡床,这是胡人坐的东西。有了胡床,席地而坐的习惯就逐渐改成垂足而坐的习惯了。但既然坐得高了,原先的几案就太矮,不方便,这样才产生用较高的桌子的需要。“桌”字原来写作“卓”,就是高的意思。“几”“案”就是桌子的前身,可以设想,最初造桌子的,是从“几”“案”形成桌子的观念的。当然,人们在制造“几”和“案”的生产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做家具的经验和知识,利用这些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才能比较容易地做出桌子来。至于“几”和“案”的观念,大概是从自然界的东西如石头、土墩等得到启发而形成的。因此,归根结底来说,观念还是来自客观。
甲:你这样一讲,我比较明白了。我想第一张桌子造出来以后,又在继续演变。我们现在有各式各样的桌子,有书桌,有饭桌,有方桌,有圆桌,有四条腿的,也有一条腿的,有带抽屉的,有不带抽屉的。在古代,式样大概很简单。这个演变过程,也离不开人的创造。如果人们永远只能依样画葫芦地形成桌子的观念,那么今天的桌子就会跟古代的一样了。
乙:一点也不错。做桌子是一种生产实践,人们在这种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同时,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的需要也发展了,越来越多样化了,于是,桌子也不断改进,桌子的式样也不断翻新。
甲:你是说,在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形成做桌子的计划,形成观念的桌子,根据观念的桌子做成实际的桌子,然后又产生新的桌子的观念,做出新的桌子……乙:是呀。物质的精神就是这样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的,不过基础还是物质。人们做一件事,脑子里总要先有计划、方案、理想、目的,这些东西都是观念的东西,不是物质的东西。但是一旦把计划等等实现出来,观念的东西就变成了物质的东西。
甲:观念是观念,物质是物质,观念怎么会变成物质呢?
乙:我们讲的观念可以变物质,并不是说观念自己摇身一变,凭空变出了物质,而是说人们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改造,把头脑里的计划和理想变成现实,这并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在《实践论》里提到“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就是这个意思。
甲:那么客观的东西能不能变成主观的东西,物质能不能变成观念呢?
乙这就更不成问题了。客观的桌子反映在我们头脑里,不就变成了桌子的观念吗?
甲:说感觉是由物质变来的好理解,说思想、计划、方案是由物质变来的就不大好理解。
乙:思想、计划、方案这一类东西跟感觉不同,它们不是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但是它们还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包括理论、政策、方针、计划等等。因为思想不是外界事物的直接反映,而是从感性认识上升的结果,又因为它反映的不是事物的外部现象,而是或多或少隐蔽着的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所以人们就容易忽视它的客观来源,把它当作似乎是主观自生的东西。这样一来,就产生一种危险,不是从实践出发,在大量客观材料的基础上形成自
己的目的、计划、方案、想法,而是从主观愿望出发,从“想当然”出发。怎样知道计划等等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呢?那就只有回到实践中去,用实践来检验,看能不能达到预想的目的。当然实践的检验也不一定是一次就够了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也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再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这样认识的过程就是实践——认识——实践,或者客观——主观——客观,或者存在——思想——存在,或者物质——精神——物质。由存在到思想是一个转化,一个飞跃,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阶段。由思想到存在又是一个转化,一个飞跃,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飞跃是第一个飞跃的目的,又是第一个飞跃的验证。
甲:现在我比较明白了。整个认识过程是由存在到思想,再由思想到存在。辩证唯物论并不否认有由思想到存在,由精神到物质的局部现象,不过它指出这个思想或精神归根结底还是来自客观的。桌子的观念可以先于桌子的存在,但是桌子的观念归根结底还是来自客观。
乙:很对。现在你可以明白,为什么在开头时我要跟你“抬杠”了。用朴素唯物论或者机械唯物论的观点,是不能真正划清唯心唯物的界限的。只有站在辩证唯物论的立场上才能同唯
心论彻底划清界限,而同时又充分了解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物质和精神之间,有一个第一性第二性的关系,又有一个互相统一互相转化的关系,辩证唯物论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认为思想和存在的关系是物质——精神——物质,也就是说,物质是最初的出发点,先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精神,然后精神在一定条件下又转化为物质。如果只抓住这个过程的上半段,只承认物质——精神,而否认它的下半段精神——物质,这就是机械唯物论。如果只抓住这个过程的下半段,把精神当作最初出发点,只承认精神——物质,而否认它的前提是物质——精神,或者把整个过程颠倒过来。变成精神——物质——精神,这就是唯心论。
(原载于1963年7月16日《人民日报》,并根据7月31日作者的“一点补正”作了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