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文章主要记叙了明末奇人徐霞客为了考察祖国山川地貌,不避艰险,徒步走遍了半个中国大陆,并将其游历、观察和研究记录下来,形成了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记》,歌颂了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赞扬了他为祖国旅行考察事业奉献一生的功绩。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述了全文,讲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他写成了一本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第三——五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写了徐霞客在考察途中所表现出的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
第六自然段总结了徐霞客一生游历的价值,高度评价了他是我国旅游写作的先驱,是求真求实、开创田野考察的科学家。
文章语言简洁、质朴,全文紧扣一个“奇”字,写出了徐霞客这位“奇人”卓尔不的一生。
之所以称徐霞客为“奇人”原因有四:
1、不求功名,立志考察探险。
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科举时代,“当时的读书人都忙着追求科举功名”,而书生徐霞客,却卓尔不、鄙弃权贵、摒绝仕途。“卓尔不”,指优秀卓越,超出常人。徐霞客超出常人之处首先在于,淡薄名利、不求功名。当他发现先人留下的“古今史籍、地志、山海图经”少且有差错时,便立志“走遍天下,亲自考察”。于是他毅然走出书斋,把一生献给了旅行考察事业。这在当时来说可谓奇举。
2、不畏艰险,毅力超凡。
徐霞客自22岁出游,至55岁病返故里,30多年间,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行程9万里,横
跨16个省份。当时没有火车、汽车、飞机,甚至“许多地方连道路都没有有”,多数行程徒步完成,加之“明朝末年治安不好”其中艰险可想而知。几十年间,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长期的旅途中他遭遇了重重困难:“攀险峰,涉危涧”,遇盗匪、断财物、失同伴,疲劳、病痛等等,然而这一切都从未曾使他动摇。30年里,他天天坚持日间跋涉,夜里笔耕,从不间断。多么坚韧而有毅力的人呀!也正是凭借这坚定的信念和超凡的毅力,他获得了先人不曾获得的考察资料,成就了被后人称为“千古奇书”的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记》。
3、求真求实,锲而不舍。
学情分析
徐霞客这一名字在孩子们心中并不是家喻户晓,所处年代距今天久远,课前应要求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简要了解时代背景,了解徐霞客生平,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本课可以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开始,通过反复阅读课文,在寻求答案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悟徐霞客的品质。在许多读书人中奉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年代,徐霞客特立独行,本着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实践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而证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求真求实,锲而不舍”
是徐霞客从事科学研究的品质。课文通过徐霞客克服种种困难,证明长江的源流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的事例,及第5自然段中列举的两个简短事例,对此品质做了具体说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阅读知道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徐霞客的一生为中国的旅行考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能力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及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快速默读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相关书籍。
课时划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亲爱的同学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出现过许多优秀人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谁能来谈谈你心中最崇拜的人是谁?为什么?
2、明末奇人徐霞客终其一生阅读大地,描述自然,是我国旅游写作的先驱,也是开创田野考察的科学家。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感悟理解能力,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导入了解学生的理解状况,让学生就课题质疑或初谈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质疑问难的能力。初涉课题学生也许会感困惑,不必强求学生完全理解,待深入理解课文后,再回归课题领悟它的含义。)
(二)初读感知
1、自由地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小组内互教互学。
2、徐霞客被称为“奇人”的原因是什么?(不求功名、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
3、课文列举了哪来具体事例来说明徐霞客为“奇人”的?
4、按内容不同给课文分段。
(三)再读感悟
1、指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讲的?
(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
2、什么是“奇人”?
3、为什么称徐霞客是一位奇人呢?
4、书上用了一个词概括了他的奇?你知道是哪一个词吗?(卓尔不)你很善于读书,能敏锐地捕捉到文章的重点词,那么你知道它的意思吗?理解了字面意思,下面我们就联系课文进一步来理解与体会。
(1)不求功名,立志考察探险
徐霞客超出常人之处首先在于哪?(板书:不求功名)。
他的淡薄名利、不求功名具体的事例表在哪?(第2自然段前半部分)
当他发现先人留下的“古今史籍、地志、山海图经”少且有差错时,便立志“走遍天下,亲自考察”。于是他毅然走出书斋,把一生献给了旅行考察事业。这在当时来说可谓“奇举”。
徐霞客卓尔不,立志亲自考察祖国山川地貌,并在此后的30年间历尽了怎样的艰辛才获得了第一手考察资料?(出示课件,生读)
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一段?(指导朗读)
(2)不畏艰险,毅力超凡(3、4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当时的交通条件是如何的呢?(徐霞客的时代,没有飞机,没有火车、没有汽车、……长途旅行是非常艰苦又非常危险的事。)
走了多少行程?徐霞客阅读大地行程九万里,他走遍三江五岳,(课件)这就是徐霞客用双脚一步一步走过的旅行路线,这就是徐霞客横跨的中国16个省份,在当时就是大半个中
国。九万里究竟有多远,你知道吗?九万里就是绕地球一圈还要长一万里的距离,徐霞客只身一人为了自己醉心的考察研究,用双脚一步一步走出了九万里!
徐霞客一走走了三十年,30年有多少个日日夜夜,你算出来了吗?(一万多个日子)请看屏幕,这只是徐霞客阅读大地30多年一万多个日子中一个夜晚的缩影,请大家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书上哪句话直接描写了画面的意思?
加之“明朝末年治安不好”其中艰险可想而知,谁能来读读?(第4自然段)(课件)
一路上,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辞而别,服侍他的仆人偷走了他仅有的行囊,面对土匪的掳掠他毫不畏惧,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也毫不动摇,他真是一个卓尔不的奇人啊。
几十年间,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长期的旅途中他遭遇了重重困难:“攀险峰,涉危涧”,遇盗匪、断财物、失同伴,疲劳、病痛等等,然而这一切都从未曾使他动摇。30年里,他天天坚持日间跋涉,夜里笔耕,从不间断。多么坚韧而有毅力的人呀!也正是凭借这坚定的信念和超凡的毅力,他获得了先人不曾获得的考察资料,成就了被后人称为“千古奇书”的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记》。
(3)练习朗读。
徐霞客人还“奇”在哪里?在刚才的学习中,大家到了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理解课文,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请同学们继续采用这种方法学习下面的课文。(这一环节采用先“扶”后“放”,由“引导”到“探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按照刚才的方法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出重点句子谈体会。
(2)小组讨论交流。(出示小提示)
(3)求真求实,锲而不舍。
在许多读书人奉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年代,徐霞客特立独行,实践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而证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谁能来读读?(第4、5段中的相关的句子)
徐霞客本着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证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课文通过徐霞客克服种种困难,证明长江的源流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的事例,及第5自然段中列举的两个简短事例,有力地证实了徐霞客“求真求实,锲而不舍”科学研究的品质。
6、他有这样的奇志,有这样的奇举,他把自己一生阅读大地的经历浓缩成了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课件)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十多年的千辛万苦,最终他完成了自己的愿望。齐读最后一段(课件),想一想他的“奇”还体现在哪里?
(4)、成就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7、这本书“奇”在哪里?(是一份很有价值的科学文献,也是我国山水文学的不朽杰作)
8、赏读《徐霞客游记》中游天台山日记的小片断:
“……又里许,为珠帘水,水倾下处甚平阔,其势散缓,滔滔汩汩。徐赤足跳草莽中,揉木缘崖,莲舟不能从。暝四下,始返。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下欲卧。” (课件)
9、小结:《徐霞客游记》除遗失部分外,留存至今的还有60多万字,是我国篇幅最为浩繁的游记之一,也是世界游记文字中的鸿篇巨制。其间蕴含着许多真知灼见,某些思想甚至超越了时代。(1)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博士曾这样评价:“《徐霞客游记》读来并不像17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20世纪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2)与徐霞客同时代的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钱谦益称他的游记为“古今游记之最,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课件)
(引导学生抓住“奇人”这个词反复读文,通过重点词语理解人物品质,在此基础之上再指导学生朗读,能体现朗读指导的循序渐进。)
(四)总结全文
1、延伸: 野兽汽车
(1)这只是徐霞客旅行生活的一个小片断啊!徐霞客日间攀险峰,涉危涧,晚上就是再疲劳,也一定录下当日见闻,即使荒野露宿,栖身洞穴,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想象一下,在徐霞客长途旅行的日日夜夜中,他还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可能会被险峰上滚落的石块砸伤,鲜血直流,可能不到野果子,可能遇到骄阳似火,可能大雨倾盆,可能偶遇风寒,可能险些成了野兽的美餐)让学生进一步由插图到抓住关键的语言文字进行想象,这样就比单纯的品位语言文字更直观形象,教师在整理总结学生的回答,点拨提升,引导他们体会到,不求功名,立志考察的徐霞客,的确是一位卓尔不的奇人。
(2)关于徐霞客“奇人”、“奇事”的故事很多,大家还知道哪些?(课件)
徐霞客最后一次出游是在1636年,那时他已五十一岁了。这次他主要游历了我国的西南地区,一直到达中缅交界的腾越(今云南腾冲),至1640年重新返回家乡。他回乡不久就病倒了。他在病中还翻看自己收集的岩石标本。临死前,他手里还紧紧的握着考察中带回的两块石头。
徐霞客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在科学事业上奋勇攀登的精神,是值得后人永远学习的。(课件)
徐霞客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在科学事业上奋勇攀登的精神,是值得后人永远学习的。(课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