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单亲家庭青少年成长困境
的个案研究
小鹏一、前言
随着发展、观念的转变以及风险因素增多,传统的家庭结构受到很大冲击,单亲家庭数量逐年增多。根据造成单亲家庭的不同原因,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离婚、未婚先育、丧偶、遭遗弃或离家出走、分居、配偶服刑或遭羁押。其中,离婚是导致单亲家庭产生的主要原因,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问题需要给予重视。
二、单亲家庭青少年问题表现
单亲会导致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的沟通模式改变、家庭负担增重等问题。家庭结构的突然裂变使得单亲家庭子女容易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知方面
单亲家庭孩子认为自己的家庭是不完整的,不少人有沉重的精神负担,过于敏感小心,对有对抗情绪,戒备心强,难以与人合作,即通常所说的认知失调。
(二)情感方面
一些单亲家庭的青少年由于家庭变故表现出沮丧、压抑、抑郁、冷漠、嫉妒、焦虑和浮躁等心理特点,甚至有一些人,在适婚年龄不敢恋爱、害怕结婚,经常性担心自己在意的人或事突然失去。
(三)性格方面
如果父母在离异后处理不当,孩子性格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善表达,一种是性格外向、放任自己、为人轻浮。这些都是人格发展不良的表现。
(四)行为方面
人的态度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单亲家庭青少年由于处于非正常家庭中,精神异常敏感,经常在人际问题上处理不当,极易出现偏激行为。
三、个案分析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之一,主要是帮助遭遇困难的个人或者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之间的适应状况,实现对人的尊重和肯定。单亲家庭中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运用个案工作,能够聚焦问题的特殊性,较好的解决案主的问题。
(一)个案陈述
小鹏,男,14岁,现读初三。父母在其12岁时因感情破裂离婚,离婚后小鹏成绩开始一落千丈,话也越来越少。小鹏和母亲一起生活,每个月父亲会给一定的生活费,但极少见面。母亲工作繁忙,平时小鹏由外公外婆照看,母子之间交流较少。小鹏是外公外婆的唯一的外孙,母亲对小鹏心中有愧,所以家人对小鹏的各项要求基本上百依百顺。小鹏自父母离婚后,成绩明显下降,这让极其重视小鹏成绩的家人非常着急。母亲给小鹏请了家教,希望其能考上重点高中,但是小鹏成绩却没有起。小鹏不善交际,性格孤僻,沉迷于看小说。母亲或外公外婆多说他几句,便会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不吃不喝,也不交流。母亲离婚后情绪也不高,整天埋头工作,希望借此忘却婚姻失败的痛苦。
(二)个案评估
1.学业困境:小鹏一时间无法接受父母的突然离异,成绩迅速下滑,这是小鹏最直接的变化。
2.人际关系困境:成绩下降,父母离异,小鹏变得不愿意与人交流,平时靠看小说打发时间。
3.家庭生活困境:虽然外公外婆对小鹏疼爱有加,但是缺乏精神和心理的支持和帮助。父亲不在身边,母亲对小
鹏的成绩要求极为苛刻,小鹏也不愿跟母亲分享心事。
4.心理困境:对小鹏进行艾森克情绪稳定性测验,发现小鹏在自卑感、抑郁感、负罪感等三个分量上得分均在平均竖线以左,表明小鹏情绪存在着不稳定性。汉密顿抑郁量表结果显示小鹏轻度抑郁。
5.重要社会关系异常:小鹏的母亲迟迟没有走出婚姻的失败,家庭气氛低落。
(三)个案介入
第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恢复。通过同感、真诚、接纳、积极关注等技巧,与小鹏建立相互信赖的专业关系,引导案主说出自己的心事,愿意协助工作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变现状。
罗杰斯指出,当一个人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出现不一致或者出现异化时,防御机制就会启动,如果防御机制失效,案主不得不面对现实,自我结构就会受到威胁,从而导致心理失调。
通过了解,工作者发现,小鹏之所以在父母离异后出现这么大的变化,是因为同班同学中,有一个小朋友是自己的邻居,他在第一时间知道了自己父母离异的事情后在班里
大肆宣扬,小鹏觉得大家都用异样的眼神看自己。别人的父母都是轮流来开家长会,自己总是外公外婆开家长会,变得很自卑,慢慢地讨厌上学,也无心学习。工作者协助案主意识到父母离婚已经既成事实,要面对它。
第二阶段的主要是引导案主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埃里克森认为,人的情绪结果不是由引发事件本身所决定,而是因为非理性的信念。如能去除非理性信念,情绪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工作者引导小鹏母子分别写下对于单亲的看法,发现:母亲认为,离婚对女人来说是一件太悲惨的事情;离婚就比别人矮一头,无法在别人面前抬起头来;单亲家庭的孩子生活太不完满了,孩子长大后肯定会被人看不起,所以要让孩子好好学习,出人头地。小鹏认为,爸爸妈妈都不爱自己,对自己漠不关心;同学们都知道自己是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暗地里嘲笑自己;跟同学们交流,他们会觉得自己很可怜,只有沉浸在小说的故事里才能忘了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工作者可以引导案主觉察这些非理性信念。
第三阶段主要是改变。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外部,主张通过指导案主调整或矫治不良的行为方式,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