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精选
案例1:和邦公司废气泄漏事件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2008年3月13日起,和邦公司由于生产装置尚处调试状况,出现废气间断性无组织泄漏,产生异味气体。2008年3月中旬至6月初,北海社区村民和小沙镇毛峙村的村民以和邦化学有限公司试产生期间污染村庄环境、气味过浓、噪音过重,影响村民身体健康等为由,多次聚集在公司必经路口设堵,阻拦公司车辆通行;聚集到马岙镇政府,影响正常办公秩序。经多方协调处理,事件渐趋平息,但公司周边村民不稳定的零星反映及情绪波动仍时有发生。上述原因的存在,本市范围内对和邦问题议论纷纷,使当地众对立情绪加重,而且相当程度上在全市造成负面影响。2010年,附近村民仍多次到公司门口前道路阻拦公司车辆通行和工人上班,部分众到市政府门口聚集,进行体性上访。
二、事件中众的主要诉求
1、众认为公司如长期生产下去将严重污染环境,附近区域将不宜居住,要求关闭企业。
2、如果企业不关闭,要求搬迁附近区域全体村民的房子。
3、众认为公司产生的异味气体直接影响村民的身体健康,要求出具科学的医学鉴定结果,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
4、众认为和邦项目立项、环保审批等相关内容应对外公开。
问题: 1、针对因废气泄漏而引起的众上访,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
2、本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案例2:船舶工程公司火灾事故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基本情况
1、事故发生经过
2010年5月15日9时30分左右,某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在建7000DWT二类化学品船中部压载舱内发生火灾,造成正在舱内进行作业的王某某父子死亡。在建的7000DWT二类化学品船
由某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于2009年4月21日开始建造,该船长103.9米,宽16米,型深8.8米,设计吨位7000吨。2010年5月15日上午7时左右,在该船施工的某船舶工程服务队装配班组长沈某某,安排王某某父子去该船压载舱,对该舱壁进行气割作业。7时多,该船安全主管田某某来到该舱室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父子俩正在说话,并在做气割作业前的准备,就提醒他俩注意安全,然后就离开了。8时左右,沈某某下到该舱室检查时发现王某某正在进行气割,其儿子在旁边看着。此时现场只有两根气管。9时30分左右,沈某某从别处检查返回,看见进入该舱的直梯口冒着浓烟。
2、事故救援情况
事故发生后,某船舶工程服务队负责人严某某和某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安保部有关人员先后赶到事发现场,立即组织人员施救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在工友们的全力救助下,王某某父子被先后从事发舱室内救出。王某某父子俩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发生原因
1、直接原因
王某某父子错把氧气当空气,接入压载舱内通风,使舱内形成富氧,遇到火源,引燃身上衣物,造成烧伤致死。
2、间接原因
(1)某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工业气体管道气包接口存在安全隐患。氧气和空气气包接口口径相同,所使用的气管插头可以插在任一气包接口上,造成误插,从而造成舱内富氧,遇火源引燃可燃物,形成火灾。
(2)安全教育落实不到位,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舱内明火作业未进行动火作业审批,未在明火作业区域设置警告标志,动火作业未执行双人监护制,未进行有效的通风换气。
(3)某船舶工程服务队安排不具备气割特种作业资格的人员进行特种作业,安排不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人从事安全生产管理。
问题:1、该火灾事故的责任该如何认定?
2、该案例对我们的生产安全有何启示?
案例3:食盐抢购风波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基本情况
2011年3月16日下午起,随着杭州、宁波等各大城市出现食盐抢购潮后,我市各县区不同程度出现抢购加碘食盐情况,市场态势是:我市所有“台客隆”、“天天惠”超市的食盐被抢购一空;部分超市、副食品店食用盐出现脱销,几十家小店的食盐也供不应求;盐业公司各批发部门前排起了长队,大批量购买,众情绪激动,出现哄抢现象;部分小店趁机抬价,价格离谱;从杭州、宁波、绍兴等赶来的外地人,也加入抢购队伍;抢购商品从碘盐扩大到抢购酱油等其他主副食品,抢购现象蔓延至我省海盐主产区及边远小岛,且呈迅速扩大趋势,已造成民众恐慌和商品市场混乱。
二、案例产生的背景
经了解,众之所以急切大量购买食盐,形成抢购风潮,一是因网传日本核辐射导致海水污染,较长时期内产出食盐将不能使用,买来存起来备用。二是民间盛传加碘盐可以预防核污染带来的放射性物质影响,造成部分民众盲目抢购囤积碘盐。三是受杭州、宁波、绍
兴等地抢购潮的波及,促使我市抢购潮的形成。四是在杭州、宁波等地碘盐供应紧张,已购买不到食盐的情况下,当地众一方面要求在舟的亲戚朋友大量购买囤积,另一方面直接赶赴舟山,大量购盐,造成我市食盐市场混乱,对当前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五是被不法分子借机利用,操纵市场,谋取个人利益。六是众缺乏常识,人云我云,人抢我抢,跟风心里作用。我市地处海岛,又是我省海盐主产区,加上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态发展的不明朗,众又缺乏科普知识,喜欢跟风,担心核电站的污水会流入大海,影响我国沿海的海水,选择不科学的方法加以防范。
问题:1、针对食盐抢购风波,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2、本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案例4:宝马车撞飞设卡辅警事件的案例分析
宝马x3俱乐部一、案例基本情况
2010年6月12日晚10时43分,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的在惠民桥卡点进行出租车出城登记。辅警小袁站在离卡点几米远的路边,示意一辆出租车靠路边登记。当他正准备上前查询时,
那辆出租车后面的一辆黑宝马X3车,突然偏离车道,从出租车和路边灯杆间高速直冲过来,一下子把小袁撞飞到约五米远的地上。撞倒小袁后,宝马车并没停车,而是加速往左从两辆停着的出租车中间,驶入车道逃逸。事故发生后,正在值勤的其他民警迅速呼叫指挥中心迅速查扣该车。同时,联系“120”派救护车赶来救援。经诊断,辅警小袁头部前额被撞开一个口子,缝了几针,腿部有骨折,身体没其他大的伤势。当晚11时许,接到指挥中心指令的东港派出所民警在东港街道将31岁的肇事女司机孙某抓获,并移交新城交警大队处理。新城交警大队当场对孙某做了呼吸酒精测试,又对其血液进行酒精测试,测试结果均为醉酒驾驶。6月14日,新城交警大队依法对孙某作出行政拘留20天,暂扣驾驶证6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的处罚。当天孙某被送进拘留所执行拘留。
二、事件导致的舆情危机
这起案例,成为2010年公安面临的最大的舆情危机,引发的舆情可谓一波三折。
(一)第一波舆情。发生的当晚,几乎在同一时间,本地最热门的论坛就出现了《宝马女冲卡撞飞交警》的帖子,由于宝马车、女性、冲卡、撞飞交警、逃逸等热点并存,此贴迅速升温,网民要求严惩肇事司机。
(二)第二波舆情。正当该事件朝着平稳方向运行时,一个公安机关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日报》记者采访过程中不仔细,且法律知识存在欠缺,竟然在6月14日上午见报的的稿件中误将肇事司机“行政拘留”写成“正在办理刑事拘留”。而当天下午见报的《。。晚报》则写成“行政拘留20天”。顿时网上舆论一片哗然,不明真相的众激愤难平,普遍质疑““宝马女”是何方人物,竟有将刑拘变成治拘的能力?是不是背后有人在运作?”很多网友指责“警方执法不公,在权贵面前对自己同事尚且不能依法讨回公道,还能指望替普通老百姓主持公道吗?”……一时间本地最热门的论坛相继出现主贴40余个,回复多达2800余条,爱卡等全国知名论坛也出现此类转帖,甚至引发省内外媒体关注,打电话到市公安局宣传部门要求采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