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微电影的“微”特征
金聪;金晓非
【摘 要】Micro film is not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Place-ment, networking and new media are its core elements. Due to the uniqu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it has "micro" fea-ture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movie theaters or broadcast on television. Micro-film reflects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cycle, low-cost, short and simple stories, strong au-diovisual effect and "new" topic, which connect and com-plete each other.%微电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广告植入、网络和新媒体传播是其核心的两大构成要素,由于独特的传播特性,使它具有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院线电影或电视播出的电视节目的“微”特征。微电影从“微”入手,体现了短周期、低成本、微时长、“简”故事、“强”视听和“新”话题这六大特征,这些特征之间彼此关联,相辅相成。
【期刊名称】《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3
【总页数】3页(P10-12)
【关键词】微电影;植入广告;网络传播;新媒体
【作 者】金聪;金晓非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艺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河北大学 艺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J90
凯迪拉克的故事当今社会处于一个资讯发展迅猛的时代,这是一个自媒体时代。文化的快餐化以及信息的碎片化、分众化、即时化,标志着我们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微时代”。微博、、微剧、微视频、微小说等名目繁多的微传播媒介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微电影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所谓微电影,是指低成本制作,小荧屏放映,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或观赏性,以广告植入为核心,并通过网络传输或新媒体播放,展现给观众的微型短片。微电影的核
心要素集中在两点:广告植入,网络或新媒体传播。这两点都是和微电影具有的“微”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硬”广告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尤其是2011年广电总局颁布了“限娱令”与“限广令”之后,进一步压缩了电视植入式广告的空间。微电影恰好填补了这个虚位的广告空间。微电影就是以产品为剧情设计与表现中心的,其主要目的就是做广告。微电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传统意义上电影是“集体合作”的艺术,而微电影颠覆了传统电影的这个特点,更具有个人化的特征。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使得微电影的观看环境不仅和电影不一样,甚至和电视也不一样,它的放映环境和传播方式是开放的、随意的、片段的和多元的。具体地说,包括多样化的观看环境、袖珍化的荧屏空间载体、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方式和互动式的制作形式。这些特点决定了微电影具有迥异于传统电影的一些“微”特征。
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商业电影从拍摄制作到发行放映,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微电影的拍摄与播出需要的时间则极短,有的甚至能够在一天之内完成。在传统的观念中,神秘的电影艺术往往高不可攀。这主要是由于电影制作所需巨大的资金和专业技术的限制给普通观众造成的一种误识。其实,电影从诞生之初就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甚至一开始并不是
艺术,仅仅是一种视觉玩具或通俗娱乐方式。这从其放映场所(简陋的咖啡馆、马戏场或镍币影院)及从业人员的构成(大量的商业投机者)上就可以体现出来。
与其他传统艺术不同,电影艺术的照相本性决定了它作为大众通俗艺术的特点。电影是所有艺术中门槛最低的艺术,微电影正是还原了电影作为“草根艺术”的本。传统电影的拍摄投资巨大,一部低成本电影拍摄经费也需要六七百万元人民币。而微电影的预算很小,有的甚至是零经费。如2005年曾风靡网络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不需要拍摄,无需拍摄经费,制作者仅仅为了抒发对电影《无极》的不满,以调侃的方式完成了一个私人订制的电影游戏。
当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影像时代,影像纪录便捷,成本低廉。人们只要有一个好的故事,或者创意,不需要高端设备,借助一部单反相机,甚至手机都可以进行拍摄。如韩国电影短片《波澜万丈》便是著名导演朴赞郁用苹果手机拍摄的,这部电影还参加了戛纳电影节的展映单元并大获好评。可以说,微电影的出现,使得“过去曲高和寡的单向度的艺术殿堂回归到了真正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人人皆可以参与的‘草根秀’时代”[1]。这给热爱电影、有拍电影欲望的普通人创造了一个得以施展电影抱负的平台,彻底地拆除了技术和经济的门槛,标志着电影大众化时代的真正到来。
“短”时长则是微电影的另一“微”特征。当代社会,人们需要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接受新鲜有趣的故事,但又没有大块的时间去看电影。微电影正好满足了大众的这种需求,既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又可以观看到精彩的故事。常见的微电影长度一般在30分钟以内,有的片长仅仅一分钟甚至更短。因此,时长短既是微电影的特点也是其优势。微电影的短时长,一方面,是相对于传统电影商业放映需要的标准长度而言的;另一方面,也是由微电影网络传播或新媒体传播的特点而决定的。由于微电影观看方式的随意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观看,如吃饭时间,等公车时间,乘地铁、睡觉前的闲暇时间等,都可以用来观看微电影。这种短暂的、不固定的时长特点,决定了微电影一次传播或多次传播的收看方式,也决定了微电影在叙事上具有片段化和松散性的特点,以此保证观众在较为集中的短时长中能够一次接收故事信息,或者在相对长的时段里分几次接收故事信息,却不影响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简”故事是微电影重要的叙事特征。微电影的叙事容量相对于传统商业电影要小很多,这就决定了它在叙事上具有简约的特点。微电影的叙事往往故事线索单一,场景集中,人物关系简约,人物形象鲜明。因此要求其必须在叙事上采用片段化、密集化、浓缩化的策略。
因为篇幅短小,不能讲述太复杂的故事,所以微电影经常采用“瞬间故事”的叙事策略。所谓“瞬间故事”,是借鉴了图片新闻摄影的概念。往往选择最能够代表事件本质特征或情绪最为饱满的高潮点,作为记录的瞬间。微电影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叙事时间,经常会省略故事背景及前史,尽快进入高潮。比如,为凯迪拉克做广告的微电影《一触即发》(2010),主要情节是讲述吴彦祖如何逃离大厦,没有太多的故事线索,剧情尽量压缩。影片只是简单地交代了一下故事起因,甚至没有交代背景,便直接进入高潮。虽然影片故事完整,有开头,有高潮,有出人意料的结尾,但开头与结尾都简化了,主要强化高潮部分,给观众造成瞬间的视觉快感,使他们在观看过程中始终处于紧张刺激的情绪状态,因而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画外音(旁白)是微电影制作中另一个经常使用的叙事手段。由于声音的叙述比影像叙述更精简,尤其是对故事背景的概述,更是旁白的优势,因此,许多剧情较为复杂的微电影都常用画外音(旁白)来贯穿全片。片长42分钟的《老男孩》(2010)属于微电影中比较长的,这部影片在叙事上过去与现在穿插进行,回忆既交代故事背景,又交代故事起因,叙事结构较为复杂。影片的故事铺垫很长,高潮一直到最后才开始,全片起承转合清晰完整,用很短的时间完成这样一个较为复杂的叙事任务,贯穿全片的旁白起到了呼应勾连、
画龙点睛的关键作用。
“强”视听是微电影最为直观的形式特征,即对影片视听效应的强化。微电影的观看,一般是借助于小屏幕、袖珍化的荧屏空间载体,而且观看时间较为短暂,这就要求微电影比传统电影更为注重视觉表现。由于播放的屏幕画面小,决定了微电影的景别以近景特写为主,而不适宜于更为广阔的景别。在剪辑上则以较快的节奏来强化对观众的感官刺激。比如,《一触即发》便是一部有好莱坞大片视听效果的微电影,影片中的镜头都很短,急促紧张的节奏使观众大呼过瘾。在吴彦祖升车逃离时,导演用一组语音导航、时速表等特写镜头,来强化凯迪拉克汽车性能的完美。再如,《看球记》片长仅有5分钟,导演姜文主要是通过台词的速度来加快影片的节奏。简短有力的对白,快速的剪接,不间断的运动,小景别的近景与特写交织,使观众应接不暇。影片直到最后,父子俩被抛到天空,用叠化处理父子两人手舞足蹈的抒情场景,节奏舒缓下来,才出现了全片不多的几个全景。
“新”话题也是微电影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新”,是指微电影在选材和故事编织上要具有当代社会的鲜明特,具有较强的新闻时效性。虽然微电影在选材上是多样化的,但由于微电影的主要观众是占据时尚前沿的青年人,这就决定了它与时尚文化和社会大众话题具有
天然的密切关系。因此,微电影必须考虑这一观众体的审美心理及其特殊的观赏需求。在微电影题材的选择上,要考虑真实感和现实意义,要接地气,尤其是对于那些现实生活中的热门话题和新鲜事物,要利用微电影短平快的特点,及时地在微电影中有所反映;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上,能够引领时代的潮流,即使是对于具体商业产品的宣传推广,也要通过符合当代大众心理的剧情故事,直接冲击观众心理,进而从时尚潮流和消费理念上,起到一种与时俱进的先锋作用。有研究者认为,微电影的创意要素包含“品牌理念生活化”、“品牌呈现故事化”、“产品使用情景化”三个方面[2]。比如,植入奥迪Q3广告的微电影《双城记》,影片所表现的理念是,人们在生活中有许多的无奈,很难放开心情去寻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失去了自由。微电影《双城记》就是抓住了观众的这种心理,打出“潮流重塑”的口号,让观众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推销出自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