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OT勿(总第期)
如凶丄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临汾,041004)
【作者简介】卫凌,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音乐文化、中国音乐史论。
国产宝马x1价格【摘要】晋南稷山北辛祭祀神兽以其古朴的装扮、雄劲的表演,展现了浓厚的原始文明,被称为我国农耕文明的“活化石”。它是河套黄河文化背景下的祭祀遗存,在农耕文化、黄河文化、汾河文化构成特定的乡土文化圈内世代流传。其作为宗教信仰文化传承至今,保留了浓厚的原始性与顽强的信仰力量。后稷祭祀的重要表演活动直观地反映出远古时期乐舞的巫术性质。当地民众通过祭祀神兽表演,表达了对后稷的敬仰和崇敬之情,客观反映出当地民众丰富的精神世界、意愿祈盼和民俗文化。带有图腾彩的神兽乐舞能够让民众除烦解忧,愉悦身心,充分展示出这一古老祭仪活动的文化魅力。
【关键词】后稷祭祀;祭祀神兽;乐舞文化
【中图分类号】K87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42(2021)
喜悦10002-0004-06
稷山北辛祭祀神兽民俗是晋南古代祭祀后稷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留存至今唯一带有远古祭祀特征的表演活动。当地百姓千百年来一直用神兽表演的形式祭祀后稷,纪念后稷的丰功伟绩和恩德,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人丁兴旺。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祭祀神兽民俗活动逐渐成型,具有程式化的表演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反映出我国农耕文化时期人类的精神寄托。据考证,早在唐代,当地祭祀观音寺时就已有祭祀神兽的表演出现。
一、祭祀神兽乐舞遗存
祭祀神兽是黄河文明背景下的祭祀遗存,具有远古时期部落祭祀文化的特,在农耕文化、黄河文化、汾河文化基础上构成特定的乡土文化圈内世代流传,是文化认同与多元文化因素深度融合的产物。其作为宗教信仰文化传承至今,保留了浓厚的原始性与顽强的信仰力量。
经过田野考察与走访,目前祭祀神兽乐舞遗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脸谱与手绘
(1)脸谱
勾画脸谱是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项,也最能体现出祭祀中的精神力量,在当地其他祭祀活动中没有见到过。脸谱主要以红、白、黑三为多,也有少数会夹杂黄、绿。从脸谱可以看出祭祀时的身份等级,脸谱的彩成为区别身份的符号。而且,“早商时期,晋南作为商王朝重要的战略基地,作为中原王畿地区在西北方向的重要屏障,担负着在'夏墟'地区镇压夏遗民和阻止北方族南下重任”⑴。商朝是巫文化盛行的时期,晋南作为商王朝的重要之地,是否可以推测祭祀神兽脸谱延续了巫文化的彩?
第四代祭祀神兽传承人崔建民说:“听老年人说过去祭祀用的化妆非常简单,就是用农村锅底下面的黑烟灰、黄土
004
学术经纬
(Vol.161)2021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OF ARTS~
泥巴、白面粉、树叶汁作为原料,脸谱上、下有天地之分。现在表演时以原始装饰颜为主,多采用红、白、黑三,用油彩涂抹。有四个专门画脸谱的师傅为表演者画脸谱,不同的脸谱象征着身份等级的不同。”
以六种脸谱装饰为例,图1(左)脸谱是参加重大祭祀场合时级别最高的头人脸谱,代表“通灵”的人。红直接从额头纵画到鼻梁,代表“天”;眉毛上方的黑像山一样,代表万物;两条白横线横穿整个脸部到达耳部两侧,代表身份地位;下颌白代表本族长者,掌管和安排一切与祭祀相关的事宜。图1(右)脸谱是“头人”的另外一种,其身份相比图1脸谱的级别稍低。这个“头人”是整个祭祀队伍的领头人,全面负责祭祀活动的仪式和程序,相当于管家的角,所有参加祭祀活动的人员必须完全服从头人的指挥和指令。脸谱的彩虽有红、白、黑三,但是以黑最多。黑火焰眉代表祭祀龙王,保佑风调雨顺;红从额头到鼻根,代表祭天(乾);白代表生命(万物);鼻子下方黑纹饰,代表地(坤),寓意为“家”;下巴两点黑代表“人”,象征善良的人们祈求幸福安康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2(左)脸谱在祭祀中被称为“护法”。职责一是“打场”,负责行进时道路畅通、路面平整,且没有小石块之类的异物;职责二是确保每个神兽的安全。脸谱中红代表天,是至高无上的神圣;黑代表万物众生,象征着人类在天地混沌、初分之时拨云见山,美好生活从此开始。图2(右)脸谱也被称为“护法”。红寓意为衔起于尧舜时期(仰韶文化),代表祭天(乾);白寓意为生命(万物);
黑寓意为地(坤),表达出对天地合一、万物有灵、生命延续的美好祈愿。
图3(左)脸谱在祭祀活动中被称为“乐人”负责整个祭祀活动中的乐舞部分,作用是根据祭祀仪式的要求或不同场面给出不同的伴奏节拍,带领祭祀人员表演,其目的是满足民众的心理需求,丰富了民众的精神世界。图3(右)为手绘图案,左手手背上的三线代表龙王、后稷、姜嫄,地上万物经日月星辰的照耀,借天地之灵气统领本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大拇指上的一线一点是借本族头人传达天意,左手放于胸前,表达出内心无比的虔诚。右手手背上的三道代表大地万物借龙王、后稷、姜嫄的灵气通达上天。大拇指上的一点一线与左手寓意相同。在表演中,左手放置胸前,右手高高举起,连接天地“神灵”,既要传达上天的指示,又要满足民众的诉求。
005
Academic Forum
(曲man
国产宝马5系町2丄吉林艺术学疫学报
2.服饰装扮
参加表演的演员必须是年轻力壮、身手灵活的男性。他们披头散发,头系草绳,画脸谱,身披芦苇衣、穿兽皮,手 持拳板,浑身用红陶土涂抹成红,脚踩脚跟子(当地俗称,学名称“木屐",是祭祀神兽服饰中非常重要的物件),表演者胸前悬挂谷物,象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见 图4)。
3.兽头与兽身
崔建民又说:“听老辈说,兽头是祖上传下来的实物,
从清代到现在大概有几百年了。'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老 辈把兽头藏了起来,没被破坏掉。历史上传下来12个兽头、
7个兽身。但留存到现在有名称的神兽仅为夔牛、瑞虎、仙鹿、独角兽四个。”笔者查阅了一些关于上古神兽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证明这四种神曽在上古时期确实存在,为祭祀神兽活动的渊源提供了参考。
兽身与兽头是配合使用的,兽身的制作需要选用轻盈、
价格实惠的材料。兽身内架用竹板和竹竿构造成型后,用麻布包裹几层,外皮用五纸裱糊。兽身一般为一次性,为了做成像兽类的皮毛颜,布料需要经过手工染完成。同时将纸张剪成毛茸茸的样子,粘贴在兽身上,形成了完整的神兽造型。每次祭祀活动完成后,曽身就变脏、破损,不易保存。
因此,在进行下一祭祀活动时,就需要重新制作。
4.表演状态
祭祀神曽表演时,先是锣鼓响器开道。锣鼓队员均为男性,三列共十二人。全部头扎白毛巾,上身穿对襪黑上衣,腰系红绸子,下穿黑紧口裤子,颇具晋南服饰特,
显得干练精神。锣鼓队伍之后为祭祀队伍,由首人(领头人一人)、旗手(一人)、持棍手(四人或八人)、拳板手(四人或八人,每人双手拿拳板敲击发出有节拍的声音)和踩着髙跷的神兽(独角曽、夔牛、仙鹿、瑞虎)等组成,但 是每次祭祀用兽数量不定,人员会发生变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高跷神兽顶戴大红花,身长3.88米,约高2.08米,体宽直径0.88米,重约66斤,高跷距离地面30厘米左右。骑兽人画脸谱,腰缚兽皮,脚踩高跷将神兽架起,一前一后两个,从外观看似真人骑兽。前面的骑兽人手持寓意不同的物件,威风凛凛、气势逼人,后面的骑兽人与前面的人配合,两人必须步调一致才能向前行进。每一组神兽旁边有持棍手四人,拳板手四人,他们也画有不同脸谱,身穿与骑兽人类似的服饰。持棍手、拳板手都要配合骑兽人的步伐来图1祭祀神兽第四代传承人建建民刘彥俊供图图2脸谱装饰庞媛元卫凌画图
图3脸谱装饰刘彥俊供图
006
(Vol.161)2021 JOURNALOF JILIN UNIVERSITYOF ARTS
图4脚腰子刘彦俊供图
图5祭祀神兽表演队列刘彦俊供图
图6祭祀神兽传囊裁严板制作工艺进行走位,场面极其热烈,震撼人心。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对后稷的崇拜具有祖先崇拜与圣贤崇拜相结合的特点,祭祀神兽表演作为祭祀后稷的方式,
涵盖了神格、功能、仪式等方面,这些都体现在神兽的形塑上。同时,祭祀神兽作为一种驱邪祈福的仪式活动流传至今,通过脸谱、手绘、装扮、服饰、表演等,表现出民众信仰心理的象征和精神寄托。先民通过模仿上古神兽表演,使模仿巫术与交感巫术相融合。通过神兽表演获得后稷赐予的力量,达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盼。
二、乐舞文化内涵
不同的祭祀活动体现了原始社会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也反映出先民在自然世界生活中,祈盼人类生存与自然世界和谐共处的心理活动,达成期盼与愿景,以期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从现存上古时期的壁画、岩画、遗存、文献中都可以看到先民们早期生活的记载,我们仿佛听到振奋的鼓声,听到有力的足踏节拍,与之相呼应的呐喊吼叫……先民最初的音乐体验,可能就是从这种原始生命的状态中迸发出来。但在原始社会,先民认知能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又受到生活环境的制约,尤其是在驱除灾疫的观念影响下,
使得音乐活动不是一种自发创造而是出于宗教信仰的目的,
这样一来,远古乐舞就成为在早期社会中体现宗教信仰的工具和先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祈求,北辛祭祀神曽活动也遵循了这一特征。
仁图腾扮饰
在中华文化所保留的一些神话传说和古籍裁述中,也透示出原始祈神扮饰的影子。如《尚书・舜典》记载:“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就是反映图腾崇拜的中原拟兽表演活动。从中我们可以理解其为舜时的拟兽图腾表演,是原始社会先民在猎前或猎后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即先民扮成兽形舞姿,用石头敲击节奏,以祈福或酬神,在舞蹈的时候还伴有欢呼和歌唱。《吕氏春秋•古乐》说:“葛天氏之乐,三 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表现出先民以扮饰进行歌舞表演的形式,所唱内容是祈求凤调雨顺、作物丰登之词,以歌舞祀神,娱乐自己。
“在今天出土的上古岩画、陶器、铜器上还可以看到鸟兽扮饰,伴随着有节奏的人体动作形象,也应该是这类的表演状况。……沧源岩画中有一幅曽形扮饰仪式图,其中有两
007
Academic
Forum
本田crz0^012M(M161期)
电瓯L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个身体呈长方形的人物,头部绘有直立毛发,所扮饰的应该是兽形或神怪一类形象”⑷“。由于远古时
期的人们处于蒙昧时期,蒙昧思想无法解释自然现象,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狩猎活动中,他们逐渐产生共有崇拜的观念,以求民众的祈求、诉求、期望有所寄托。先民们作为传播媒介实施特定的巫术仪式来实现人与生灵万物之间的沟通,这样的结果带来了大量的模仿行为,并直接作用于现实,来决定实际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北辛祭祀神兽模仿夔牛、瑞虎、仙鹿、独角兽等上古神兽,进行拟兽图腾表演,构成宗教仪式场景,也反映出图腾崇拜的心理设定。
2.表演中的乐舞彩
近代人类学家在未接触现代文明地区(澳洲、美洲、一些太平洋岛屿以及中部非洲等)以前,许多保有原始文化状况的氏族部落里所进行的考察表明,原始人常常通过模仿狩猎与战争的行为,来求取狩猎和战争的成功,其模仿过程贯穿着行为模拟和带有强烈节奏的仪式歌舞表演
先民们在原始社会生活时期,所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极其简陋,但用途广泛,既能作为祭祀活动中的表演乐器,也可作为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劳作用具,还可作为娱乐时的敲击乐器。在语言没有出现时,先民利用简单的生活工具进行敲击,形成节奏进行沟通交流。可见,在原始社会生产活动中,用简单工具敲击出来的节奏是人们的一种心理反映。利用工具进行敲击,与手拍打、脚踩踏、呐喊声形成具有连续性、规律性的节奏,构成了最原始的音乐状态。
拳板和脚蹶子在祭祀神兽表演活动中是主要的两种节奏性乐器。拳板是先民劳作时的生产工具,脚跋福特全顺房车
子为生活用品。拳板由桑木制作而成,质地坚硬,形制呈扁椭圆形,约1米左右,基本为农用扁担的二分之一。其在敲击时声音清脆,干净淳朴,节奏明显,为祭祀神兽活动中开路打场及表演发挥着重要作用。崔建民曾听祭祀神兽第三代传承人崔法家老先生(83岁)讲过:“以前每年的三月初五,五社(北辛庄、崔村、下庄、荆庄、店舍)的老百姓都要到崔村的后稷庙闹社火,祭祀神兽是祭祀活动最为重要的仪式。”崔老先生还说道:“我记忆中他们都穿着脚跋子,发出'哒哒哒哒'的声音,还有拳板手会做类似'鲤鱼打挺'等高难度动作,以博得观众的喝彩,至今难忘。”脚跟子发出的声音与拳板敲击声、高跷踩踏声融合在一起,再加上祭祀时的呼喊声,构成一幅原始先民的生命图画。
乐器在现代乐器学与民族音乐学中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广义是指在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狭义是指每个乐器通过不同结构发出不同的乐音节奏,主要用于专业表演。从拳板、脚蹶子的使用功能来看,既是先民们赖以生存获取物质需求的生产生活工具,也是在祭祀活动中抒发情感的主要节奏乐器,体现出二者的双重功能。
多数学者认为,高跷舞蹈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有很大关系。据历史学家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说丹朱》作者孙作云认为,高跷起源于原始图腾信仰、用于宗教祭祀仪式,又从杂技表演演变为舞蹈形式。⑷再如考古学家方启东所著《甲骨文中商代舞蹈》中的主要观点,甲骨文中已有近似踩跷起舞形象的字。不仅国内有诸如记载,在非洲扎伊尔巧克威(tchokwe)部落宗教仪式中,也有踩高跷的表演。⑷从上述可以看出,踩高
秦皇岛车祸
008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