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无为之道
作者:***
来源:《设计》2019年第03期
摘要:以中国道家“无为”的哲学思想为基础,探索当代设计的无为之道。结合案例分析了中国当代过度设计的现状,提出设计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基于中国道家“无为”思想以及设计传统的分析,以国外优秀的设计案例为借鉴,归纳出“无为”的设计方法。设计是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之道。在喧嚣的商业社会中,设计要从人的需求出发,以解决问题为根本,尊重自然,顺应规律,适度设计,通过无为而至无不为。
关键词:无为 适度 自然 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8)12-0091-03
引言
当代设计,常常陷入过度设计之中。功能的过度开发,无意义的形式设计,含混不清的语意,文化符号的肤浅应用,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等,无不造成了设计中“为”的过度,同时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设计界应当深入思考,探索当代语境下的“无为”设计之道。
一、“无为”设计的传统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是世界万物存在之根本,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是指人类的行为活动。道家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即是说,人只有“无为”于“万物”,才能够“无不为”的实现“万物将自宾”的目的。中国古代设计历来秉持“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观念,“无为而治”的优秀设计典范不胜枚举,创造了辉煌的设计文化。
(一)传统民居
中国传统民居的首要特点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譬如云南地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潮
湿闷热,山地崎岖不平,又多受野兽侵扰,而当地的竹资源非常丰富,傣族就设计了以竹子为主要材料的吊脚楼。吊脚楼的竹墙通风性好,正好适应了该地区湿热的气候。江南天井院高墙深巷、粉墙黛瓦,屋顶倾斜度大,四周的屋子围合成中间的一个天井,正好反映了江南地区地势崎岖,雨水充沛的特点。陕北干旱少雨,冬季严寒漫长,当地的窑洞则建在厚重的黄土之下,可以达到很好的隔热效果,冬暖夏凉。传统民居的因地制宜、因材施用、物尽其用,正体现了中国古人尊重自然、利用自然,而不改变自然的“被动”设计理念。[1]
(二)明式家具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历史久远,随着起居方式的改变,家具由低矮型逐步向高型发展,并在明清时代臻于鼎盛。其中,明代家具造型古朴典雅,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尺度适宜,榫卯科学。明式家具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在我国家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世界家具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风格特点大致可以归纳为“古、雅、精、丽”四个字。
古,即古朴。明式家具选用优质木料,一般采用打磨上蜡的表面处理工艺,尊重木材的本身的肌理、泽之自然美,不加装饰,质朴无华。雅,即典雅。明式家具以清秀雅致
、简练大方见长。如圈椅的曲线劲道有力,极富韵律,造型雍容大方,极具审美价值。精,即精致。明式家具“盡精微、致广大”,线型富有变化,挺拔优美。装饰精炼扼要,朴素大方。同时非常注重结构及受力的设计,榫卯结构科学合理,极少使用胶粘和铆钉。丽,即秀丽。明式家具以线型为主,富有弹性,尺度适宜,比例匀称,装饰精致而不华丽。使得明式家具造型洗练、体态秀丽,极具意匠美与工艺美。
二、当代的过度设计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类总是容易过分夸大‘(人定胜天”主观能动性的一面,而忽视了顺应自然、遵循规律的一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往往受到破坏。设计亦然,或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或急功近利地研发新产品,或好大喜功地打造“形象工程”,或对设计趋势的认识不清等,出现了很多“设计过度”的现象。比如功能上的面面俱到,形态上的夸张媚俗,语意上的含混不清,理念上的激进主义以及可持续性考虑不够等。无不在设计的本质及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头脑发热。使得受众被误导、消费者“被消费”,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在这方面的反面教材,也不乏实例。
恒大新能源汽车
(一)城市规划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取得了惊天动地的经济成就。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从建国初期屈指可数的几个特大型城市到现在的。2009年全国的城镇化水平达到46.6%,但是城市发展明显过快,城市面貌同质化现象严重。现代化的建筑高楼林立,CBD、商业综合体的建设盲目上马。旧城改造,拆了重建了之。城市文脉的传承抛诸云外。几乎到了干城一面的境地,毫无特。甚至还有很多的建设根本不顾天时、地利、民心,留人诟病。这是明显的“为”的过度,造成了城市文化个性的缺失,这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相反的如香港,为了保住维多利亚港景观的完整性和港岛的天际线,几十年间政府始终没有在维多利亚港上规划建立一座跨海的桥。
(二)新奇建筑
近年来炒得火热的“北京新十大建筑”—直以来备受争议。这“十大建筑”典型地反映了国内建筑市场近来以“另类”、“新颖”为美的怪癖,大家一窝蜂地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形式感,以及视觉上的感官刺激(如图1)所示。
比如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被戏称为“水煮蛋”和“飞碟”的国家大剧院。大剧院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西,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2007年落成。其椭圆形的造型、铝镁合金的现代质感,在古都北京的氛围中显得似乎有点格格不入。从一开始其设计就受到我国一批著名科学家的质疑。并且质疑声一直蔓延至其落成。“在北京这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为了国家大剧院人为制造大面积的水面就是一种不经济的行为,其在水下长达二百五十米的走火通道更不符合安全要求,这个方案在安全问题上,是不能通过任何一个国家的审核的”,“大型的公共建筑是不应该把一个新试验品直接拿来就用的”。另外,国家大剧院总造价30.67亿元,内部的三大剧院座位总数仅为5473个,平均每个座位的造价近50万。以每个希望小学平均造价25万计算,国家大剧院总投资可以建10496所希望小学,这显然有悖于当时的国情。
“设计为人民服务”,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更需要注重设计的民主性问题。人们不禁要质问,类似国家大剧院这样的设计到底是以打造豪华地标为目的,还是以提高全民的艺术修养为诉求。设计实施的成本和产生的社会效益已经成为设计优劣的重要考量因素了,这是很多设计师值得反思的问题[2]。
(三)“PPT造车”
近年来,美国特斯拉汽车的成功几乎成为汽车届的传奇,谷歌、苹果等国际IT大鳄也推出了各自的汽车项目。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趋好,多方因素综合之下,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出现了新势力造车潮流。尤其是很多互联网企业蠢蠢欲动,都想复制特斯拉的传奇。一时间,如乐视、小米、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企业纷纷涉足汽车行业。FF、LeSEE、游侠、蔚来、奇点、小鹏等新兴汽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些汽车项目仅仅提出了一个新奇的概念和设计了一个炫酷的外观,就开始进行各种融资和推广被民间戏称为“PPT造车”。诸多热钱、快钱投向了互联网造车行业,一个个项目匆匆上马。经过五年左右的发酵,至今大部分项目“只听雷声不见下雨”,真正落地量产的凤毛麟角。
以FF(法拉第未来)为例,2014年由贾跃亭创立,汽车冠以新能源、智能、互联及共享等新概念,顺利获得多轮融资。2017年12月初,媒体报道称FF美国工厂内破败萧条,荒草丛生,整个公司竟然只有少数几名员工在上班,厂内也无任何生产设备。后来,公司控股人几经易主,先后经历过香港时颖及恒大公司等,FF量产汽车上市的时间一再延后。据悉,恒大与FF原股东签订了对赌协议,如果FF无法在2018年底前完成量产准备的目标,贾跃亭将失去对公司的控制,(如图2)所示。
众所周知,一个汽车研发项目的落地,要经过长期深入的市场及用户调研,造型及工程设计,样机及实车测试等环节,周期动辄数年。如今由“PPT造车”这样急功近利催生出来的新兴产品,即便眼前没有什么问题,也难以在市场立足。越来越成熟的消费者对于这些没有经历过完整生命周期和缺少消费者口碑反馈的产品,向来都是持观望态度的。再炫酷的设计也只是叫好不叫卖,越设计越浮躁。至今来看,“PPT造车”浪费了无数的社会资源,变成了一个烧钱的机器。
三、设计中的“无为无不为”
在客观规律、自然环境面前,人到底应该“被动”地适应,还是主动地改变,这可能是贯穿人类历史的一个话题。中国的哲学中,对于“被动”的适应环境,有一个很精辟的说法,就是“无为而治”。这种“无为”的思想不但体现在中國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各种政治生活之中,也体现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设计之中[3]。
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我们应该首先考虑到人、产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应该着力保持三者的平衡,让他们和谐共生。把这个当作出发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取得设计的真正成功。
(一)赖特:流水别墅
“无为”的精神体现在建筑中,就是要尽可能地减少人对环境的主动改变,要因势利导,优先考虑如何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如图3)所示。
美国的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是崇尚自然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赖特在1934-1936年间为美国富商考夫曼设计建造了在宾西法尼亚的别墅,后来被称为“流水别墅”。别墅坐落在山林之中,赖特并没有大刀阔斧地对高低不平的林地进行改造。而是让建筑从_个峭壁上挑出,底层架空,原生态的溪流从建筑里穿堂而过,并且使用天然石材作为主材,使得建筑完全融入了周边的环境之中。大面积的落地窗,使得屋外迷人的景引入屋内;宽阔的外挑平台,让主人随时能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这个设计以“无为”的理念为“人_建筑一环境”打造了一个“天人合一”的和谐氛围。
(二)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
“简洁”、“亲切”、“易用”是深泽直人(Naoto Fukasawa,1956-)的产品设计传递出来最突出的特点。“简洁”,即用最少的元素来展示产品的全部功能,消除人和产品操作界面的
隔阂。相对于“少即是多”的现代主义,他的作品则表现得更加细腻和优雅。“亲切”,即人们在刚接触到新产品的时候就应该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易用”,是指好的设计是不需要消费者去读说明书就知道如何使用的。设计需要对人的行为、心理习惯进行深入研究,赋予产品明确的设计语意及人性化的操作界面,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地识别并进行操作,整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是愉悦的(如图4)所示。
深泽直人将自己的设计理念概括为“无意识设计”( WithoutThought),又称为“直觉设计”。“无意识”并不是真的没有意识去参与,而是人们知道自己需要某些东西,但还没意识到到底想要什么而已。“无意识设计”就是要通过有意识的设计,实现无意识的行为,给人有意味的享受。即,“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深泽直人关注的,正是人们所忽略的有关“无意识”的种种生活细节,给设计注入人文关怀和情感,让产品不再是冰冷的功能性物件。[4]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