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动力电池组拆装与性能检测》
汽车动力系统教
学
实
施
报
告
2021年7月
一、整体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选取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以及我校2019级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课程标准,结合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种岗位能力要求,融入1+X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确定本阶段教学内容主要为“动力电池组拆装与性能检测”。具体内容如下:
教学内容导图
2.教学现状分析
传统教学中,学生直接在新能源设备或汽车上进行操作,由于存在高压电,学生会产生恐惧心理,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动力电池组拆装和检测注重操作步骤,分组进行讲解效率低,且示范演示不清晰、实训反馈不及时、反复训练难实现。
针对以上问题,本阶段教学我们参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与驱
动电机》和《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及电源管理》全国职业教育行业规划教材,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与教学设备,突破教学瓶颈(具体技术在“实施与成效”中体现)。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教学理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任务为导向,组织课程教学。
3.教学目标确定
教学对象是我校19级汽车电子专业二年级学生,前期学习了《汽车电工电子学》、《新能源汽车概论》、《纯电动汽车结构》等课程,已经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构造知识,学会了举升机使用等操作技术。同时学习了本课程中的“动力电池认知与工作原理”、“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等内容,为学习本阶段内容打下了良好基础。学生具有学习“动力电池组拆装”的热情,但是缺乏实践经验,不善于吃苦,缺乏安全、规范的操作意识。根据以上,确定本阶段总体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介绍电动汽车高压防护物品及使用注意事项;能够介绍汽车动力电池类型、特点、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能够描述动力电池性能指标的含义及检测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对动力电池组进行拆装作业;能够对动力电池组进行密封性和绝缘性检测。
(3)素质目标:树立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种安全、规范的操作意识;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专业精神。
二、课堂教学实施与成效
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本阶段教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有机统一,弘扬工匠精神。
例如在学习电动汽车高压防护时强调:无论天气多么炎热,都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如工作服、头盔
的穿戴。教师通过亲身示范,展示吃苦耐劳的精神,给学生树立正面的形象;在学生训练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做好安全、规范工作,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在电动汽车BMS数据读取和分析的教学中,为了强调数据分析的效果,引用为火箭铸“心”、为民族筑梦的大国工匠高凤林的事迹。在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同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实现教学模式突破创新
(1)教材选用
使用的教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与驱动电机》曾鑫、刘涛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实用性强,与教学标准相匹配。其中包含的内容不仅有知识技能方面的提高,同时还应学生情感的提升。同时还配有最新的结构原理视频,学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自行下载学习。
(2)教学手段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情和认知规律,本教学环节采用工作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混合式教学,在每个任务学习过程采用“引、知、析、仿、练、拓”环节开展教学。
(3)教学方法
通过基于系统化工作过程、环节化教学模式实施教学;通过预习产生问题、点评互评分析问题、教师讲授解答问题、学生仿真操作练习巩固知识,学生实操解决问题、课堂评价整改优化问题、检查评价总结问题,通过角扮演进行分工协作,贯穿思政,提高职业素养。
(4)教学组织
根据学情分析,形成以“案例项目引入、教师思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知”过程中把繁多的文字概念转换为学生易理解的图片、视频、动画。在“析”过程中,学生讨论、教师引导、课堂活动等多种方式呈现,把知识点从书本转化为工作内容。“仿”过程学生在仿真机房进行仿真训练,通过考核后,再进行实车检测。依据学生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等个体特征,课前学生分为若干四人小组,小组成员轮流进行角扮演操作员、记录员、评分员、安全员,根据动力电池组拆装与性能检测的检测流程,完成动力电池组拆装与性能检测的记录、操作、监督、评分,实现小组成员间的互评,充分发挥个人优势,提高学习积极性。
3.先进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
本阶段教学中,我们综合使用了以下先进技术手段:
资源环境优势
精品课程资源
精品课程导入,操作直观展示,
身临其境学习,系统规范学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