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公开课评议
开展公开课,作为初中地理教师,要做好评议记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初中地理公开课评议的范文,欢迎阅读!怎样学开汽车
初中地理公开课评议篇一
距离我讲展示课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但一想到之前准备时的紧张,讲课时的激动,评课时的忐忑,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
当我得知要上展示课,第一时间就和我们组的老师探讨讲课的内容,大家帮我分析目前来说最好的选择:2.2展示很出彩,3.1学生活动也很有看点。最后根据课程进度,选择了3.1。大家立马表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说。
我随即开始着手备课,准备课件。好几个晚上要么是为了一个图片,要么是调整课件顺序,要么是琢磨课件的细节,要么是撰写详案„„一次次不经意外面天已经黑了„„
终于在周二课时进度正好到了的时候基本成型,先是自己第一遍试讲,然后第二遍就邀请同组的老师们来听,当时仓促地调了节周三的第一节课,没想到大家都来了,我看见下面坐着组里的所有人,那一刻感谢的心情超过了紧张。
一节课终了,每一个老师的听课本上密密麻麻写的对我的建议,“你说得太多,要懂得放手”,“讨论次数过多,最好集中”,“有几张图片不清影响学生观看”,“大洲位置不是初中地理学习的范围”„„我一一记下,当时觉得像是推翻了我本来的所有设想,但细细一想的确都很中肯,直指要害。
第二天周四就是展示课了,当天我还有第四节第五节两节课可以试,我赶紧趁第二节第三节把课件调整修正好,回到办公室,大家继续集思广益帮我出谋划策。组长杨老师最后说,晚上让她再看一遍。
那天晚上我印象太深了,连天的阴雨那天晚上下得还是很大,在孙主任的办公室里,杨老师一张一张地看我的PPT,听我的思路,看我的教案,不放过哪怕是一个空格。最后我们就课时长度探讨了好久,因为我在后两个班试讲时,一个超了3分钟,一个提前了5分钟。杨老师帮我分析各种可能,最后到了一个可控的环节背诵环节,解决了我的难题。最后
弄完已经快九点了。
正式上课,组里的老师们都来了,张校长和周主任来了,张校长进来的时候,我的脑袋一下子紧张得空白了几秒钟,但看到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和组里老师们鼓励的微笑,我很快恢复了镇定,一堂课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最后铃声响起,我正好也说完了最后一个字,我看到杨老师露出了一抹神秘的微笑,只有我能理解这微笑,我们之前的探讨起到了效果,时间刚刚好。
最后评课,大家都是首先对我的课进行了正面评价,然后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这也是让我这些天不停思索的问题。
一、 语速过快。我已经有五年的教学经验了,这一点实际上一直困扰着我。后来我听了好几节新进语文老师的展示课,突然有点开窍,抑扬顿挫并不是简单的语速慢,而是蕴含着对知识传授方法的理解,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
二、 学生活动组织不够顺畅。因为在学生讨论时,好几次打断学生补充说明,一是因为的确是在学生的讨论中发现了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对学生活动准备不够充分。尤其是
上周听了张革主任对于小组合作的看法,我真的是受益匪浅,小组活动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随性而为,而是应该基于课堂设计,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而客观严谨的制定的教学环节。
三、 练习题效果不突出。设计练习题,一定要要审慎,题目的选择、要求、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详细考虑。
四、 张校长特别针对本节课“海陆分布”的内容提出了“立体地理”的概念。提出要重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将地图立体的映现在脑海里,从根本上学习地理应用地理,受用终身。这一点我将会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认真贯彻,努力实现。
最后,特别感谢我们组的老师们对我的帮助,让我一个新进人员感到温暖又感动。这次展示课过程中学习到的,思索到的,今后我将会时刻提醒自己,把每一节课都当成展示课来上,路漫漫其修远兮,我的展示课还没有结束„„
初中地理公开课评议篇二
新世纪之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
在全国顺利推进。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强调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次的课改,让我感受很多,下面仅从地理教学方式上进行反思。
一、重视在实践中学习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所以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兴趣小组,开展自己动手实践、校外观察、社会调查等活动。例如,在〈〈地图〉〉这一节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绘制校园平面示意图,让学生将实物转化成符号。从中得知,什么是比例尺,地图上有方向、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同时掌握绘制地理草图的技能,也能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了亲切感,有助于形成生活中主动观注和使用地图的习惯。另外,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写观察,记录地理现象。如,让学生记录正午太阳照射的物体的影子来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通过记录水表每天家庭用水量,让学生既会读出水表的读数又能使学生尽量想出节水的办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这样在各种活动中,师生有了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改变了师生的关系。
二、重视从生活实际中学习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抽象思维已开始占有相对的优势,但是具体形象思维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于一切难度较大的地理概念,应适当运用直观形象的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讲到“中国的气候特征”,“季风”这个概念时,,我就引导学生回忆和观察蓟县冬、夏季的风向情况,我问:“我们这个地区冬季吹什么风?”学生回答:“西北风。”我接着问:“我们这个地区夏季吹什么风?”学生回答:“东南风。”接着,我补充讲解:像我们这个地区随着季节的变化而风向相反的风就是季风。同样,在讲授“我国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冬季由于气候干燥,我们的手、嘴唇等特别容易裂口子”。在讲授交通运输中“枢纽”这个概念时,我就引导学生回忆和观察蓟县汽车站的情况。此汽车站联系着我们蓟县与天津市、北京市和河北省的公路运输。我们蓟县的汽车站就可以称上是蓟县公路运输的一个“枢纽”。这样通过举例说明,学生就可以把这些抽象的,复杂的地理概念具体化、简单化,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重点及关键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三、注重在探索中学习
20世纪50年代,从提高教育质量,改进科学教育入手,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所谓科学知识,不是灌输作为结果的知识,而是指导学生参与形成知识的过程。” “思维过程是可教的,且思维过程的学习比结果的学习更为重要。”他提倡的就是培养探究性思维学习方法。新课标同样提倡教师要使用探究式教学。教师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动动脑筋、敢质疑、亲自动手、大胆探究,充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为了培养和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新课标的要求。例如:在学习《地球仪》这一节时,先让学生分成小组自制地球仪,说出—地轴、两极、赤道等概念。从而使学生既明白了这些地理名词,又使学生有了一个地球这个球体的空间概念。然后,在讲经纬网时,教师提出问题:一艘海上遇难船只如何向别人报告自己所在的位置?并在自制的地球仪上标出假想遇难船只的位置,让学生边观察边议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实际上就是“如何在地球表面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的问题。然后叫几名学生报自己在教室的位置,又问学生当你去电影院看电影怎样座位。教师由此引出经纬线、经纬度和经纬网的的知识,同时让学生再自制的地球仪上标出南、北纬23.5°,南、北纬66.5°,0°经线,180°经线并在此地球仪上画出北京的位置。从而明白遇难船只怎样让别人知道其在茫茫大海上的位置了。
又如讲“地方时”时,提问“20xx年雅典奥运会,中央电视台播放刘翔的110米栏的决赛,是在凌晨1点多钟,难道刘翔是在半夜进行比赛吗?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应该让学生即带着问题去学,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实际中时时处处有地理知识。再比如讲“水资源”一节时提问“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呢?”带着这个问题去讨论学习,有关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及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特点。从而明白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
四、注重合作学习
新的地理学习方式提倡除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外还有合作学习,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利于教师客观、公正的评价,更具生动,富有亲切感。例如:在学习《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这一节时,首先让学生记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的歌诀。然后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游戏学习,教师把已准备好的具有国家名字的卡片发给学生,然后教师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到与卡片上的国家吻合的顺序站好,看哪一组用的时间最短。又如在学习〈〈收听天气预报〉〉这一节时,天气符号不好记忆。讲完后给学生十分钟记忆,然后按学习小组让学生做为天气预报播音员。把课本上的天气预报图从头到尾每个小组播报一遍,
看哪一个组声音洪亮、准确、流畅。如有播报不准确的,有停顿的就坐下,后面的同组同学继续播报。最后看那一组报的最好,用的人数最少。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兴趣。再比如学习〈〈设计旅游方案〉〉这节时,让学习小组自己设计旅游方案,充分发挥每个同学的优势,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全过程,来完成本组共同的学习任务。这样不但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合作,在合作中取长补短,拓展完善,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五、重视地图的运用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图象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如何利用地图对学生进行图象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师面临的新任务。首先,应该运用书中插图,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比如,在讲比例尺时,书中给出的三幅比例尺大小不同的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得出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时,要注意运用插图。其次,还要积极运用板图,它既简便实用,灵活性大;又可化繁为简,突出重点;还能动态显示,形象具体。比如,在学习《中国的地势和地形》这一节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中
国轮廓图,让学生说出主要走向的山脉后。教师在黑板轮廓图上画出这些山脉的简图,然后让学生根据地图填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的丘陵的名称,并且填完每种地形区后让学生讨论说出它们的区别。这样师生共同完成,边讲边画。既简单、容易、效果好,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概念。再比如,在讲,〈〈水资源〉〉这一节时,将水资源的形成过程中,边讲边画,把死图变活,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其他感官的统一协调,在观察中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