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交通秩序整治升级建议
疏堵结合------地铁公交取代电动自行车交通
电动小汽车形成“地铁公交+小汽车”为主的交通出行结构
开车走在郑州的高架桥上,感觉郑州颇有一线城市的味道,宽阔的道路,现代化的建筑;但走在郑州的地面道路,感觉郑州就是一个没有秩序的大县城,乱停乱放的汽车,一窝蜂的电动自行车,秩序相当乱。郑州的交通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不堵车时,电动车骑进快车道,骑得快;堵车时,机动车纷纷挤进非机动车道。
2018年7月,郑州市启动了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将进行一场交通联合大整治,为此,召开了郑州市公安局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治理工作会议。郑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张书军表态,这项工作没有退路,背水一战、绝壁断崖、装置扼腕,如果我们郑州市还是乱起八糟,那是我们的耻辱。官方用“乱七八糟”这样的词语,来描述郑州的交通秩序,可见整治的决心之强。
郑州机动车总量已突破300万辆,居中部六省首位,全国前十;郑州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
已超过300万辆,更是居全国前几名,说明了郑州市民出行方式是以使用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个人交通为主,公共交通分担率比较低。大家都知道公交可以解堵,因为公交车载客多,人均占用道路面积最少。没听说电动车可以解堵的,电动车是个人交通,人均占用道路面积是公交车的数倍。另外电动自行车的秩序太乱,直接拉低城市好几个档次,所以必须被以地铁公交为主的公共交通取代,让郑州形成小汽车出行和公共交通出行的两种市民主流出行方式。
就运行效率而言,公车在半饱和状态下每小时可运载6万人,相当于小汽车的17倍。对于静态交通(停车),公交车占用停车面积更小。电动自行车人均所占行车和停车面积,也数倍于公交车,电动自行车被运送效率更高的公共交通取代是符合城市交通战略的。
在城市交通机动化的进程中,电动自行车不是必需的。国内很多城市,如青岛、大连、武汉、乌鲁木齐等,几乎没有电动自行车,交通也更有秩序,人家也非常习惯不使用电动车出行。
大都市交通的机动化并不等于小汽车化,香港、东京、巴黎、纽约等国际大都市,市民出行首选公共交通,其中东京、香港几乎90%的市民出行首选公共交通,在纽约、特别是在
曼哈顿等中央商业区工作的人,有80%会选择公共交通。
郑州电动自行车多的根本原因是,郑州用全国最好的公交车,跑出了全国最慢的公交速度。公交车速每下降10%,乘客就会流失1-3%,流失的乘客大多会选择开车或骑电动车,从而导致道路更加混乱。电动自行车,事故率高,充电安全性低,养着也不省心,购车修车和换电瓶等综合使用成本比公共交通出行还高,但电动车靠着几乎唯一的优点(速度快、耗时少),迅速成为市民主流出行方式之一。
庞大的电动车数量,让郑州看起来交通秩序有些混乱,缺少大城市的气质
近几年,郑州的地铁通车里程逐渐增多,公交专用道也逐年增加,共享单车的出现也提供了一种比较高效的公共交通换乘方式。郑州已经具备了大幅减少电动自行车数量的环境。
对比一下电动车出行和地铁公交出行的优劣:
1. 电动自行车的使用成本,综合计算购车、修车、换电瓶等成本,要高于地铁公交乘客成本。
2. 电动自行车在冬季和雨天,舒适性不如地铁公交,冬季能把人冻僵,雪天还容易摔倒,每年都有家长载着孩子一起摔倒的报导。
3. 电动车发生的交通事故,比公交车多得多。
电动自行车唯一的优势,就是速度快,出行时间短。在郑州,电动车出行耗时往往是公交出行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这一点就足以支撑起300万人买电动自行车的理由了。电动自行车出行,靠着几乎唯一的优点(速度快、耗时少),迅速成为市民主流出行方式之一。
近几年郑州建设日新月异,有大量道路在施工的情况,电动车对缓堵起了重要作用。虽然
电动车会给交通添乱,拖累交通效率,但造成道路拥堵的还是汽车,尤其是汽车的乱停车。决不能把郑州堵车归罪于电动车。
但是,有三个原因决定了电动自行车出行需要退出历史舞台:
1. 电动车的车速和非机动车道的设计不匹配。10km/h左右的自行车车速和非机动车道的设计很匹配,而电动车车速高,非机动车道障碍多、路面不像机动车道那么平整,电动车根本发挥不开,所以电动车也经常不自觉地走机动车道,不骑电动车的人肯定体会不到这一点。电动自行车自身的体积、速度等特点,决定了它无论在行驶中、还是在停车时,看起来秩序太乱,只要电动车还是数量众多,这个问题是无解的,怎么管看起来都还是乱,确实不适合作为大城市的主流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