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义
  商学院  会计133班  邱君梅  学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是一套相互协调的制度。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现代化,是人类社会随科学技术进步发展和科技占有市场趋势而实现社会结构的转变,体现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由传统类型向现代类型转变的过程,是科学化、民主化、工业化的有机统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使国家治理体系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国家治理者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民主思维、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国家,从而把中国特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要更好发挥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从各个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崭新阶段,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和改革发展的全新境界。
 
    我认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实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的新变革  
    从中央到地方,通过简政放权、宏观微控释放市场活力;通过政社分离、培育社会组织激发社会活力;通过厉行法度、反腐扬清打造法治中国。逐步实现政府的有效限权、放权、分权体系,构建国家与社会共同治理的模式。会议指出,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这是我们党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上的又一次升华。要把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做到相辅相成,推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市场优先原则,进一步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职责边界,大力促进简政放权。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都要逐步退出,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充分激发市场的主体活力、自主调节能力和创造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释放改革红利。 并要求政府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改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创新社会治理,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维护市场秩序,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引导社会各方面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管理服务。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人民权益,切实履行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更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规范社会行为、改良社会风气、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不断提高政府驾驭社会矛盾、化解社会风险的能力,为社会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同时,着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改变政府在社会管理领域包揽过多的制度安排,把适宜于事业单位、众团体、市场组织承担的义务交付出去,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拓展人民众参与社会治理渠道,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人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实现“自上而下的政府改革”与“自下而上的公众批判”并存,大力促进私人公益事业的发展。一年以来,反腐扬
清理念被提升到中央高度。从中央到地方持续掀起了反腐治贪风暴,党和政府重拳出击,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而努力。腐败,虽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的、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反腐越彻底,现代化进程就越顺利。
二、北京现代是哪个国家的体现了我们党在制度现代化方面的努力
    长期以来,我国比较强调物质文明层面、精神文明层面的现代化建设。其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除此之外还应包括制度层面的的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治理过程,需要建立在一套完备的现代化制度体系之上。有效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现代化制度保驾护航。制度现代化,可以使政府、社会、市场中的各个主体处于规范与约束下,也有利于建立法治化的体制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这体现了我们党以制度现代化推动国家整体现代化的理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以有效促进党和政府及时更新治理理念,并通过建立和完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制度,使国家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同时,可以更好地把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治理体系有机结合起来,这也充分地发挥了制度现代化在国家整体现代化过程中的中流砥柱之效用。
三、显示了我们党治理国家的能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改革路线要求了,一方面,要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适应;另一方面,要与实践需要相链接。这充分显示出国家在治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这六个领域的能力。在政治方面,要求做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在经济方面,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高效、稳健、可持续发展。在文化方面,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化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社会方面,要求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有效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推进社会基本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和谐有序。在生态文明方面,大力要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状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利用资源的发展体制。在党的建设方面,要求紧紧围绕“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机制;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继续进行反腐扬清运动,保持党的
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此,会议强调,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可见,解决和改善民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的所在。民生是国家生存之根、科学发展之本、持续发展之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着眼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并要求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加大惠民力度,做好人民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