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教案】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所涉内容时间上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下启当代世界,空间上包含了战后亚非拉新兴独立的所有国家,时空跨度非常大;广大新兴独立国家又拥有千差万别的国情、形态各异的制度,走向了各具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这些特点使本课的学习难度加大。本课上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下启“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其所包含的内容既是前一阶段民族民主运动的结果,又是下阶段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重要变量;因此通过对本课核心历史概念、关键历史问题的理解和学习,可以进一步带动两个专题的探讨和认识。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不同国家独立的历史必然性,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北京现代是哪个国家的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了解当今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及挑战的具体表现,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认识发展中国家面临问题的区域性与共性特征,以及问题解决的艰巨性;树立调整、改革、创新意识,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培养四个自信。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对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历史知识十分感兴趣,尤其是即将推行的新教材图文并茂,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一学生相对初中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但他们还不善于主动构建学科的知识体系;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也还很有限。
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的图
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创设适宜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使所学知识能够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与战后国际力量变化是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主要原因
难点:二战后新兴国家的发展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概念解释】世界殖民体系:
世界殖民体系:从十五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逐渐联系成一个整体。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欧洲通过输出商品、资本和武力在全球建立殖民地、附属国,胁迫其他国家为半殖民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全球领土被列强瓜分殆尽,世界殖民体系正式形成。它是新一轮殖民扩张的产物,同时也是现代国际法逐步完备和发展的结果。
在介绍概念时,强调三个需要关注的信息点:①本课所涉及概念“殖民”和“殖民地”关注的时间段是15世纪到20世纪;②殖民体系是现代殖民帝国为了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而结成的关于国与国之间的一个关系③殖民体系是现代国际法逐步完备和发展的结果。强调这三个关键信息点,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全面准确的认识殖民和殖民体系。
【讲授新课】
一、冲破桎梏: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 殖民体系崩溃的背景:
(1)宗主国国力衰落,无力维持殖民统治;
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严重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消耗,原来作为资本主义中心区域的西欧创伤累累,实力大为削弱,在原有基础上不可能继续主导世界体系,也无力继续维持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在经历了一场生死存亡的搏斗之后,英联邦和帝国再次安然无恙、团结一致。曾经威胁到我们生存的恶魔暴君们被彻底击败,我们帝国的王冠在绚丽的光辉映照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耀眼。这是真正的荣耀,它将在很长的时间里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丘吉尔:《真正的荣耀》(1945.8.15)英国决策层决心维持原有的殖民体系。然而二战沉重打击了英国,英国已经没有足够的实力去维持原有的殖民统治了。
(2)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激发了民族主义者追求独立和自由的热情。以自决和民主的名义、通常以殖民地国家为盟友进行的战争,要想不在被统治人民中激起自由的思想,是很难的。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变革之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民族意识的这种增长是个事实,我们大家都必须承认这是事实,并且在制定国家政策时把它考虑进去。”
——麦克米伦在南非议会的演讲(1960年2月3日)
(3)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
殖民地臣民和帝国当局之间的斗争与东方和西方之间的冷战是同时进行的。这两种运动互相联系,互相影响。苏联,尤其是共产党中国,支持殖民地革命,将殖民地革命看作是破坏西方的威望、削弱西方的力量的一种手段。相反,西方国家由于冷战方面的原因而在殖民地问题上互相支持,尽管他们这样做时是很有保留的——因此,美国在塞浦路斯问题上支持英国,在印度支那和阿尔及利亚问题上支持法国。同样,由于冷战中的迫切需要,东方和西方在争取殖民地民族和前殖民地民族方面展开了奇特的竞争。殖民地民族和前殖民地民族迅速地利用这种形势,设法不仅从华盛顿、伦敦和巴黎,而且还从莫斯科和北京获取最大的援助。
尽管有这种相互联系,但殖民地革命并不是冷战的副产品。殖民地的觉醒远远先于冷战,它至少可以
追溯到1905年的俄国革命和日俄战争(见第十九章第五节)。此外,尽管冷战在某些情况下的确影响了殖民地起义的速度和形式,但即使没有冷战,殖民地革命无疑也会发生。
战后成超级大国的美国,大力实行对外扩张,以填补老殖民主义者留下的空白。但在原殖民地和全世界人民空前觉醒的情况下,已不能再使用老殖民主义者惯用的那套手法了。它宁愿让这些殖民地独立,再采用各种隐蔽的、巧妙的手法在那里扩张自己的势力。
二战后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世界格局……为了把民族解放运动纳入世界革命运动,组成世界范围的反帝统一战线,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巩固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斗争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大力援助。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4)联合国非殖民化活动的推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二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强调“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战前的委托管理这时转变为受托管理,而且联合国为其成员国将各自的殖民地置于托管状态下作好了准备。事实证明,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将自己的殖民地置于托管状态下——南非联邦坚决要求将西南非
洲作为"三级"托管地来加以管理。毫不奇怪,尽管联合国对有些殖民地如荷属东印度岛赢得独立确有相当大的贡献,但伟大的殖民地革命的动力并不是来自联合国。相反,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极其有利的国际形势的产物,是以往几十年里殖民地世界中愈来愈强大的某些历史性力量的产物。
从联合国成立开始,非殖民化就一直是其关切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非殖民化直接渊源于《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和民族自决原则。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二战后亚非拉国家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西方殖民列
强历时数百年构建的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在原来的殖民地诞生了为数众多的新兴民族独立国家。这些国家独立后面对着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由于国情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2.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虽然南亚和东亚各自孕育了人类农业时代的巅峰文明,印度恒河文明和华夏长江、黄河文明,但是却在近代工业文明萌芽中落后了。而这个代价是残酷的,印度文明区直接沦为了西欧岛国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虽然在二战中取得胜利,然而其国力在战争中严重受损,失去了其大国的地位。加之非殖民化运动的兴起,英国最大的殖民地英属印度的解体已经不可避免。
(1)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独立
1947年6月4日,蒙巴顿声明将在这一年的8月15日通过将英属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的方式来实现印度的独立。这就是“蒙巴顿方案”,亦称为“印巴分治”。
预设:英国决策层决心顺应时代变化;英国承认殖民地独立是不可阻止的;英国决心制定政策来应对变化,维护自己的利益。
【史料拓展】蒙巴顿方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协议还包括了印度政府部门的资产、包括印度公务员、印度陆军、皇家印度海军、印度铁路和中央财政,以及其他行政服务。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
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
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分治条款既未涉及孟加拉国的独立问题,也没有谈及英属印度管理下的锡兰和缅甸分治问题。结果印巴分治使得印度和巴基斯坦获得了独立。但也遗患无穷。
蒙巴顿方案没有明确划定印巴边界,东西巴基斯坦相隔1600公里,而恒河和印度河流经印巴两国,这又造成了印巴边界纠纷问题和河水争端问题。特别是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更造成了印巴的严重对立。该土邦包括查谟和克什米尔两部分,位于印、巴、中国和阿富汗之间,是战略要地。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其中77%是穆斯林,20%是印度教徒。蒙巴顿方案规定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巴基斯坦,但又规定克什米尔可以自由选择归属。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然当时的印度,多数派印度教徒和少数派伊斯兰教徒之间的对立日益激化,特别是以穆罕默德·阿里·真纳为领导者的全印穆斯林联盟在1940年的拉合尔决议上鼓吹“二民族论”,
强烈主张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分离。圣雄甘地强烈反对这些分离思想,提倡实现统一印度。印度共产党和印度民族主义者虽然也有各自的反应,但都未能阻止分裂的大势。
英国在当时规划了印度斯坦、巴基斯坦、同时保留各藩王国,由这三者组建独立的“印度联邦”的独立方案,但未能获得共识。因此,末代印度总督路易斯·蒙巴顿放弃了将印度统一的计划。
分治严重破坏了印度经济地域的统一。印、巴分界线主要根据居民成份划分,……这就无法顾及经济地域的统一。结果,划归巴基斯坦的地区主要是农业区,工业城市大都划归印度。几乎百分之九十的工业归印度,而这些工业的原料有不少依赖于巴基斯坦境内的农业。
——孙澄《论印巴分治的原因及影响》
【学思之窗】
英国在印度的最后一位总督蒙巴顿的助手伊斯梅这样描述印度独立前的形势:
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要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那样去做之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
——[英]帕姆·杜德著,苏仲彦等译《英国和英帝国危机》为什么伊斯梅对印度独立前的形势做这样的描述?
答案提示: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印度掀起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②由于英国殖民者长期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印度的教派冲突非常尖锐,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分别主张建立符合自己宗教性质的共和国,不断造成流血冲突。③二战后英国遭到严重削弱,已无法维持对殖民地的统治。英国殖民者为了自身利益,一方面要急早抽身,另一方面仍想在印度独立后保持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很多学者认为 ,印巴分治悲剧是英国政府一手造成的。如果从英国传统的“分而治之”政策对印度后来种族关系发展的影响来看,这一结论不无道理。但是,如果具体地考察战后英国和印度的局势、英国的利益要求、艾德礼政府对印度问题的态度及其为维护印度统一所作的努力、和平解决印度问题的可能性,人们就会发现,艾德礼政府并无分裂印度的主观动机,相反,印巴分治是国大党和穆斯林领袖为了党派和个人利益而置民族或国家利益于不顾造成的。印巴分治在很大程度上是印度政治领袖的选择。
在考察印巴分治问题时,应该区分工党艾德礼政府的对印政策与英国传统的对印殖民统治政策;无论工党一贯的对印政策、艾德礼政府发布的所有对印政策声明,还是艾德礼政府为维护印度统一所做的努力,都充分表明艾德礼政府没有继续推行“分而治之”政策,不应该对印度的分裂及其后果负主要责任,而甘地、尼赫鲁和真纳等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领袖在权力移交过程中不愿意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相互妥协、实行合作,从而失去在统一基础上和平交权的机会。因此可以说,印巴分治在相当程度上是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