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是哪个国家的
文/路风
何提高我国企业创新能力?这是一个大课题。我们先从一个
简单的逻辑开始说起:研发分初级水平和高级水平,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提高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的是哪方面?对企业而言,也需要明确:技术创新从哪里入手?
初级水平上的技术创新
初级水平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最简单,也是最基础的部分,也有人说,这是最“小儿科”的部分。初级水平的研
发和创新可以从现有产品的工艺开发开始起步。
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事实就是,我国目前在工业上、科技上,与全球领先国家相比,还是一个后进的国家。从本源上说,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都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都来自于国外。所以,我国搞工业化,一开始就是从学习国外开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在工业领域从一开始到现在,整个的学习过程都是创新,更是创新的重点。
过去几十年,从整个国家的决策层的视角,从来没有轻视过科技。例如
路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初级水平上的技术创新是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自己的产品,将技术与市场有效地结合起来。高级水平上的技术创新是要有自己的主导设备、主导系统。单纯的引进、模仿可能使我们丧失产品创新,面临技术变轨的风险。
不同水平上的技术创新
八十年代建设高能粒子加速器,这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决策,体现了国家对于科技、对于创新的重视。
但是我们发现,有一个问题,或者说是一个很大的悖论,那就是在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上走向了一种普遍忽视产品开发、忽视自主研发力量的建设,转而满足与依靠引进技术。这里所说的“引进技术”包括生产线、设备、产品设计,我国的工业产品是在大规模、全方位引进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的。我国大多
数企业,都是走上了这么一条路。所以,我国的技术创新出现了一点割裂,那就是我们从引进中的创新起家,国家也非常重视科技,但是很多工业企业放弃了产品的创新。稍微好一些的,是通过反求工程模式和工程模仿,解剖人家的产品,在模仿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自己开发的比例,形成自己的产品。
所谓创新能力不足现象,出问题最基本的环节就是中国工业企业普遍缺乏产品开发,缺乏真正的自有产品。有人说,一些大学汽车系的学生,毕业以后90%都不是做汽车的。这话有些骇人听闻,但是基本的定性描述并没有错。深究起来,不是这些大学生不想干技术,关键是中国汽车企业不做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产品研发。企业不做产品、不做技术、不做研发,自然对大学生没有需求。这种状态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作为龙头的整车企业对上游技术没有需求,整个国家的创新系统的链条就会断裂。由此看来,要想培育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一个最基本的功课就是从产品和工艺开发开始,这将会是企业核心竞
争力的来源,也是每个企业得以存在的
基础。听上去很粗浅,很可笑,但是想
一想,在整个中国,这么多年、这么
大比例的企业居然没有真正“自己的产
品”,确实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技术创新中推动和约束技术创新
的力量,一种是带来商业机会的市场需
求,另一个是带来技术机会的科学知识
的增长,也就是说,一方面是技术,一
方面是市场。这两种力量才能决定是否
能成功,平衡地借助这两种力量是让创
新成功的必要条件。更进一步说,技术
创新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
问题。而产品本身就是把市场和技术两
个关键要素、两种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凝
聚在一起的关键载体。所以,产品创新
本身是创新的关键环节,产品层面的创
新、工艺层面的创新,也是基础性的、
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创新的过程。
技术与市场的关系实际上为我国企
业的创新明确了一个方向:从最基础的
工艺创新开始、从最基本的产品创新开
始。这样才使得我们的创新发展有了可
能性。
对一个传统的、现有的产品,只
要根据中国的市场需求重新定义,重新
明确概念,或者突出其性能特性,能够
提供给市场和客户新的价值,这就是创
新。拿载重卡车来说,相当多的运输企
所谓创新能力不足现象,出问题最基本的环节就是中国工业企业普遍缺乏产品,缺乏真正的自有产品。
业都会超载。中国载重汽车生产的汽车,能够完全满足超载后安全驾驶的需要。从技术上讲,这种产品就是创新,这是不可否认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结合中国的市场需求,创新无处不在,只要认真去做,去满足客户的需求。
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提升创新能力最难的可能还是技术问题。创新能力包括一些所谓的综合技术,技术能力只能是积累起来的。所以,技术能力简单讲就是能推动管理技术变化的能力。理论上说的科学知识和研究仅仅是技术能力的一小部分。由于工艺产品的复杂性,在产品的开发过
程中,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的特点很难用操作规程说清楚的。所以对创新来说,实验纠错和操作经验从来都是技术改进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从比例上来说,这部分占更大的部分,而不是院校的那种实验室研究。即使是研究密集型的企业或产品,也必须有设计建造、样机测试、中试等环节,还是少
不了这些生产环节的技术的支持。
这说明,技术能力大部分是经验,可以通过经验的积累来获得和改进。它是买不来的,必须是企业自己在产品开发、产品工艺开发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它不会因为跨国公司在这里设研究中心,这个地方就有技术能力了,也不因为购买了别人的生产线,就拥有了技术能力。技术能力一定是靠自己积累的,不管水平高低,只要坚持这么走,一定会成功的。
技术能力也好,知识产权也好,是组织能力的一种体现,地理位置的因素并不重要。不是说把研究中心设在中国了,这部分能力跟中国就有什么关系,这一点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很多企业在生产线引进的时候,会郑重向对方承诺,“我保证严格保护知识产权”。一方面要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又期待人家的知识溢出,岂不是自相矛盾?!
我们很多技术转移没有效果。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国际领先企业来了就是效果。这是不对的,甚至是大错。有没有效果并不取决于别人的技术有多先进,而是取决于接受方是不是具备一定的能力基础,是否愿意为发展这个能力而持续努力。接受方的能力越强,技术转移的效果就越好,因为接受方在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如果接受方不学习、不实践、不应用,这个东西摆在这里是没有用的。
高级水平上的技术创新
中石油、大唐电信的技术创新都是属于高级水平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到目前为止,我国企业尽管整体上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弱,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发展,在若干领域已经出现了前沿创新,是世界范围、全球意义上的前沿。可以说,我们很多技术是世界领先的,或者说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对于这样的
不同水平上的技术创新
技术能力大部分是经验,可以通过经验的积累来获得和改进,是买不来的。
创新,我觉得我们现在有一个问题,我们在思维上、机制上、体制上还存在一种矛盾,就是不但不支持这样的创新,可能还会阻碍创新。
为了理解什么是前沿创新,我们需要分析一下追赶模式,这是我们中国的实际国情。后进国家的技术发展只能从获取和吸收先进国家的现有技术开始,这是事实,也是不可违背的一个规律,全球任何一个后进国家都是这样发展的。如果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上来就全球领先,那是不可能的。后进是事实,是历史造成的,无可厚非。但关键是在这种条件下,后进国家容易产生思维惯性:“我们只要把前面的人跟好就行了。”这是后进国家最大的风险。
追赶思维有几个特点,第一,追赶者的问题是什么?就是缩小与领先者的差异。所以追赶思维就是以缩小与先进者的技术差异为目标的。别人搞500吨,我们搞300吨,相比较原来的一无所有而言,我们已经大大进了一步了。但是,风险也在这里,当缩小了与领先者的差距,当这种差距以技术性能为衡量指标时,追赶者往往看不到,自己其实是沿着领先者的技术轨道在前进,所以很容易陷入一个“追赶者陷阱”。日本当年开发第五代计算机,通产省组织日本各个大公司,政府也出钱,以IBM 为目标,以大型机为目标。当时,美国人给吓得够呛,觉得这下坏了,日本人要突飞猛进,赶上来了。但是后来的故事证明,这个事是错误的,日本人也什么也没干成。为什么没干成?因为后来的市场趋势不是大型机,转向PC去了,整个的路径和方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化。
还有一个例子是日本当年做芯片开发。通产省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个计划,几家大的公司,包括富士通等,联合起来进行开发。当时主要的竞争领域就是存储芯片。当时美国产品的利润率是40%。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时候,美国的惠普、英特尔都退出了。当时有人说,美国没有做存储芯片的能力,出现了断裂的行业缺口。后来人们才发现,芯片的主导产品不再是存储芯片,而是CPU。英特尔是在这儿退出了,但是它迅速转型主攻CPU,日本人的跟进策略依然效果不好。
这些例子充分说明,后进者的目标是以领先者现有的技术为目标,然后追赶,这是典型地沿着人家的既定轨道前进。但是,没想到的是,等你快追上的时候,领先者的轨道变了。又跑到另外一个领域上去了。在创新领域叫做“范式发生变化”,轨道变了,你又跑错了,最终又被甩开了。我们以往的高度依
赖引进技术的问题就在这里。站在后进者的角度,要评估这项技术为什么先进?这些参数为什么重要?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个而不是那个作为我们跟进的方向?这些都要做战略性、方向性的判断。
从反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来,这些都不是前沿创新。前沿创新的一个标识是,我们在所创新的领域内有主导设计、主导系统。任何一个新的范式出来
的时候,技术发生变化的时候,会出来若干个竞争的技术路线和设计体系,换句话说,是若干个不同的轨道。经过一段时间竞争之后,会出现主导设计和主导厂商,被市场
广泛接受。进而
产生的直接效果
就是其他轨道会
被排斥,逐步淡出主流,甚至消亡。从这个视角来分析,我国过去引进技术都是在主导设计形成以后,跟进已经明确的主导轨道,短期看问题不大,但是再往前走,有可能面临技术变轨的风险。
作为前沿者,技术不断发生的变化是无法估计的,有条件的企业必须及早参与。刚才提到,中国出现了前沿创
新,就是说主导设
计之前,已经有企
业有这个创新能
力,在主导设计之前参与了技术创新的过程,引导了技术发展的方向,或者是参与了技术变化的范式。比如说大唐电信的CDMA,就是3G现在没有形成绝对的主导。可以这
么说,目前还处于雄割据
的竞争阶段。而且,下一步
技术发展的方向上,会不会
就是3G?是不是直接开始到
4G?还是需要一个很激烈竞
争的阶段才能决定?现在非
常好的一个情况是大唐代表
中国为TD WCDMA做推荐
标准,在没有成熟技术的时
候大唐就开始做了,这就是
前沿创新。这不像第二代通
信技术GSM的时候,人家做
成了我们买进来,只能被动
跟随。
领先的前沿创新者面
临的问题就不再是领先者与
跟随着的产品之间差距有多
大,前沿创新者的问题是如
何把自己的技术推广成主导
技术。前沿创新者的思维方
式与跟随者的思维方式是完
不同水平上的技术创新
前沿创新者的问题是如何把
自己的技术推广成主导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