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专题讨论1-2参考答案
专题讨论1
本次讨论涉及专题一和专题四的内容,请在学完专题四后完成本次任务,要求第9周以前完成。本次讨论满分100分,即课程总成绩3分。
一、讨论题目:
1.你怎么看鲁迅《狂人日记》中的文言“小序”?
2.你怎么看《雷雨》中周朴园与蘩漪的情感纠葛?
二、讨论要求:
1.学生由3-5人组成一组,可以事先经过各种不同形式(包括面对面)的讨论,在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然后分组进行讨论。
2.每人须发言5次以上,并作一次主题演讲,最后每组提交一份讨论记录稿(在记录稿上,每人每次发言记录应不少于50字,主题演讲字数应不少于500字)。
三、讨论评价:
讨论结果经辅导教师确认合格者,记入成绩。
1.你怎么看鲁迅《狂人日记》中的文言“小序”?
参考答案1:
小说的正文是“狂人”的13节日记,用白话文写成,但正文前面有一“识”,也即小序,用的却是文言,文言在当时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使用的文体。小序除交代日记由来和“狂人”后来的情况等相关信息外,在思想立场上与“日记”形成一种对立。这种对立包含了作者对“狂人”的否定,也说明其“撮录”《狂人日记》发表的目的是“供医家研究”。实际上,“狂人”才是清醒者,有病、需要“医家”医治的却是“作者”一类的人。所以,文言的“识”和白话的“日记”之间构成了一种“反讽”的意义,即本意是赞赏和肯定“狂人”的,却用否定的口吻;本意是嘲笑批判这些所谓正人君子的,却模拟他们轻蔑“狂人”。
参考答案2:
《狂人日记》是一种二元对立的结构。由两大部分构成的:一是文言小序,一是白话正文,序文与正文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狂人”也是两个不同的人。《狂人日记》的小序和正文的奇妙对应构成了小说的二重文本。
文言的序文是现实社会的象征。文言是旧的社会秩序、文化秩序的象征。在旧的文化秩序和社会秩序中,狂人已经不是狂人,而是一个正常的人。他不是与社会秩序、文化秩序对立,而是融合,或者说亲和。是一个普通的封建知识分子。他的“迫害狂”精神病已经痊愈,去某地候补了。从这种社会现实立场去看,他的日记都是胡言乱语,唯一的价值是供医生研究精神病。
白话正文是狂人的内心独白,狂人是精神病患者,狂人的胡言乱语被赋予鲜明的文化意义,它是个人/自我/新文化的象征。鲁迅用狂人作为象征意义的载体,具有非常深刻的文化意识。发狂——精神病,才能与现实完全划开界限,才能斩断与现实、文化的联系,才能对现实进行毫不妥协的反抗。这里,狂人与现实、历史、文化是完全对立的,没有一点缓和的余地。所有的人都要吃他,所有的人都是吃人。中国社会历史文化,都是吃人的。
正文是心理小说,属西方现代小说(心理、意识流手法),序言属于杂文性质(随感、随笔、
杂感)。
序言和正文构成的二重文本,运用了西方的反讽技巧。序言——文言——正常人语——非正常,正文——白话文——非正常人语——正常。形成序言与正文间的距离,从而使作品充满张力,使人形成远距离观照和阅读,具有形式上的意义。反讽是"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例如"阳光灿烂的日子",这句话在一定的语境下可以与它的字面意义相反。语境能使一句话的含义颠倒,这就是反讽。反讽最显著的特征:即言非所指,也就是一个陈述的实际内涵与它表面意义相互矛盾。
小序和正文的对立还蕴涵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和人性思考。
狂人精神病一旦痊愈,精神恢复正常,成为正常的人,他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社会秩序、文化秩序之中。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封建知识分子,没有任何叛逆性、反抗性。而狂人一旦发狂,就没有了社会束缚和文化压抑,就会露出自己的本性,他只要依靠自己的本性就可以说出真理,就是一个反封建文化的斗士。这就是人的生存的悖论,也可以说是人的生存悲剧。在人的文化状态,是没有自由的。只有抛开了文化进入纯粹的自我精神领域才可以获得自由。但是,人一旦离开了文化,斩断与社会的联系,人也难以存在,所以,进入自
我以后,就是狂人。只有摆脱了文化束缚,才可以彻底反抗。鲁迅小说中的觉醒者,凡是反抗到底的,都是疯子。
这里就触及到人的存在悖论。人要存在就必须有文化,文化就是人之为人标志,或者也可以说文化就是人的自由。有了文化人才从动物状态进入到人性状态,人无法离开或者超越文化,人的存在是文化的存在。但是,文化又反过来对人性构成压抑、摧残。这里,人处在两难境遇,任何一种选择都意味着人性的缺失。鲁迅的《狂人日记》实际上涉及了文学人性主题。人的文化难题。它的思想意义、文化意义是时代理性与永恒人性之间的高度结合,产生了巨大的艺术张力。
2.你怎么看《雷雨》中周朴园与蘩漪的情感纠葛?
参考答案1:
他并不是个十足的恶人,周朴园这个人的卑鄙自私和资本家的丑恶嘴脸,只是由于那个时代的社会影响所致……就是说处于他的地位来看,他所做的完全是合乎正当的。这个可怜的老家伙,到老了……却在一天之内几乎落魄的一无所有——这里的落魄不是金钱,是他
苦心追求并经营了一辈子的,看起来秩序井然的一个大家子。当然这种对家庭的追求我们也不能不理解为是社会的影响所致。人老了突然受到这许多的刺激,想必他一定是筋疲力竭了吧……周朴园也不是以作恶为趣的人——他的一切丑恶都只是在资本家利益的与亲情发生冲突中展现出来的,即是:我们以为他的选择(选择利益而蔑视亲情),是丑恶的。他是不是良心发现了……着微妙的问题很难考证,但是侍萍与蘩漪,一个是他的初恋,是他唯一的美好回忆;一个是在十八年里帮助他维持他所追求的家庭的夫人。这两个人在周朴园心里还是有很大的分量的。所以即使不是良心发现,他现存的良心也完全可以促使他做出照顾这两的人的行为。
参考答案2:
周朴园在家庭生活中,他处处表现得像一个专制的暴君,任何人都是不能违抗的。强迫蘩漪喝药的场面,把他极端冷酷、绝对专横的面孔暴露无遗。而他却把这些看作是他对妻儿们的“关心”和“爱护”。
周蘩漪她得不到爱情,更没有幸福,甚至还丧失了做人的尊严。蘩漪眉目间流露出忧郁。有时那心中郁积着的火。能燃烧得她的眼神里充满了一个年轻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愤。
在周萍闯进她的生活之后,她不再默默忍耐寂寞了。她把自己的爱情、名誉,乃至生命都交给了周萍。
参考答案3: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不平等的社会里,命运对人残忍的捉弄。周朴园的专制、冷酷和伪善;周冲的热情和单纯;以及蘩漪对爱情的深挚乃至略显变态的执着;
痛悔着罪孽却又不自知地犯下更大罪孽的软弱的周萍;被侮辱的被捉弄的悲苦的鲁妈,还有家庭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最后,有错的、有罪的,无错的、无辜的人,竟然一起走向了毁灭。
它讲述了资产阶级周家和城市平民鲁家两个家庭纠结复杂的悲剧故事。一是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浓厚封建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悲剧:二是以鲁妈为代表的城市平民不能把握自己命运、被别人所操控的悲惨境遇。
而周、鲁两家复杂的血缘联系,更是突出、生动地反映了两个不同阶层的家庭之间的矛盾。揭露了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现象以及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横、冷酷与伪善,反映了
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社会现实,对受压迫者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专题讨论2
本次讨论涉及专题五和专题九的内容,请在学完专题九后完成本次任务,要求第18周以前完成。本次讨论满分100分,即课程总成绩3分。
一、讨论题目:
1.京派小说与京味小说有无区别?为什么?
2.你怎么看七月派与九叶派的诗歌?在这两个诗歌流派中,你最欣赏哪位诗人?为什么?
二、讨论要求:
1.学生由3-5人组成一组,可以事先经过各种不同形式(包括面对面)的讨论,在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然后分组进行正式讨论。
2.每人须发言5次以上,并作一次主题演讲,最后每组提交一份讨论记录稿(在记录稿上,每人每次发言记录应不少于50字,主题演讲字数应不少于500字)。
三、讨论评价:
讨论结果经辅导教师确认合格者,记入成绩。
1.京派小说与京味小说有无区别?为什么?
参考答案1:
“京味文学”便是用北京方言,写北京人,书北京事。但“京味文学”的时间跨度之长、生命力之强悍、作家队伍之雄壮、留下的名篇佳作之多,是别的地域文学派别所不能比的。在这个流派旗下,聚集着几代“大腕”作家,从开创者老舍,到汪曾祺、邓友梅、林斤澜、陈建功、刘心武……再到今天的刘恒、王朔。京味作家留下了许多足以写进文学史的经典名篇,塑造出一个个脍炙人口的“北京人形象”,你会觉得那就是北京人,而人们也正是从这一个个文学形象中来看取北京,看取北京人。而“京味文学”能够百年不衰,一代代传承下去,正显示出北京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常说常新的世风民情,显示出她作为政治、文化
中心的独特魅力,堪称一块文学的风水宝地。
北京现代是哪个国家的
参考答案2:
与“京味文学”这样一个有着鲜明语言风格、创作题旨的文学流派不同,“京派”则是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聚集在北京的一批文学中人的一个模糊概称。在这一派别内,亦有许多了不得的大师级人物,如周作人、沈从文、林语堂、废名、林徽因……严格地说,这些京派代表人物大多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而是一批脱“乡”入京的“外地人”;他们也不像“京味文学”作家那样,采用地道、半地道的北京话来写作,甚至很少以北京城和北京人来作为自己的文学对象。但在他们的言谈与写作中,亦体现出对北京这座文化古都的敬慕与认同,对北京的世风民情的欣赏和表现。这是一种精神的皈依与再造,在他们生活道路各异、文学追求也各自不同的背后,是他们精神品格、美学风格的趋同。透过周作人的闲适、林语堂的幽默、废名的冲淡,以及沈从文的田园牧歌与乡愁情调,是他们共同铸造的一派现代文人的精气神,是现代知识分子的自由精神和传统士大夫风度、贵族气的结合,站在时潮之外和追求艺术独立的结合。
参考答案3:
“京味儿”与“京派”,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两个举足轻重的文学概念,也是彰显北京文学的重镇地位和文化魅力的文学概念;另一方面,它们又像两面镜子,从中可以照见当下北京文学的面貌,也成为本文谈论当下北京文学的两个参照系。
2.你怎么看七月派与九叶派的诗歌?在这两个诗歌流派中,你最欣赏哪位诗人?为什么?
参考答案1:
1948年在诗坛上最重要事件就是“九叶派”的正式亮相。由于曹辛之与臧克家组成“星”社在艺术观点上的分歧,他与辛笛、陈敬容、唐祈、唐湜等人创办了《中国新诗》月刊,并与已经从昆明的西南联大回到北京、天津的穆旦、杜运燮、郑敏、袁可嘉等人取得联系,形成了一个新的诗歌派流派“中国新诗派”(后因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叶派》称为“九叶诗派”)。九叶派则是40年代以《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中心的另一风格趋向的诗人(又称“中国新诗派”),代表诗人是辛笛,穆旦(另有专门介绍),郑敏,杜运燮,陈敬容,杭约赫,唐祈,唐湜,袁可嘉等.80年代出版有他们9人的诗歌合集《九叶集》,“九叶派”由此得名.文学史通常认为“九叶诗派”的艺术探求很有价值,拥有一批艺术水准较高的诗人诗作,对新诗的表达方式以及诗学观念都有大的突破.这个流派中我最欣赏唐祈。诗不只是时代的回声,而且应当是
时代的预言。很喜欢他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