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
816日,科技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在京共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以下简称科技城)协议。北京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原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北京国际鲜花港将作为先行试点,建设科技城,计划用510年的时间将科技城建设成为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农业创业服务中心,面向世界,立足首都,服务全国。
科技城一城多园五个中心
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建设科技城是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发展生物种业和粮食科技,保障粮食安全的具体行动;是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实践;是推进产学研结合,创新科技体制机制的重要探索。科技城将推进创新型国家和北京世界城市建设,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打造农业高端产业。
据了解,北京市聚集了61%的国家重点农业试验室,约有24%的涉农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还有众多全国一流的农业高校、院所,具备了开展农业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新技术和新农机具研发,农业高端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培育,以及涉农高端人才培养的优良基础。
在科研、人才聚集的基础上,科技城将借鉴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的有益经验,突出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以要素聚集武装现代农业、以信息化融合提升现代农业、以产业链创业促进现代农业的四个特征,使其成为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标志。
科技城还将按照政府行政协调、投资管理运作的原则,建立统一化、多元化、企业化的运行管理机制,采取一城多园的建设布局,以建设农业科技网络服务中心、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农业科技创新产业促进中心、良种创制与种业交易中心和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中心五个中心为重点,打造国家层面的高端服务平台。
科技城除将在北京市科技农业方面领先的园区作为试点保障科技城的建设质量外,还将突破传统上农业园区技术示范、成果转化、生产加工的模式,通过科技与服务的结合,聚集技术、资本、信息等现代农业服务要素,实现高端服务、总部经济研发、产业链创业和先导示范四大功能,形成高端研发、品牌服务、营销管理在京,生产加工在外的现代农业产业模式,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引领和服务支撑,进而推动产业、村镇、区域整体功能的突破与升级。
小汤山 北京农业科技第一品牌
作为科技城先行试点的北京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始建于1998年,园区核心面积2300亩,规模辐射面积111.4平方公里。北京现代是哪个国家的2010年通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议验收,是北京市惟一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也是北京市第一个农业项目规划与小城镇建设规划相统一、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批准的农业项目。
据北京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依据科技示范、辐射带动、旅游观光的总体功能定位,注重发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品牌优势,狠抓招商引资工作。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七区一园的发展格局,即林木种苗区、精准农业区、水产养殖区、农产品加工区、果品采摘区、休闲度假区、园林园艺区和籽种农业园。
截至2009年底,园区吸纳各类投资33.5亿元,引进新技术116项,新品种571个,引进新设施206套。现已有34家农业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了国有企业、股份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企业总占地18875亩,其中国有土地6865亩,联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52.6万平方米,保鲜库、加工车间等7.1万平方米。
国际鲜花港 北京花卉产业窗口
位于顺义区的北京国际鲜花港于20098月建设完成,是北京市政府规划的惟一专业花卉产业园区。2009年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曾在这里成功举办,如今已是北京花卉产业发展的窗口。
目前,鲜花港已逐步成为北京市花卉的生产、研发、展示和交易中心,以及花卉的休闲观光和文化交流中心。据悉,今年9月,鲜花港将继续深入花卉产业的推动,举办“2010菊花文化节
据北京国际鲜花港管委会主任赵善陶介绍,早在2002年,北京市科委、市农委与顺义区进行委区共建,经过近几年实施,成效显著,这为北京国际鲜花港成为科技城的先行试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自北京国际鲜花港建成以来,顺义区花卉产业持续发展,形成以花卉产业为抓手,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目前,鲜花港正在进行一系列的科技项目的申报。
成为科技城的先行试点,不仅是对我们以前工作的肯定,也对今后鲜花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顺义区的花卉产业、鲜花港的招商引资都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赵善陶说,未来10年,北京市的农业都将以科技城项目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