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北京城市地图的庋藏、特点及研究路径李 诚*
摘 要:现存近现代北京城市地图数量众多,但分散于各收藏单位中,不利于学界的整理利用。以目前研究成果看,尚缺乏整体深入
的通论性研究,对海外庋藏的舆图重视程度不够,对单幅地图
的文献学与科技史手段分析也数量寥寥。融汇各收藏机构编制
的北京城市古地图目录,将北京舆图与北京史结合起来进行研
究,应是学界未来的探索方向。
关键词:近现代北京 城市地图 北京舆图
北京现代是哪个国家的古人治学向有“左图右史”1的传统,中国古地图,又称“舆图”,是传世文献的组成部分,对了解其所反映的社会面貌有重要助益。1840年至1949年对于中国社会而言是纷乱动荡的时期,同时也是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转型时代。绘制于近现代的舆图,其制作形式、反映内容与技术手段等方面也能反映出这种新旧交替的特点。近现代的北京城,同样经历着凤凰涅槃般的重塑。封建帝都、文化故都、人民首都,这是北京城的独特角演变历程。反映这百余年间北京城市的舆图不仅数量丰富、类型多样,也是
* 李诚,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1 “左图右史”是由“左右图史”异化而来,出处是《新唐书·杨绾传》。
解读北京这座古城变迁不可或缺的媒介。对近现代北京城市地图的梳理,有助于理解北京的城市近代化过程。古地图亦可作为文化史、科技史的研究对象,用以探索北京的文人学风,乃至文化流变。本文拟从近现代北京城市地图的收藏概况、研究现状、重要特点与研究路径四个方面,梳理收藏并已公布的海内外北京城市舆图,鉴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挂一漏万在所难免,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一 集中与分散的结合——现存地图收藏概说
本文考察的近现代北京城市地图主要是单幅城市地图、分幅区域图和地图集(册)中的北京城市地图。图面内容以反映北京城市为主题,古旧方志中的衙署图、“八景图”等因不能反映城市总体面貌,故不在探究范围内。目前收藏并已通过各种渠道公布的近现代北京城市地图数量蔚为壮观,依据其收藏类型与展示方式大体可分为收录出版、公布原图与现代翻印三类。
(一)收录出版的近现代北京城市地图
近现代北京长期的政治中心地位和文化故都彩,促使其成为地图测绘的重点区域。在目前出版的古旧地图集中,常能见到北京城市地图。根据收录方式的差异,可大致分为舆图目录、结集出版、综合
古地图集和收藏单位出版的古地图集四类。
1.舆图目录类
目录书的意义在于提供简要、明确的著录信息。相较于传统古籍目录,舆图目录著录的信息更加繁杂。因古地图多有不注明绘制年代者,著录者就需要对图面内容和反映时代有一个基本判
断,这增加了地图目录著录的难度。1985年王灿炽编写的《北京史地风物书录》1收录了75幅近现代北京城市地图。该书著录的舆图起自明清,止于1981年12月。时段的延续,可以将民国后期的北京城市地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城市地图进行比对,从而加深对近现代北京城市地图的认识。该书著录的收藏单位涵盖了北京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央民族学院8家单位。著录的舆图要素包括名称、出版形式、绘制者、出版单位、时代、比例尺。著录舆图时段延长、著录收藏单位较多,这是该书著录舆图的优点。
目前海内外已公布的收藏北京地图数量最多的机构是中国国家图书馆2。1933年和1937年,王庸、茅乃文曾先后编辑出版了《国立北平图书馆中文舆图目录》及其续编,汇集地图4000余种,开创了我国地图专题目录之先河3。1997年,名称仍为北京图书馆的中国国家图书馆下辖的善本特藏部舆图组编制了《舆图要录:北京图书馆藏6827种中外文古旧地图目录》(以下简称《舆图要录》)。该目录是对当时馆藏的1949年以前中外文古地图的全面著录。目录中涉及的北京近现代城市地图共有103种。
古地图的著录要素包括名称、责任者、版本、比例尺、出版信息、载体形态、提要等项,较为概要地说明了古地图的内容。与《北京史地风物书录》相比,提要的出现增加了解读地图的可能性。这批著录的地图起自丰斋制的《首善全图》,止于1949年初的《最新北平大地图》,时段上构成了近
1 王灿炽编《北京史地风物书录》,北京出版社,1985。
2 按: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地图尚未有全面的目录问世,因此不能判断该机构收藏北
京地图数量的多寡。
3 北京图书馆善本特藏部舆图组编《舆图要录:北京图书馆藏6827种中外文古旧地图目
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前言,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