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汽车公司中国的发展
朱绍中 陈 翌
内容题要 德国的汽车工业界,特别是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最早与中国汽车工业界合作的,至今已在中国的轿车市场中占据了一半以上的份额,但是,随着其他各国汽车公司的纷至沓来,其“霸主”地位正受到严峻的考验。
  1980年,我国年产轿车仅5418辆,率先进入和帮助开拓中国轿车市场的外国公司是德国的大众汽车有限公司。1985年4月20日,大众公司与上海拖拉机汽车公司、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合资成立中国第一家具有先进技术和批量生产能力的轿车制造公司。1987年,国务院作出轿车工业发展的决策后,增加轿车产量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中国轿车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众多外国汽车厂商,通过引进技术、合资合作等方式,很快形成8个生产点,其中两家为中德合资企业。至1995年,我国已年产轿车32万1千辆,各种客车38万2千辆,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3,仅列韩国和巴西之后。德国的大众汽车公司作为我国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工业“开创期的伙伴”,在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1994年,德国的汽车生产厂家向中国出口各类汽车36900辆,仅居日本之后。按照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的观点,中国政府准备在2000年年产轿车150万辆的计划,为德国的汽车工业带来极大的机会,因此德国的汽车工业对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极大的兴趣”。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捷足先登,一部成功史
大众汽车公司早在70年代末就开始与中国有关方面接触,探讨在华合作事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斥巨资与中国合资经营汽车公司,的确需冒很大的风险,需要很大的勇气。当时,大众汽车公司投资中国的战略目标是:尽早进入中国这个未来的汽车大市场,占有中国市场的较大份额,并以此为依托进军东亚和东南亚市场。
历史证明了大众公司的正确选择,上海大众从第一年组装1500辆桑塔纳轿车开始,到1995年年产16万辆轿车,国产化率达到87%以上,年利润达到4亿1千万马克,获得了极大的成功。1995年4月,第一批由中国工程师参与设计的新车型桑塔纳2000驶下了总装流水线,这意味着上海大众的技术和生产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到1997年,上
2
4
—Deutschland2S tudien
海大众计划将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加到30万辆整车,18万台发动机。
除上海大众外,大众公司还与一汽集团合资成立了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占40%的股份),年生产能力为15万辆捷达轿车、27万台发动机和18万台变速箱。1995年7月,大众公司的子公司奥迪公司也加入了该合资公司,并从其母公司手中接受了10%的股份。从1996年起,一汽大众同时也生产奥迪100改进型轿车,计划到2000年达到6万辆整车和1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
根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1995年年度报告提供的数据,1994年和1995年,大众汽车集团在整个中国轿车销售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分别为50.3%和59.5%〔包括国产和进口〕,这意味着,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轿车市场中保持着“霸主”的地位。
大众公司在华投资的一个重要的成功经验在于,除整车生产外,还大力协助中国零部件厂商与外国对口厂商的合作和合资,带动其国外的合作伙伴来华投资。一方面,这是大众公司为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当地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促使了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按国际先进标准进行改造和重建,带动了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迅速发展。为上海大众配套,成了汽车零部件厂商质量和信誉的最好广告。这一成功经验,也为我国政府所重视,汽车零部件作为产品发展的第一重点被写进了1994年2月19日颁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梅塞德斯—奔驰汽车公司:
  奋起直追,潜力可观
由于盲目兼并,扩大企业规模,导致战线过长,奔驰集团1995年亏损达60亿马克之巨,连股东红利都发不出,这是奔驰集团有史以来第一次,弄得新任奔驰集团总裁施伦普焦头烂额。但是,梅塞德斯—奔驰汽车公司却是表现不俗,1995年,它是整个集团中唯一赢利的企业,特别是在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中频频得分。
“南方项目”是奔驰汽车公司在中国最大的项目,根据“九五”规划要求,国家决定只搞一家MPV〔俗称车〕生产厂,即广东湛江三星汽车和海南汽车厂共同组建的中国南方汽车有限公司。奔驰汽车公司与该公司在经过了两年多的艰苦谈判后,终于战胜其对手、该项目大热门———美国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于1995年7月13日签订了项目原则协议,今年1月19日签署了项目可行性报告,目前,双方正在紧张进行合资合同、章程的谈判。该项目总投资预计达10亿美元,奔驰汽车公司将出资45%,提供的车型将是VIANO型MPV车。奔驰总部对此非常重视,董事会特地增设了新的董事专门负责这一项目的合作事宜。奔驰汽车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维尔纳在今年5月访华时明确表示,该项目是同奔驰公司的亚洲市场经营战略连在一起的。
奔驰公司还准备在扬州与扬州客车制造总厂合资成立“亚星—奔驰有限公司”,该项目总投资1亿美元,合资双方各占50%的股份,计划年产各类大客车7000辆,客车专用底盘12000辆。
除“南方项目”和“扬州项目”外,奔驰公司对中国的家庭轿车市场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专门根据中国的国情设计和制造了全新的家庭轿车,现正在中国寻合作生产的伙伴,以便就地生产,就地供应,最终达到将单车售价控制在1万美元左右的目的。
最近,奔驰集团作出决策:把创立于1993年底的奔驰中国公司总部从香港迁往北京,并将技术培训中心迁到上海虹桥航空港区域内,再次充分说明了其在亚洲的重心的转移和对中国市场的极度重视。
  宝马汽车公司:
  稳定推进,看好摩托车市场
北京奔驰汽车制造厂宝马汽车公司在1994年3月收购了英国老牌汽车公司之后,1995年,产销量双双突破百万,已成为欧洲第五大汽车生产厂家。但是,与其本国的上述两个同行相比,
3
4
Deutschland2S tudien
宝马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步履艰难。直至本世纪末,它已没有可能从中国得到整车项目,因此,按照宝马公司驻北京办事处的销售经理的观点,宝马在中国的业务主要定位在新型高档车如5系列和7系列等的促销上。在中国,宝马已在北京、上海、青岛、厦门、大连、海口建立了销售或服务网点,并准备继续在其它地区稳步发展其业务。今年6月,宝马全新5系列轿车在厦门、广州、北京和上海的展示活动,是实施其促销政策的具体表现。
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国,虽然宝马公司现在想进入这个市场已稍晚了点,大部分的市场已被引进日本和美国技术生产的摩托车所占领,但宝马的大排量豪华摩托车在世界上处于顶尖的地位,具有极强的竞争能力。宝马公司生产的650CC摩托车,不仅能满足在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驶的要求,而且具备极好的越野性能,稍加改装也可作军用和警用摩托车。按照宝马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董友汉的讲法,宝马公司将继续寻求合适的摩托车和汽车生产合作伙伴并将尽快开始其摩托车在中国市场的促销活动。目前正在山东及将在江西建立的两个大排量双轮摩托车项目,估计宝马公司将不遗余力地参与竞争。
  保时捷公司:
  面向未来,着力于技术合作
保时捷的跑车举世闻名,但保时捷在研制和开发新车型方面的技术和能力决不比其跑车逊,世界上累计产量最高的大众“甲壳虫”家庭轿车就是由著名的汽车设计大师保时捷研制的。
众所周知,我国轿车工业在第一轮中外合资中最大的失误,就在于没有形成自主的开发能力。十年过去了,而我们事实上将不得不面临第二次引进。保时捷公司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与其德国同行不同,准备将主要精力放在技术合作上,按照保时捷公司在1994年制订的对华项目的合作宗旨,保时捷将通过技术转让帮助中国建立一个权威的、独立自主的、技术先进的汽车工业。这也正是《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所要求的。今年,在主席访德期间,一汽集团与保时捷公司签署了共同在长春汽车研究所建立产品开发中心的项目意向书。据悉,该项目预计投资1.9亿美元,准备利用研究所的人才优势和一汽的生产条件,共同开发新汽车,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
专家估计,在未来的百年中,世界汽车市场的重心将从大西洋两岸转到环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东盟、中国和韩国的市场。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后一块最大的潜在市场,已成为世界各大汽车厂商争夺的焦点。1995年10月31日,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签订了一项基础协议,规划在上海合资建立一个年产10万辆97型别克轿车的总装厂、一个发动机及变速箱厂和一个专门从事汽车设计和开发的合资公司。该项目的投资可能逾10亿美元,这是我国直至本世纪末最后一个整车项目,对通用公司而言,该项目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终于能在中国造车了,而对德国的汽车工业界则意味着其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霸主”地位已受到严峻的挑战。
参考资料:
  1.《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国家计划委员会, 1994年;
2.《中国汽车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主办;
3.《上海汽车报》,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主办;
4.G esch ftsbericht1995,Volkswagen A G
5.G esch ftsbericht1994,BMW
6.《Auto94/95》,Jahresbericht,Verband der
Automobilindustrie e.V.
7.《成功的合作广阔的前景———德国企业在
华直接投资》,王志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出版,1994年;
8.《德国》杂志,莎西埃德出版社与波恩联邦
政府新闻与信息局合作出版,1995年6月
第3期;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德国研究所)
4
4
—Deutschland2S tud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