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体谅你的不正确
①我读到高二时,不想再读,自作主张退了学,一心要成为一个写作者。难得的是我爸也支持,只是他觉得即便是当作家,还是需要进一步学习,于是到处打听哪里有作家班。
②那年11月中旬,我们听闻复旦大学有个作家班。此时学期已经过了大半,仍要交整个学期的学费和住宿费,爸爸认为,孩子的成长期不可蹉跎,他第二天就带我启程,汽车、火车,坐了一天一夜,才终于抵达。
③爸爸先带我去办理入学手续,交了厚厚一沓现金。手续办完,我们就到对外营业的教工餐厅吃午饭。放下大包小包,我四处打量,脸上是外乡人显而易见的好奇。这时,我看到一个女孩子逆着走
进来,她一进来,整个餐厅都被照亮了。
④她身材高挑,打扮得很时髦,最醒目的是脚上的那双靴子,麂皮的,很精巧,钉着漂亮的流苏,跟她白长毛衣上的流苏呼应。时值深秋,我穿着薄袄,她却穿着一条咖啡的厚呢短裤,两条长腿
极具视觉美感地露在外面。我艳美的眼神和爸爸的目光相对。我回过神儿,压迫感袭上心头,是初来
乍到的惶恐,还有对未来的迷茫,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我
不见得能适应。
⑤爸爸安顿好我,给了我足够的生活费,自己仅留了几十块钱就回去了。
⑥我揣着钱,就奔去室友推荐的五角场,那里有很多小店,花花绿绿的,让人眼花缭乱到眩晕。我精心挑选了一双人造革的靴子,虽穿在脚上不舒服;但样子不错,尖圆头,鞋跟很高,重要的是鞋
边有一圈同的铆线,——那是浓墨重彩的时髦儿,我不再纠结它昂贵的价格,毫不犹豫地买下,我
太着急想要抓住“时髦”了。
⑦之后的很多天,我都在为这个选择付出代价。那双鞋子如暗处的酷刑,磨脚,不透气,让我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的,像小人鱼一步步走在刀刃上。小人鱼是为了爱情,我是为了什么?虚荣吗?
我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
⑧上海下了第一场雪后,我的脚更是遭了殃。粘上开胶的鞋子,还是有潮气渗进来,脚生出冻疮。夜晚坐在南区的自修室里读书,脚像一块冰冷的石头,回寝室后焐很久也焐不热。爸爸来电话问长问短,我的泪水不争气地倾泄,为虚荣所付出的代价折磨着我。
⑨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尽管遭罪,我也不想买第二双鞋,爸爸是工薪阶层,我的学费和生活费几乎花掉了他的全部工资,再一双接一双地买鞋子,我着实于心不忍。
⑩再说,我放弃高考要当个作家,我和我的家人付出那么大代价,我应该做的不是心无旁骛地学习吗?怎么能在穿着打扮上花那么多心思?
⑪然而,就在上海那个冬季最冷的一天,我收到爸爸寄来的包裹,打开来,赫然是一双短靴!柔和的光泽,纯正的牛皮,里面是一层软软的羊毛,经典大方,闪闪夺目,堪比灰姑娘的水晶鞋,我直直地盯了好久,我那土土的老爸,怎么突然有了这样的好眼光!
⑫那双鞋子温暖了我整个冬天。也点亮了好多女孩子的目光。当我的脚被温暖包裹,脚趾隔着袜子也能感觉到羊毛柔软的触感和鞋的美丽所带给我的满足时,我那么深切地感觉到,是爸爸默默的爱给予了我温暖与光辉。
⑬寒假回家的那天,奶奶跟我说,“你爸那天一到家就感叹,上海的女孩子长得漂亮,穿得也漂亮。”爸爸一向不爱对别人评头论足,他跟我奶奶说这些,一定是体谅到女儿的心了吧。奶奶还絮叨着:“你爸说他不会说啥大道理,就知道他孩子不够出众,但又有一颗要强的心,你爸说他没啥眼光,就给你挑了咱镇上鞋店里最贵的一双。”泪水悄悄溢满我的眼眶。你看,每个人都不完美,真爱你的人,就会体谅你的不够强大、不够正确的那些地方。
⑭那晚,我在日记中写道:爱就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它从体谅亲人的不正确、不完美开始,让自卑悄悄变身,让一个生命因自信而散发出光芒,也让父亲无师自通地成为父爱的榜样。
(选自《读者》,有改动)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父亲“体谅孩子不正确”的两件事。
2.请赏析选文第⑫段中加点的两个词语的含义。
那双鞋子温暖了我整个冬天。也点亮了好多女孩子的目光。
3.选文多次写到“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请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分析选文结尾段的作用。
【答案】1.①父亲支持“我”自作主张退学,并花高额学费送“我”去作家班读书。
②父亲知道“我”因虚荣而高价买了一双不实用的鞋却未批评“我”,并为“我”买了最贵最漂亮的鞋。2.“温暖”既指鞋子的暖和,又指父亲的爱带给“我”的温暖;“点亮”既指鞋的漂亮招来女孩子的羡慕,又指“我”因为别人的羡慕而充满自信及对父亲的感激。
3.由“鞋”展开选文主要事件,表现了“我”的自卑与虚荣;突出了父亲对孩子的理解与疼爱(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推动情节的发展(便行文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4.内容:交代“我”日记中的内容,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与赞美之情,强调并深化中心;结构:总结全文。结尾扣题,使结构完整严谨。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第①段“我读到高二时,不想再读,自作主张退了学,一心要成为一个写作者。难得的是我爸也支持”“复旦大学有个作家班。此时学期已经过了大半,仍要交整个学期的学费和住宿费,爸爸认为,孩子的成长期不可蹉跎,他第二天就带我启程”可概括出,父亲支持“我”自作主张退学,并花高额学费送“我”去作家班读书;结合第⑧段“爸爸来电话问长问短,我的泪水不争气地倾泄,为虚荣所付出的代价折磨着我”可概括出,父亲知道“我” 因虚荣而高价买了一双不实用的鞋
却未批评‘‘我”;结合第②段“那双鞋子温暖了我整个冬天”和第①③段“你爸说他没啥眼光,就给你
挑了咱镇上鞋店里最贵的一双”可概括出,父亲为“我” 买了最贵最漂亮的鞋。
故答案为:①父亲支持“我”自作主张退学,并花高额学费送“我”去作家班读书。②父亲知道“我”因虚荣而高价买了一双不实用的鞋却未批评“我”,并为“我”买了最贵最漂亮的鞋。
2.①本题考查赏析句子。“那双鞋子如暗处的酷刑”,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那双鞋子”比作“暗处
的酷刑”,“像小人鱼一步步走在刀刃上”把“走起路来的痛苦”比作“小人鱼走在刀刃上”。联系第⑦段中的“之后的很多天,我都在为这个选择付出代价”可知,这两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为虚荣所付出的代价折磨着”的情形,也表现了“我” 穿这双鞋子时的痛苦。
故答案为:“温暖”既指鞋子的暖和,又指父亲的爱带给“我”的温暖;“点亮”既指鞋的漂亮招来女孩子的羡慕,又指“我”因为别人的羡慕而充满自信及对父亲的感激。
3.本题考查细节的作用。选文主要提及了女孩漂亮的鞋子、“我”贪慕虚荣买的鞋子、父亲买的鞋子。“我”和父亲看到女孩的漂亮鞋子,“我”才想要去追赶时髦儿,买下那双不实用的鞋子;父亲当时注意到了“我” 的神态,回家之后才为“我”买下了镇上鞋店里最贵最漂亮的鞋。由此可见,选文多次写到“鞋”,由“鞋”展开选文主要事件,表现了“我”的自卑与虚荣,突出了父亲对孩子的理解与疼爱,推动情节的发展。
故答案为:由“鞋”展开选文主要事件,表现了“我”的自卑与虚荣;突出了父亲对孩子的理解与疼爱(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推动情节的发展(便行文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4.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从结构上看,结尾段“它从体谅亲人的不正确、不完美开始”与标题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整篇文章主要叙述了父亲体谅“我”的不正确的两件事,结尾对这两件事进行了
总结。从内容上看,“让自卑悄悄变身,让一个生命因自信而散发出光芒,也让父亲无师自通地成为父爱的榜样”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与赞美,因此结尾段起到了强调并深化中心的作用。
故答案为:内容:交代“我”日记中的内容,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与赞美之情,强调并深化中心;
结构:总结全文。结尾扣题,使结构完整严谨。
现代文阅读(二)
飞舞的线条——书法
①今天,对中国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或多或少地知道中国有书法这种独特的艺术。书法艺术与写字有关,但不等于说,将字写得好看一些,就是书法艺术了。
②汉字书写的形式有很多种,早期刻在龟甲上的叫甲骨文,后来镌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叫金文,又叫大篆。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也随之统一,称为小篆。汉代以后又有隶书,后来在隶书的基础上
产生了楷书、草书、行书。行书和草书是书写的快捷化,实用性强,又有流畅的节奏,是人们平时很
喜欢的书法形式。
③中国有书法艺术,得力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汉字,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方块文字,它具有独特的优美形式,为书法艺术的形式感提供了条件。一是毛笔,毛笔的发明,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
事件,它不仅是书法艺术产生的基础,中国绘画的独特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来自于毛笔。由兔毫、羊毫、狼毫等做成的毛笔,柔软而富有弹性,可以产生丰富的变化,为书法艺术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④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当代舞蹈家林怀民领衔的“云门舞集”舞蹈团,曾创作《行草》组舞,享誉世界。他的灵感来自中国书法。在舞蹈过程中,舞者如同一个即兴创作的书法家,挥毫泼墨,时而停顿,时而激越,时而流动婉转,时而迟缓柔媚。虽然布景上没有书法,舞台上没有字迹,但使
世界最贵的汽车人感受到书法的气脉在流动。
⑤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大书法家张旭整天沉浸在他的行草世界中,他日日临摹前代大师的书迹,但进步不大。一日,他到长安街头,看到人头攒动,凑前一看,见一位女舞蹈家,姿容曼妙,身材纤秀,挥舞着长剑,凌空飞舞,柔美的身躯,飘拂的衣带,随着剑起伏。舞蹈家的身体、长剑和外在的
世界几乎合为一体。她就是当时京城著名的舞蹈家公孙大娘。张旭看得如醉如痴,从中悟出了书法妙道,从此书艺大进。
⑥一个是甲,一个是乙,说明书法和舞蹈有共通的因素。这共通的因素,就是无影无形又无处不在的内在气脉。书法以流动的气脉为灵魂。
⑦有的人说,看中国书法,就像看太极拳,拳手以优游回环的节奏,在茫茫虚空之中,舞出一条流动的线。
⑧中国书法所说的“一笔书”,就是就这一内在线条而言的。一笔书,不是说一笔写成,笔与笔不间断地连在一起,而是一气相连。外在的笔迹可以是缺断的,但内在的气脉不能断,内在气脉断了,
就没有了生机。
⑨“一笔书”的提倡者是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他的存世名作《鸭头丸帖》,就是气脉不断之作,一气呵成,气韵流荡,线条之间时断时连。我们读这样的作品,不知不觉中就会被它内在的线条所折服。5.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题目既点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也点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简明生动,一目了然。
B.文章第②③段采用时间顺序说明了汉字书写形式的演变和中国书法艺术产生的条件。
C.通过阅读本文,我们知道中国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以流动的气脉为灵魂。
D.文章第①段中加点词语“或多或少”是“多少不一,多多少少”的意思,突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影
响广泛。
6.简要概括④⑤段内容,将第⑥段段首句补充完整。
甲:  乙:  7.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⑨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一笔书”的提倡者是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他的存世名作《鸭头丸帖》,就是气脉不断之作,一气呵成,气韵流荡,线条之间时断时连。
【答案】5.B
6.示例:当代舞蹈家从书法中得到舞蹈的灵感;古代书法家从舞蹈中得到书法的启示
7.示例: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王献之的名作《鸭头丸帖》的例子,说明“一笔书”的书法特点,准确具体,具有说服力。
5.B:错误。第二段是书法形式演变,时间顺序。第三段是书法艺术形成条件。
故答案为:B
6.概括题根据“人+事物+结局”或者“这件事怎么样”的格式归纳即可。
④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当代舞蹈家林怀民领衔的“云门舞集”舞蹈团,曾创作《行草》组舞,享誉世界。他的灵感来自中国书法。
⑤张旭看得如醉如痴,从中悟出了书法妙道,从此书艺大进。
故答案为:当代舞蹈家从书法中得到舞蹈的灵感、古代书法家从舞蹈中得到书法的启示
7.举了王献之他的存世名作《鸭头丸帖》的例子,证明了“一笔书”的特点,具有说服力。
故答案为: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王献之的名作《鸭头丸帖》的例子,说明“一笔书”的书法特点,准确具体,具有说服力。
现代文阅读(三)
芦苇花的精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