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经济学092    2009013203    关彤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际延伸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国际分工突破了原先的定义范畴,整个世界经济联系跨越了国界,资源和生产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要素成本比较优势进行分配,分工自然而然形成了以核心国家和企业为主导的分工体系。而此时全球供应链的产生和发展将原先分工的等级体系,转变成了一张在全球版图上的网络,通过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将各节点国家和企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向外辐射的国际新型分工体系,并通过各种机制推动了国际分工向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参与国际分工,在全球供应链上争取获得最大经济利益,才能真正代表一国真正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真正代表一国的国际分工位次。
    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垂直型水平型还是混合型在广阔的国际分工空间内我国都占有重要国际地位。近几年来,对我国现实国际分工地位的研究已经演化为有关我国是否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讨论和争辩。但是在我认为我国目前就是世界工厂。所谓世界工厂本田是哪个国家的,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有一大批企业和众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主要地位。能够被誉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应该在重要产业有一批企业在生产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成为世界的排头兵,其一系列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主要份额,甚至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 对外贸易方式也是进口资源产品或一些初级产品,通过自己国家发达的研发能力和机械制造能力生产出世界所需要的高级制成品,其进出产品的附加值相当高。世界工厂的形成不仅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的庞大规模和生产的成熟发达,而且显示了这个国家或地区与外部世界的贸易能力,表现为占有世界制造业工业品出口的相当份额。
    在世界经济史上,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先后是英国、美国和日本。世界工厂的出现同时还伴随着一批主导企业和品牌的诞生及发展,由于这些企业在世界制造业领域的垄断性优势,被誉为世界工厂的特定国家或区位因此具有主导世界范围众多制造领域的创新产品、生产潮流和生产标准的领袖地位。例如,在日本作为世界工厂的年代,汽车业的丰
田、日产和本田;家用电器业的松下、东芝、三菱和日立;钟表业的精工舍、西铁城和东方表等等厂商和品牌在世界市场上都是耳熟能详的。对比而言,毫无疑问,当今我国的制造业离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的目标仍非常遥远。尽管我国已有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成为世界第一,但其附加值相对较低,绝大多数制造产品都出至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中国企业及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度和影响力微乎其微。
客观估计中国在地区乃至全球分工中的参与度及作用力还需要跃出国际贸易这个单一的判断指标。我国国内企业还大多集中在低技术部门,尤其是玩具、旅行箱包和纺织纤维等方面,并没有达到世界工厂所需要的完全掌握全部或大多数高新技术部门的要求。而且这些出口的高科技产品中到底有多少是由我国完全或大部分独立开发的产品还不好说。因此,单从产品的出口额上判断我国的分工地位是不准确的。我国当前并没有像以前不同时期的英国,美国,日本一样拥有生产世界产品的绝对优势,即,科学技术优势,产业结构优势,管理经营优势。之所以当前世界上学多产品被印上中国制造的标签主要还是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再加上发达国家为了规避贸易壁垒,提高产业内经济的需要等因素,才使得我国现在出现替别人代生产世界产品的这一现状。我国并非其所谓的世界工厂,其实际形态事实上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加工厂,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被动接受者,处于国
际垂直分工的低端。
    我国当前国际分工的地位及不利表现: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我国还是处于国际分工的底端,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西方发达国家把大量的资本投入我国主要还是由于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制造业生产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我国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而且还在不断提高;困扰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障碍目前已经基本消除;我国工业配套能力较强;我国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我国社会与政治环境稳定。
但是,我国制造业本身也存在很多劣势:很少有属于中国的世界知名品牌,物流成本高,物流企业分散,基础设施薄弱,人才结构不合理。与工业先进国家相比,也存在着规模和质量上的显著差距。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形成自己的,完整的,在世界范围内站得住脚的工业制造业体系。在一定时期不能占领价值链生产的高端的情况下,就不得不继续凭借其廉价劳动力等资源,进入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全球生产体系,这当然就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其主要表现在:
1.实得经济利益较低
我国目前正处于世界生产价值分工链的最低端,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日用品等轻纺工业领域,以及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加工业领域,如家用电器、电脑零部件等领域,进行生产组装。尽管中国向世界源源不断地输出各种产品,工业制成品的产量相当大,但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却并不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能够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
2.阻碍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我国的产业结构不会永远保持现状,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是必然的,但是长期处于国际分工底端的产业结构势必会阻碍其将来的转型升级。首先,以国外企业投资构筑起来的的产业结构影响了转型升级的动力。加工贸易的绝大多数核心技术都来自于国外的跨国公司,长期依赖于这些企业就会形成惰性,不愿去承担未知的技术研发成本,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又必须以科学技术生产力提高为基础。其次,长期以出口导向为主的消费结构也制约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当前我国的产业部门是按照国外消费者的需求来构建的,也就是说国外需要什么消费品,我国就在国外许多跨国公司的主导下生产这些产品,虽然产业部门相对齐全,但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含量的产业较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较少,缺少合理性,没有一个科学的产业结构规划。
3.有悖于我国的科学发展观
产品的加工在整个产品生产链上属于最低端的环节,对自然资源的要求很高,对加工地区的环境影响也较深,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可以是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这也必然会以高资源消费,高环境污染为代价,这与我国科学的发展观相悖。4.贸易增长的夸大与摩擦
我国对外贸易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是这种高速增长的贸易额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却被夸大,因为中国对外贸易中很大比重是由外资企业创造的,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民族企业的进出口增长能力。 就现阶段来看,由于我国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等技术产品的大量出口必然导致贸易摩擦的上升。 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已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整个实体经济形态也已经有了显著的变化,但是如果还长期以制造业加工厂的模式发展,势必会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影响工业部门现代化工业的进程,有悖于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方向和最终目标,不符合和发展谐社会及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地位的问题就不得不提到国家经济发展的议程上来。那么怎样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国际经济发展中谋求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从垂直分工的低端逐步向高端演进,逐步参与世界水平分工的模式,以赢得更大,更具有长远意义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