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物流发展的概况
20世纪50年代日本从美国引进物流的概念后,50多年来,在政府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企业对物流的管理体系、物流设施的基础建设、现代物流的发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物流的快速发展成为了日本战后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到了20 世纪60年代,日本在社会经济方面进入起步发展的阶段,企业采取品种单一的大量生产方式来满足市场,人们的消费意识及消费水平也相对低下。物流业的特点是少品种,大批量的货物流通。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成长,消费者在消费意识的多样化及消费观念的个性化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消费开始主导日本经济,企业由注重生产转为注重销售。市场上出现了多品种、小批量的物流活动。在20世纪80年代,物流活动的重点有原来的单纯物流管理,上升到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把物流作为决定企业胜负的重要因素来对待。这一根本性的转变,是日本物流产业划时代的飞跃。企业在竞争激化的经营环境中,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努力降低成本、加强物流管理,调整物流体系、追求综合效益,形成了机械化、电子化、自动化、系统化、智能化的现代物理体系。
1990泡沫经济的破裂,出现了日本历史上最长时期的景气低迷。日本政府更加重视物流,调整物流政策,加大物流投入,并从物流中出路,把物流问题置于首要地位。建立环抱型,资源再生循环型经济社会,成为日本政府新的取向和社会发展的主流。
2001年在该大纲的基础上,有颁布<<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这也足以证明日本政府对物流的重视程度。同时,日本的企业界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理念。长期以来,先是以生产为出发点考虑物流,后来又以市场营销为出发点考虑物流,再后来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物流。而在信息化社会的新时代,日本企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作用,实现供应链物流管理和整合。
日本经济与物流需求
日本经济与物流需求是紧密相关的。一般来说,国内货物运输了运输量与经济成长的变动是一致的,或者是有些滞后于经济发展。近年日本经济虽然有些回升,但从总体上看还处于停滞状态,国内物价水平也一直在下降,一些产品的市场价格有所降低,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这就意味着所获得的利润空间在逐渐变小。所以很多企业都通过发展现代物流来降低生产成本,广大利润空间。随着日本各行业的竞争越赖越激烈,市场的利润空间也越
来越小,特别是生产制造业,都认识到了物流的重要性,也非常重视企业自身的物流发展。
日本的货运发展
在日本,物流运输业承担着一个重要角,包括从产品制造前的原材料运输到产品生产,从商品出售前到仓储再到消费者手中,而后的废弃物回收再生处理等的一个商品流通过程的周期。日本的物流运输不仅仅是原材料——商品——废弃物的简单运输,而是涵盖了商品流通的全过程的一个综合运输体系。
从战后日本国内货运的变迁看,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变化货物运输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日本国内货运量90%以上是由公路运输和近海运输承担的,其中2005年各运输手段货运量,公路运输49.6587亿吨(占全体的91.2%)、内航海运4.2334亿吨公里(同上7.8%)、铁路运输0.5247亿吨公里(同上1.0%);2005年各运输手段货运量,公路运输3349亿吨公里、内海运输2112亿吨公里(同上37.0%)、铁路运输228亿吨公里(同上日本丰田公司4.0%)。
在这之中,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相关基础设施的推进,公路、水运、航空等的运输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铁路运输的发展则放缓乃至倒退。
关于日本问题的几个问题的讨论
日本的物流成本。从行业价值来看,日本物流成本为8.6%、欧盟为9%、美国为10%。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日本已经有效地将物流成本控制在了较小的范围内,在物流成本控制上已经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高科技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使物流成本还会继续下降。
日本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物流成本,这与其有效的物流管理体制有关系。第一,从物流成本的类别划分看。日本强调可以按照多种标准进行划分,这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反映相应的问题和物流组织程度,通过综合的成本测度,来全面核算物流成本。第二,从宏观上强化的物流系统和物流成本管理上,日本政府不断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策法规,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第三,日本的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基本上是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即借助物流费用和成本的两层分解,最终确立成本对象的成本以及相应的绩效,从而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物流作业成本,并且以此为基础,优化物流活动。
追求零库存的日本企业。从某种程度上讲,库存量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存亡。日本的企业都认识到,今后企业的问题都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并把追求零库存作为企业物流管理的最高境界。日本丰田公司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追求零库存,零库存也是他们发展成世界一流企业的原因之一。
关于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3PL是21世纪新型生产与沟通方式。3PL在日本定义有两个特征:一是向货主提出物流计划方安,二是统一接受物流业务委托的企业形态。选择3PL是制造业发展的内要求与必然结果,道理很简单,那就是物流集约化带来的好处——成本最低化和质量最优化。目前,日本企业还一法律手段促使制造业与物流企业节能,这将有助于加快发展3PL。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日本经过战后得60多年,经济发展经历了高速发展,景气低迷等的不同阶段,与此同时相对应日本的物流产业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日本经济的变化是直接影响物流产业及交通运输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决定了货物的结构、运输手段的分担率及物流需求、向社会提供的产品品种数量,因而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商品流通中所形成的物流体系也有很大的差异。
当前中国的物流业刚刚起步,但从发展的趋势来看,将会有很好的发展空间与前景,希望中国的物流产业参考日本的经验借鉴他们的教训,在规划和发展中得到创新。综上所述,中国有必要加大对物流理论研究的力度,特别是定性定量地分析物流与经济的相互影响,将给交通运输、经济地理学、物流经济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课题。
摘自《物流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