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核心价值的在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想体系。儒家的管理思想包括“以民为本”、“以和为贵”、“为政以德”等主要观点,这与现代管理思想中的以人为本,团队合作的价值观点具有高度的契合。本文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日本地区的企业为例,探讨了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企业管理 儒家思想 企业文化 日本企业
一、儒家思想的起源及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又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及其弟子创立和发扬,最初指的是古代司仪,后来经过逐步发展成为为以尊卑等级观念为代表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封建统治者的主要统治思想工具。儒家思想并非孔子原创,是孔子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孔子也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自己的思想本
。 可见儒家思想是基于华夏民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儒家学派全盘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的思想。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隔海相望,地缘上的相邻,文化上的相近使得两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史。而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公元六世纪时期的圣德太子就制定了《十七条宪法》,这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座里程碑,是中国文化日本化的光辉结晶。同时《十七条宪法》是一部集中国儒学思想之大成的著作,不仅影响了日本社会历史的发展,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植根于日本文化传统之中,成为其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对日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甚至是全方位的。日本现代化实现的过程,就是吸收与改造儒家伦理的过程。早在 19 世纪中期,日本的思想家佐久间象山就倡导“东洋道德,西洋艺术”,即把东方思想与西洋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二、现代企业文化与儒家思想的契合
企业管理是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
日本丰田公司总称。现在企业管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认为企业文化是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体系,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现代企业文化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经营哲学。经营哲学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的方法论的总原则。第二,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个人、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第三,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体的精神风貌。第四,企业道德。企业道德是指调整该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第五、团体意识。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第六、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象。第七、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第八、企业文化结构。企业文化结构是指企业文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时空顺序,主次地位与结合方式,企业文化结构就是企业文化的构成、形式、层次、内容、类型等的比例关系和位置关系。第九、企业使命。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
担当的角和责任。
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内容的陈述可以看出建设企业文化就是对企业一切软实力资源的创造和构建。儒家思想的内涵正好对企业文化建设有着良好的契合。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儒家思想中的伦理道德,是企业成员的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不可缺少的支撑。儒家思想倡导道德文化的合理化,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秩序,推行道德伦理的社会规范,主张以德建立一个用礼治调节法制的社会,实现“天人合一”和谐安宁的社会愿景,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发展有着宝贵的价值。
三、日本企业对儒家思想的应用
1、日本企业的人本思想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就是“仁”,仁既“修己”以“安人”,安人必先修己;诚以待人;和以待人;关心、爱护、尊敬人。从某种程度上说,仁学就是人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论。就企业管理而言,所有企业资源中一个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日本企业实行的是以人为主的管理制度,强调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形成了日本企业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在日本企业中,没当新员工进入企业,主管不仅要向他说明企业的情况,征求他对企业的意见,而且要了解其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职业理想等信息。企业老板有事会亲自到车间员工谈话,而不是把员工叫道办公室,老板总是尽量让每个雇员感到自己很重要,有荣誉感,老板喜欢与员工一起吃饭,通过社交联络感情。东芝公司董事长光敏夫经常深入员工宿舍问寒问暖,与下属情同手足一般,这样不仅可以赢得员工的尊重,而且往往能在日常的谈话中发现企业管理上的漏洞,可以及时补救。员工结婚和生日等重要日子,公司会派人送礼物和蛋糕,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和重视,从而激发出无尽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日本企业多数对员工实行的是终身雇佣制。终身雇佣制鼓励员工“从一而终”,员工退休后,可以从企业领到一笔可观的退休金。这是企业对员工勤奋工作的认可,而员工奉献的工作成果则是对企业承诺的“报恩”,形成职工和企业间的“命运共同体”。早在上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松下公司就决定工人一个不减,生产实行半日制,工资按全天支付。同时,要求职员全力推销产品,企业很快度过了难关,生产恢复了正常。1990 年以来,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经济处于缓慢增长期,然而在面临各种困难的情况下,日本企业仍然采取一般不开除或解雇职工。企业这样做,既保持了稳定的劳动关系,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使职工有安全感,增强了凝聚力。日本企业在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中,也是以中国儒家人本思想中的“和”、“爱”、“诚”、“信”、“忠”为行为标准来提高员工素质的,同时积极开展技术教育,提高职工和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他们把对人的长期投资,看成和设备投资一样重要,把人的价值注入到企业之中。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经营就是教育”,丰田公司的口号是“既要造人,又要造车”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有一支稳定的员工队伍,在教育培训、智力投资方面下大功夫,使员工素质不断提高。
人是企业技术发展的最富有活力的主要因素,日本企业十分重视人的作用,注重发挥人的作用,千方百计激发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松下幸之助先生指出:“任何员工只要认清公司基本信念和方针,就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自主性,可以自主发表意见。碰到问题究竟采取什么行动,不必一一请示上司,以溶入自己体内的基本信念为尺度,决定自己的行动。”企业在制定决策的时候,让职工当家作主,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发动广大职工献计献策,经过反复酝酿斟酌,制定的决策能够得到绝大多数职工的拥护赞成。日企实行“一致同意”的决策方式。这种形式,使公司的员工都成为经营管理者,即所谓“个个都是经理”。丰田公司还实行了职工建议制度,鼓励职工为企业献计献策,建议一经采纳,企业给予物资和精神奖励。日本企业管理体制中的“劳资协议制、工人自治制、票议制”等,人本主义的
管理思想就可略见一斑。日本企业用“以人为本”替代“以工作为核心”,强调重视人、尊重人、相信人、关心人、发展人,强调人的主动性,很好地把企业以人为本与员工的以企业为家有效地结合起来,这实际上是日本文化吸收了中国儒学的人文主义,发扬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等思想的结果。
2、日本企业的团队精神及“和谐”意识与儒家思想的“和为贵”
儒家思想的根本宗旨和基本功能就是为了求得稳定和谐,求得“人和万物”的协调。儒学是一种“治心”的哲学,它强调修身养性,主张推己及人,更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日本企业文化的精粹———“大和精神”,是儒家人本文化影响的产物。“人和”是日本吸收中国儒学而形成的人生哲学和伦理观念,也是日本企业的管理哲学。现代社会经济空前发达,社会关系也空前复杂,人们面临最大的问题已经不是如何维持自己的生存,而是怎样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天地之间,以和为贵”,日本企业吸收了儒家这一哲学思想。在不少企业中,上级经常抽出时间与下级一起娱乐,企业充分尊重、信任、理解员工,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利用感动让员工尽心尽责为企业工作。在日本,由于体意识较强,人们普遍珍视和注意保持体内部的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融洽,大家都知道,没有和谐的人际
关系,体就会失去力量。日本企业特别强调企业内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世界著名的日立的“和”,松下的“和亲”,丰田的“温情友爱”等管理思想,就是把“和为贵”的儒家思想运用于企业管理,带来了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日本企业强调的是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他们把这种团队精神也渗透到企业文化和管理方法上。如在内部管理上讲究方法,采取不过份表扬个人成绩,不过份追究个人责任等手段,企业强调的是集团功利,弱化个人意识,为了实现集团功利,员工甚至可以牺牲个人利益。个人的成功主要依靠集团主义,个人对集团的忠诚和献身精神,而不是靠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能力。企业与员工结成“命运共同体”,员工与企业之间保持着较深厚的“血缘关系”,从而增强了日本企业的凝聚力和协调力,产生一种体力量和体效益。这种体力量和效益,又反作用于企业,通过互促互进,强化了企业职工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精神。这种体意识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凝聚的核心作用。
日本企业的整个决策过程,是一个讨论和协调的过程,通过上下的不断协调,以达到意见的一致,尽量避免公开对抗。不少企业把工人的的意见纳入决策的过程。企业员工对企业“忠心“”守信”。日本按企业组织工会,把劳资关系改造为家族内部关系,企业内一旦出现矛盾,这种冲突和交涉只限于企业内部,强调“家丑不外扬”“家内和合”。即使出现矛盾,由
企业内工会协调解决。
四、结语
儒家思想是我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生成、延续的精神纽带,并积淀为比较稳定的民族心理情结,在今天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意识和情感价值取向。从管理哲学的视野审视,儒家思想中具有许多难能可贵的思想精华,以“仁”为核心的世界观、以“中庸之道”为精髓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可为现代管理哲学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提供思考的渠道和观点的指引,我们决不能忽视这朵民族文化的奇葩。只要我们潜心研究,用心思考,必会发掘出能滋养现代管理的丰富养料。
日本从现代管理的角度研究儒家管理思想始于涩泽荣一,随后有关儒家管理思想研究的专著陆续问世。日本的企业与社会管理也广泛借鉴了儒家思想的精华,并取得显著地经济与社会效益,成中英教授和曾仕强教授等港台学者自七、八十年代开始也热衷于对儒家管理思想的研究。因此,面对新时代组织管理变革已势在必行的课题,我们每一位管理者在广泛借鉴外来先进管理理论、管理经验的同时, 是否应该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其管理思想的精髓呢?
当然,儒家思想所内含的现代管理学意蕴远不止本文探讨之内容。笔者在此仅仅是对儒家思想个别观点的启迪有感而发,希望能产生抛砖引玉之功效。如果从世界观到方法论的完整体系上对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进行发掘,我们还有很长的扬弃之旅程,在此漫漫旅程中,尽管我们会有痛觉,但一定会更有成就感、幸福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