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功能差异化与“一带一路”建设
作者:许培源 罗琴秀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6期
        摘 要:各个自贸试验区作为“一带一路”在国内的重要支撑点,依托自身的区位、港口、产业等独特优势,差异化地参与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作为服务“一带一路”的桥头堡,对标国际新规则,继续推进制度、金融、科技创新,搭建“一带一路”航线网络和高端服务平台;天津自贸试验区发挥天津港的优势,打造“一带”和“一路”双向开放新通道,以产业集聚优势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先进制造业合作平台;福建自贸试验区深化与台湾的经济合作,携手两岸共建“海上丝绸之路”,同时依托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与东南亚地区加强海洋经济合作,建设海洋经济文化产业带;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我国海洋经济国际竞争力核心区,形成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枢纽。
        关键词: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建设;差异化
        作者介绍:许培源,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亚太经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E-mail:****************)。罗琴秀,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福建 泉州 362021)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FJ2015A2015)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398(2018)-06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自贸试验区和“一带一路”是中国打造对外开放2.0版,在境内、同步推进的一体化大战略。从对外开放全局来看,自贸试验区服务于“一带一路”,是“一带一路”的国内支点和先行先试。在过去几年,“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一带一路”建設,需要自贸试验区更多的参与和推动。那么,作为国内最早设立的四个自贸试验区,上海、天津、福建、广东自贸试验区如何认清、依托和发挥自身的区位、港口、产业等独特优势,准战略定位,差异化地参与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值得探究。本文首先解读“一带一路”视野下的自贸试验区,分析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的契合、对接;然后,结合上海、天津
、福建、广东自贸试验区各自的独特优势给出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定位,最后提出各个自贸试验区差异化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一带一路”与自贸试验区的内在联系
        (一)“一带一路”与自贸试验区
        1.“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载体,旨在通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将沿线的重点港口、中心城市、资源区块、产业园区串联起来,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形成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最终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从经济学角度看,“一带一路”是以设施联通为先导、以产业投资为核心的全球化,旨在利用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制造领域的优势,推动沿线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与此同时,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加强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打造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构筑和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2.自贸试验区
        2013年9月,中国不仅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而且宣布成立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之后,自贸试验区一步扩展,天津、福建、广东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自贸试验区建设是我国对标国际投资贸易新规则、新格局提出的又一重要战略,一方面以“开放”倒逼国内“改革”,另一方面对高标准的新规则进行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以在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中进行推广,使我国在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上掌握主动权,构筑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新形势下,设立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主动适应全球投资贸易规则新要求,扩大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目标就是要通过自贸试验区的先行先试,逐步积累参与国际多边和区域合作的经验,推动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和全球经济治理。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国际化和行政法制化,旨在推动制度创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参与“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平台,培育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战略支点和平台。天津港汽车
        (二)“一带一路”视野下的自贸试验区
        “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试验区建设都是我国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载体,“一带一路
”倡议是长期战略,通过向全球提供制度性公共产品,打造全球经贸新格局;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先行战略,通过自主开放先行先试,探索国际经贸合作新路径,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力支撑。“一带一路”是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宏观大框架,是面、是势、是纲,自贸试验区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试验田,是点、是子、是目,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是子和势的关系。因此,自贸试验区建设要与“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对接,上海、天津、福建、广东作为“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网络的国内连接点或国内战略支点,在贸易投资合作规则和模式上先行先试,为“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合作积累经验,为中国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平台和支撑。
        1.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的契合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从总体上看,“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贸试验区建设互为补充,“一带一路”建设的“五通”与自贸试验区的“四化”两者高度契合,共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对于自贸试验区建设而言,“一带一路”的不断发展扩大将推动自贸试验区实现更广泛的
开放和合作,以应对全球经贸格局的变化;将推动自贸试验区开展更深入的改革,以转变国内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升级国内经济结构,使我国与世界经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接轨。自贸试验区作为“一带一路”经贸网络连接国内的桥头堡,以自身优良的港口条件发挥战略支点作用,吸引更多的国家加入丝路经济,推动海上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是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中之重。作为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四大自贸试验区的布局关乎“一带一路”国内核心区域与相关国家的经济辐射和联动,其中上海、广东、福建三大自贸试验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天津自贸试验区则地处北方的国际航运中心、经济中心以及新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
        2.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的对接
        自贸试验区建设应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1)自贸试验区的体制机制创新要符合“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规则和方向。自贸试验区建设侧重投资管理体制改革、金融服务业开放等的体制机制创新,这与“一带一路”建设中“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合作重点、规则和指向不谋而合。(2)各个自贸试验区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差异化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上海可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扩大金融服务开放;广东利用科技创新优势推动与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
福建可利用毗邻港澳台地区和作为海外华侨华人祖籍地的优势,着力与东南亚国家的互联互通;天津则是新亚欧大陆桥东端的起点以及中国与东北亚地区的主要连接点。(3)各自贸试验区以设施联通为突破口,以自贸试验区为支点,建立铁路、公路、航空、航运、集疏港体系、油气、电力、通信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为建设“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奠定基础。(4)自贸试验区孵化本土跨国公司,利用优势产能形成“一带一路”投资辐射效应。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投资积累经验,利用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及制造业领域的优势产能,通过对外投资向“一带一路”沿线辐射,既为国家争取重大利益,又为“一带一路”沿线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5)四大自贸试验区分别创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模式,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园区,成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的重要枢纽。
        “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建设是中国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培育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的重要载体,自贸试验区功能承接“一带一路”。
        二 自贸试验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
        (一)上海自贸试验区
        上海自贸试验区是国内最早成立的自贸试验区。2017年3月国务院批復的《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中指出,上海自贸试验区要创新合作发展模式,并于2020年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
        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接“一带一路”,在区位、产业、制度、金融、科技及综合实力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上海地处“一带一路”与长三角经济带的交汇点,是中国面向欧亚大陆和亚太地区开放的核心;上海产业集聚优势明显,是我国科技创新核心区,拥有中国通信、信息、航空、汽车、电气、机械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重要基地;作为境内批准成立的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努力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在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等体制机制创新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有先行者优势;上海是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资源和要素市场全面,金融创新优势明显。
        基于上述优势,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定位是继续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契合中国与新兴经济体和转轨国家的合作机制和模式,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市场要素资源配置新枢纽;将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重中之重,开展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金融资源和要素的跨境流动、离岸研发、海洋经济、数字信息与安全等领域的合作,将上海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
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新平台;利用居于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位置的产业优势和制度优势,实现国际产能合作和经贸合作园区建设,搭建“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的新载体。
        (二)天津自贸试验区
        天津自贸试验区于2015年正式挂牌成立。2018年5月《进一步深化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中指出,努力将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天津自贸试验区依托天津港建立,天津港是连接“一带”和“一路”的重要战略支点,可以打造海向和陆向双向开放平台。作为“一路”节点,天津港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人工港,是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和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蒙古等)最便捷的出海口,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都有往来。作为“一带”节点,天津港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四条铁路通往欧洲大陆桥的港口,新亚欧大陆桥的东部最近起点。同时,天津港与日本、韩国和朝鲜隔海相望,是连接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支点城市,对建设东向海上丝绸之路和北向冰上丝绸之路都有很强的区位优势。此外,天津是全国所有沿海大城市中唯一将现代制造业
作为主要定位的城市,且位于京津冀区域,产业集聚优势明显,拥有全国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能够实现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智能装备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及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上的科技创新合作,打造“一带一路”先进制造业合作平台。天津拥有金融创新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吸引大量融资租赁公司在天津注册和发展,融资租赁成为天津金融创新的亮点,可以成为“一带一路”设施联通的金融平台。此外,天津作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业务中心,有能力助力“一带一路”的空中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