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背户车纠纷判决案例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童晶晶 方硕 记者任震宇)3月1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召开“二手交易避雷区 法治护航安全行”线上新闻发布会,介绍该院近3年来二手车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审理情况,针对消费者维权难点提出建议,同时发布5起二手车买卖合同纠纷典型案例。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3月期间,北京市一中院共审结涉新旧机动车买卖合同纠纷73件,因购买二手车引起的消费者维权纠纷21件。二手车交易相对新车交易更为复杂,二手车往往“一车一况一价”,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情形在二手车交易中更加明显。
北京二手汽车市场
北京市一中院民四庭庭长杜卫红介绍,该类案件集中表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二手车行业准入门槛较低,部分车辆交易不规范;二是二手车权属流转情况复杂,卖方通常并非登记的权利人,案件事实较难查明;三是纠纷发生原因交织,买方多缺乏必要的交易常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卖方则存在一车数卖、隐瞒车况等不诚信行为,此外部分买方仅以赚取差价为目的,问题呈复杂化、多样化趋势。对此,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建议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应选择正规的交易市场与网络平台,实地检查车辆情况,签订规范的购车合同,核查过户手续是否完备,确定车辆性质合法,妥善保管相关交易凭证。
围绕二手车平台责任、二手车商质保责任、隐瞒重大事故的认定、“车虫”主体责任等相关问题,北京市一中院民四庭副庭长邵普发布了5起二手车买卖合同纠纷典型案例。
“调查发现,部分二手车交易平台存在隐瞒真实车况、涉嫌违规操作等问题,消费者要加强对二手车市场的了解,切忌盲目消费,同时要注意收集、保存证据,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杨晓军在主题发言中表示,消协会与法院进一步展开互动、合作,减少诉讼前端二手车交易隐患,携手筑牢消费者权益保护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