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2019 No.2
汽车行业新产品开发竞争力
20世纪80年代后期,哈佛大学的学者们对日美欧的汽车公司产品开发能力作了调查,日本厂商的产品开发能力远高于欧美厂商,其理由是良好的产品开发体系。比如:日本厂商的开发周期约4年,而欧美厂商约5年。日本厂商各项目的产品开发工时为170万h,而欧美平均为310万h。
日美汽车厂商开始认识到产品开发体系的重要性,不仅在产品上展开竞争,而且在产品开发体系上展开竞争。美国厂商以日本厂商为标杆,通过虚心学习获得的成果,运用信息技术,使新开发开发系统形成了体系,逐步追赶上了日本。早期实现这种产品开发体系的是克莱斯勒公司(现在的戴姆勒克莱斯勒),该公司在1994年销售的NEON车的开发项目中应用了创新型的产品开发体系。该体系的特点是,“以团队为中心的开发组织机构”、“重视信息共享的沟通机构”、“通过3维CAD系统建立数模”、“建立供应商选择和长期协调关系”。日本产品开发体系是经过长期发展积累的产物,而克莱斯勒体系是运用信息技术使上下关系系统化的东西。NEON车的开发周期是31个月,开发费是12亿美元。
20世纪80年代中期,车辆的开发周期为62个月,1992年销售的LH车的开发周期为36个月,开发费为16亿美元,产品开发能力大幅提升。
NEON车的低价位和较短的开发周期威胁着日本厂商,他们重新修改产品构架,同时修改产品开发组织机构和流程,积极
文/王建萍(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丰田构建创新型产品开发体系
1990年,日本国内汽车需求低迷,同时又伴随着从老车型三厢车向RV车、紧凑型车转型的需求结构变化,各汽车公司针对持续低迷的市场和未来市场的发展,不断投入具有新概念和新技术的产品,以提升竞争力。竞争的焦点是,如何高质量、短时间、少工时地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为此需要改革组织机构、流程、管理、信息系统等产品开发体系。实践证明,改革成功的企业提升了产品的开发能力,进入21世纪后,业绩快速好转。
地运用信息化技术,使产品开发体系进一步发展。因此,20世纪90年代后期,车辆的开发周期达到了12~18个月,日本企业再一次拉开了与美国企业的差距。
经过1995年和2000年的2次日美欧汽车厂商国际开发能力比较,日本企业在开发工时与开发周期方面的测试结果均占优势。
丰田产品开发体系创新
东风商用车组织机构改革与SE活动
众所周知,丰田高效的产品开发能力得益于“主查制度”和“同步并行”的产品开发流程,在1955年推出的第一代“皇冠车”,公司提名负责人为中村健,此时开始实施主查制度,可以横跨产品开发职能部门,调整其职能。1989年,主查更名为“首席工程师(CE)”,不仅需要汽车厂商的设计人员与制造工艺人员同步并行参与开发工作,而且也需要供应商的技术人员一同参与,20世纪80年代称为“同步工程”(简称“SE”)。以主查制度和SE为中心的丰田产品开发体系,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得到了完善,保持住了世界领先地位。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车型与产量的增加,仅技术部门人数达1.2万人,部门间信息传递与沟通浪费时间太多,组织体系又出现了大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其于1992年导入了“开发中心制”,大幅度地改革技术部门的组织体系。开发中心制就是针对FR 车、FF车、商用车等各类商品设置第1~第3研发中心,负责要素
研究RESEARCH
市场市场MARKETING 市场
MARKETING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