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及思考
在全球碳中和大趋势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全球锂电行业保持高度景气,其中动力锂电池是拉动行业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行业成熟度不断提升,动力锂电池的技术革新已由政策驱动过渡为市场驱动,供应端企业积极布局各项技术推动锂电池中期到远期的发展。
从锂电池中期发展来看,主要通过现有材料体系的迭代升级和结构革新推动能量密度提升,实现增效降本:
材料迭代:正负极材料是决定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核心因素,正极材料的突破最有可能带来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颠覆性的提升。中短期内正极材料仍将维持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并行的格局,并在当前化学体系基础上进行技术迭代;高镍三元在半固态向全固态发展的过程中仍有适配价值,前景广阔。
结构革新:在已实现成熟应用的锂电池材料体系下,在电芯、模组、封装方式等方面进行结构上的改进和精简,以提升电池的系统性能,如比亚迪刀片电池、宁德时代CTP技术等,结构革新是除材料迭代以外
特斯拉电池另一条重要的技术发展路径。
从锂电池长期发展来看,不断降低电解液含量向固态电池发展是行业内较明确的趋势,但全固态电池仍面临相对大的技术挑战:固态趋势明确:固态电池相较于传统液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明显,
产业链上的锂电企业及整车企业都积极增加研发投入以布局固态电池技术,目前行业进度处于半固态向全固态发展的阶段。
全固态难度大:虽然行业内对向固态发展的趋势普遍持有共识,但全固态电池界面阻抗等关键技术难题攻克挑战大,实现规模上车仍较遥远;从现实角度综合考虑技术困难和成本问题,将电解液含量降到极低的固液混合电池可能是更符合商业实际的解决方案。
从锂电池远期发展将受锂资源短缺制约来看,钠离子电池已展现成为重要的备选路线,实现商业化后将与锂电池形成互补的格局:钠锂互补格局:钠离子电池在资源丰富度和成本上具备显著优势,但因其化学体系在能量密度上的局限,在乘用车动力电池领域目前难以撼动锂电池的地位,可在低能量密度要求或中低端场景替代锂电池,预计未来率先在储能、低速车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
正极材料升级方向—三元电池高镍去钴
具备能量密度优势的三元电池高镍去钴是锂电企业和整车企业共同努力的方向,但无钴电池突破概念炒作实现性能的实质提升仍有待观察。
正极材料升级方向—磷酸锰铁锂
磷酸锰铁锂并非完全是新技术,随着磷酸铁锂因其安全性和经济性日益受重视,被视为升级版磷酸铁锂的磷酸锰铁锂重新受到热议,企业产业化布局脚步也有所加速,未来短期内预计将以复合使用为主。
正极新材料—富锂锰基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特性具备一定颠覆性,被视为下一代电池的突破口,但其产业化道路仍受掣肘。
负极材料升级方向—硅基负极材料
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是当下最广泛应用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为突破能量密度极限,具备更高理论容量的硅基负极材料成为主要研发方向之一。
硅基负极材料的技术路线及产业化进程
硅基负极材料研发和应用皆存在技术壁垒,国内尚未实现大规模量产,部分先行企业已有批量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