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内扶持两个企业上市,真怪累的;
•在我们将近四年的持续努力下,造车新势力三分天下的格局终于初步形成。
吹的有点过了,哈哈。
回归正题,从17年开始到现在,四五年来,掐指数数,我们为这两家公司输送的人才数量过不了百,大几十还是有的。
这其中,有心酸也有成就,也很庆幸能够在中国汽车百年变革之际,发挥自己的光和热。结合自己过往几年做单经验以及和行业内上千人的沟通结果来谈谈这几年大家面对造车“新势力”时的想法。
第一个问题是:机遇和危机?
“一将功成万骨枯”,原来100多家造车势力,到主流三强,现在的新势力有多风光,成名之前就有多惨。
•蔚来自不必说,李斌2019年中国最惨的人;
•小鹏汽车从加速器的300人起步,首款车型换代就水土不服,何小鹏的“智能汽车的关键在运营”,也是被业内人士狠狠批斗了一番;
•理想汽车更惨,布局多年的SEV项目夭折,幸亏仓促上马的理想ONE市场反省还不错。
而传统车企人才对于造车新势力的态度,也并不是一开始就看好新势力的发展,心态变化大概有以下几个阶段。
15-17年,没怎么听说过;
17-18年,有些好奇,但是不看好,而至于原因,排名靠前的主要有以下几点:•这些企业基本都没有生产资质;
•汽车这个产业链太长了,不看好这些新势力能hold住;
•汽车太烧钱了,他们的钱够吗;
•乐视等造成的不好的市场影响,大呼PPT造车;
•相对于传统主机厂而言,这些企业有核心竞争优势嘛?
18-20年,汽车行业整体低迷,也是这些企业的至暗时刻,洗牌开始,大部分人还是观望状态,有些新势力倒闭了,好像印证了新势力就是不行;
20年7月至今,蔚来解决了资金链的问题,小鹏、理想相继上市,销量貌似也能够经得起市场的验证了,市场影响力开始大爆发。其实,这么细看下去,这些新势力的口碑变好,吸引力提升也只不过是这一两年的事情。
从被市场不屑到现在的风光高调,新势力各家的招聘需求也在开始转变:•15-17年,初创阶段,来个人差不多的就能够加入;
•17-18年,对于传统车企人员的需求达到了顶峰;
•18年-20年,沉寂了一波,逐渐具备自我造血的能力;
•20年至今,需求增加了,要求严苛了,卡学历了,卡公司了,实力不强的想进去难了。
从15年说到现在,分析了这几个阶段是想说明什么呢?
关于是机遇还是危机这个问题上,每个人的想法多少有不同。但是,总体上来看,一个新事物的产生到最终成型,所经历的阶段差不多都会是这样一个过程:质疑-观望-接受-肯定-看好。整体上来看,机遇是
趋势,风险是必然,此时此刻的关键点就在于:在哪个时机进入风险最小,以及规避掉风险的一击必中。
第二个问题:这种转换能获得什么?
传统车企的机会不说多好,但是胜在稳定,安心干活就好了,那么去新势力,我能获得什么呢?
•从零到一经历一个公司的搭建;
•占据有利的地形,后期职业发展更有利;
•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是对自己过往从业经验的变现;
•接触更新兴的项目,职业竞争力更强;
•…………
等等,说了这么多,好像都是虚的。就不能谈谈实际的嘛?
其实最实际的问题就一点:薪酬。
我遇倒的绝大多数候选人,对于薪酬的关注度都是比较高的,这是人之常情,而对于中高层来说,跳槽到新势力除了能够拿到高年薪外,最大的一个吸引点在于:多数情况下,能够拿到公司的期权/股权。
以小鹏汽车为例:
从最初招聘到现在,小鹏汽车一定级别以上都是有期权的,未上市之前,一定级别人选,入职授予期权数量是比较夸张的,上市之后,单期权变现可能就是几百万的数字。
当然,不同的公司,政策不同,不同的阶段,政策也不同。
比如,理想汽车的股票是公司上市之后才授予的,6级别以上每年单纯的股票价值也有不少,换在传统企业,科长、部长级别的人选年薪可能还没有一个新势力工程师的股票高。
这几年来,见了挺多候选人面临这样的选择,有的人抓住了,主动选择了低年薪高期权的总包,获益过百万的候选人,也有的人蛮可惜,拒绝了团队最初组建时
10W股期权,现在价值过千万的offer。
第三个问题:我适合嘛?我能适应嘛?
技术匹配,背景优秀,薪资给力,我就能在新的岗位上过的好吗?
不见得。
给大家Share两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
18年左右,我成功的从长春某大厂给新势力推荐了一个开闭件的专家。
当时的offer,薪酬翻倍,给行政title,候选人也看好企业的发展,我以为这一单稳了,但是两个月后,候选人坚持不住了,提出了离职,这也是我在该企业的第一个掉单。
从侧面得到的信息和该候选人的沟通的情况来看,原因客观和主观的也有,但是总体算起来就是不适应,不适应创业公司的节奏,不喜欢新城市的生活节奏,对新公司的汇报结构、项目推进模式不认可,但是又感到无能为力。
三方皆输。
第二个案例:
17年左右,也是推荐到新势力的候选人,候选人学历、从业经验都很好,技术匹配度也十分好。但是整个接触过程中,都能够感受到其对创业公司性质的担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