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638/jki.1671-7988.2018.11.019
汽车发动机盖自关闭气弹簧布置优化方法
马东辉1,马少康2,姜明1
(1.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102;2.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63)
摘要:针对汽车发动机盖在关闭过平衡点后如何通过气弹簧合理布置实现自关闭开展的研究。为实现气弹簧人机要求、关闭保持力、自关闭等目标,提出气弹簧的优化布置要求。从能量角度出发,列出气弹簧布置优化与校核的方程式。结合某汽车铝机盖气弹簧布置优化的实例,给出了气弹簧布置优化后的具体位置,并对其各项指标进行校核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气弹簧布置优化方法可行有效。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盖;自关闭气弹簧;布置优化
中图分类号:U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18)11-58-04
Research of layout optimization method of self-closing gas spring on
automobile engine cover
Ma Donghui1, Ma Shaokang2, Jiang Ming1
福田图雅诺( 1.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100102; 2. School of Logistics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ubei Wuhan 430063 )
Abstract: A research on how to achieve self-closing through the reasonable layout of gas spring after passing the balance point during the closing of the engine cover.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gas spring man-machine requirements, closing force and self-closing, etc., the optimal layout requirements for gas springs are proposed. From the energy point of view, the equations for the optimiz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gas spring layout are listed. Combined with an example of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gas spring layout of an automobile aluminum engine cover, the specific location of the gas spring layout optimization is given, and the calibration calculation of each index is perform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as spring layout optimization method proposed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Keywords: Automobile engine cover; Self-closing gas spring; Layout optimization
CLC NO.: U467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18)11-58-04
前言
气弹簧是一种具有支撑、缓冲、制动、高度调节和角度调节等功能的配件[1],广泛用于工程机械[2-4]、客车[5]、汽车[6-7]等的助力机构。在汽车领域,很多价格在10万以上的车型,气弹簧平衡机构成为发动机盖的开启动力单元的首选,其主要功能是在发动机盖开启过平衡点后提供动力,完成发动机盖开启;在发动机盖关闭过程中降低机盖关闭速度,防止意外发生;限制机盖的最大开度,防止机盖与周边件干涉。综上,本文从力矩平衡和能量平衡的角度,对汽车发动机盖气弹簧的布置优化进行研究,以实现汽车机舱盖有效自关闭。
作者简介:马东辉(1974-),男,黑龙江佳木斯,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汽车。
马少康(1995-),男,安徽合肥,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系统优化与仿真。姜明(1980-)男,辽宁沈阳人,东北大学工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车身设计。*基金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51100211400)。
58
马东辉 等:汽车发动机盖自关闭气弹簧布置优化方法
车辆违章记录查询
59
1 气弹簧布置要求
气弹簧布置的好坏,取决于气弹簧能否满足发动机盖系统设计初期定义的各项目标,例如人机要求(平衡区间、开启、关闭过程操作力)、关闭保持力、自关闭等。下面以某车铝机盖气弹簧布置进行说明。
(1)产品定义:关闭保持力F 要求(低温F ≥20N ,常温F ≥30N );发动机盖手部操作开启、关闭力要求60N ≥F ≥30N ;发动机盖开启平衡点要求25°≥θ≥10°;发动机盖开锁后弹起高度h ≥25mm ,满足人手操作空间;发动机盖最大开启角度;发动机盖关闭过程过平衡点能够实现自关闭。
(2)气弹簧参数:杆径d 、缸径D 、行程S 、安装尺寸L 、公称力F 、接头形式等,杆径d 、缸径D 多为供应商成熟序列;行程S 、安装尺寸L 、接头形式可根据安装要求需要设定;公称力F 通过充气压及杆径匹配要求设定。
(3)气弹簧布置要求:提供发动机盖质量、重心位置,发动机盖铰链轴位置、机盖锁位置、力学曲线,密封形式,缓冲系统位置、力学曲线等参数。
2 气弹簧布置过程
(1)气弹簧初步安装点确定
如图1,设定发动机盖开启人机高度时气弹簧自由伸长长度为L1、气弹簧力为F1、发动机盖关闭时候英致g3
气弹簧压缩后长度为L2、气弹簧力为F2。在发动机盖上初步布置气弹簧上安装点a1。发动机盖开启到最大角度时,气弹簧安装点位置a2。分别以a1为圆心、L1为半径,a2为圆心、L2为半径做球,两球交线即为气弹簧安装点所在区域。考虑到发动机盖受力均匀,气弹簧尽量布置在平行于XZ 平面的平面上,采用通过气弹簧上安装点且平行于XZ 平面的平面与两球交线相交所得点b1和b2。根据实际布置要求,b1即为气弹簧安装。
图1  发动机盖气弹簧安装点初步确定
(2)关闭保持力校核
以常温为例,如图2所示,气弹簧伸长状态力值为F3(气弹簧总力值)、力臂为S3,发动机盖重量为G 、力臂为S ,手部操作力为F5、力臂为S5,铰链转动力矩M 。存在力矩平衡 F3*S3-G*S+M=F5*S5。根据设计要求,手部操作力F5≥30N (要求在常温下),同时由于铰链力矩较小,可忽略,最后可得F3*S3-G*S ≥30*S5,即满足设计要求。
图2  开启最大状态手部操作力
(3)平衡点校核
发动机盖关闭平衡位置校核,即手部操作力为0N ,根据气弹簧弹性曲线可以得出气弹簧在关闭过程
中压缩区间内任意位置气弹簧力值为F6(气弹簧总力值)、力臂为S6,发动机盖重心到发动机盖铰链轴的力臂为S7,如图3所示,由力矩平衡得F6*S6-G*S7+M=0,忽略铰链转动力矩可得F6*S6-G*S7 =0,即此位置为发动机盖关闭平衡点。
图3  发动机盖关闭任意位置
发动机盖开启平衡位置校核,即手部操作力为0N ,同理根据气弹簧弹性曲线可以得出气弹簧在开启过程的压缩区间内任意位置气弹簧力值为F9、力臂为S9,发动机盖重心到发动机盖铰链轴的力臂为S8,如图4所示,由力矩平衡得F9*S9-G*S8+M=0,忽略铰链转动力矩得 F9*S9-G*S8 =0,即此位置为发动机盖开启平衡点。
图4  发动机盖开启任意位置
(4)人机操作空间校核
发动机盖二道锁开启时,发动机盖弹起操作空间,要满全球鹰gx7改装
足手部操作空间,并且不能自动弹起,即同时满足N 锁*S 锁人+F 弹* S 弹人>mg* S m 人和mgh 人<E 锁+E 缓+ E 密+ E 气 两个公式,如图5所示。其中,N 锁为发动机盖锁的弹力值,S 锁人为发动机盖锁的弹力力臂,F 弹为气弹簧力值,S 弹人为气弹簧力臂,mg 为发动机盖重力力值,S m 人为
发动机盖重力力臂,mgh 人
为发动机盖抬起操作空间重力做的功,E 锁为锁体二道锁关闭
时所需做的功,E 缓为缓冲块达到闭合状时所需做的功,E 密
为密封条达到闭合状时所需做的功,E 气为气弹簧达到闭合状
时所需做的功。
长安悦翔1.5汽车实用技术
60
图5 发动机盖开启手部操作空间高度
(5)最小关闭高度校核
发动机盖在重力作用能够满足机盖完全自锁的高度,发
动机盖的重力势能大于机盖锁、缓冲系统及密封系统的力矩做功,即mgh小≥E2+E3+E4+E5 。此处,E2为发动机盖关闭时锁的力矩做功;E3为发动机盖关闭时密封系统的力矩做功;E4为发动机盖关闭时缓冲系统的力矩做功;E5为发动机盖铰链转动的力矩做功(能量很小,可忽略)。
(6)自关闭校核
根据设计目标要求,发动机机盖关闭至平衡点后,能够实现自动锁死,需要满足能量公式mgh≥E1+E2+E3+E4 +E5。此处,mg为发动机盖重量;h为重心在发动机盖关闭过程中相对机盖关闭时的高度;E1发动机盖关闭过平衡点后气弹簧的力矩做功;E2发动机盖关闭时锁的力矩做功;E3发动机盖关闭时密封系统的力矩做功;E4发动机盖关闭时缓冲系统的力矩做功;E5发动机盖铰链转动的力矩做功(能量很小,可忽略)。发动机盖关闭过平衡点后气弹簧能量为E1=∫Mθdθ。M为气弹簧在任意时刻的力矩,θ为发动机盖开启的角度。
3 布置结果
结合某车型铝制发动机盖,采用气撑杆布置情况,除产品定义要求外,硬点要求发动机盖机盖质量10.5kg,重心位置(-215.6,0,689),作用力臂0.63m,铰链轴线位置(412,0,759.5),发动机盖锁布置位置(-590,0,554),作用力臂1m,力臂密封条的力值20N,作用力臂0.69m,缓冲块的平均力值10N,数量4个,平均力臂0.85m。
图6 机盖锁刚度
图7 密封条刚度
调整后的气撑杆布置情况:气弹簧车身侧安装点位置(304,0,706),发动机盖侧安装点位置(81,0,640),气弹簧自由长度297mm,行程64.5mm,压缩后长度232.5mm,公称力值F=440N。
根据发动机盖锁(一道锁、二道锁)刚度(图6)、密封条刚度(图7)、缓冲块刚度(图8),可得机盖最小关闭高度为135mm(发动机盖前端在前保距离),能量为4.0J。
图8 缓冲块刚度
根据发动机盖不同温度下的手部操作力曲线(如图9),可以分析得出,发动机盖常温关闭平衡点为机盖开启15°,低温关闭平衡点为机盖开启19°,高温关闭平衡点为机盖开启11°。同时通过分析发动机盖系统关闭过程中不同温度下的能量曲线(如图10),可以看出三者能量差值均大于4J。根据发动机盖关闭实现自关闭条件mgh≥E1+E2+E3+E4 +E5,即mgh-E1≥4.0。因此,可以判断此车型发动机盖
气弹簧布置可以实现,发动机盖过平衡点后均能实现发动机盖的自关闭。
图9 发动机盖不同温度下的手部操作力曲线
图10 关闭过程中重力及气弹簧做功曲线
4 结论
本文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盖自关闭气弹簧布置优化的方法:从人机要求、关闭保持力、自关闭等角度明确了气弹簧的布置要求;通过力学和能量等的分析计算,推导出气弹簧优化布置的方程式,涉及气弹簧初步安装点确定、关闭保持力校核、发动机盖关闭平衡位置校核、发动机盖开启平衡位置校核、人机操作空间校核、最小关闭高度校核、自关闭
huawei inside马东辉 等:汽车发动机盖自关闭气弹簧布置优化方法
61
校核等过程。通过本公司某车实例,验证了以上方法和公式,从而提高了设计效率,降低了验证周期,
提升了人机功效。
参考文献
[1] 方益奇,孙玲玲.气弹簧的刚度计算与安装位置研究[J].机床与液
压,2010,38(8):70-71+83.
[2] 张虹,何旺.基于EXCEL 的工程机械气弹簧铰点位置优化设计[J].
液压气动与密封,2016,(8):17-19+22.
[3] 李亮辉.浅析工程机械用气弹簧的设计选型[J].工程机械,2013,
44(6):37-40.
[4] 杨茵,胡新燕,陈静芳等.拖拉机机罩气弹簧安装设计研究[J].拖拉
机与农用运输车,2017,44(3):43-48.
[5] 曹立波,姜继龙,白中浩等.客车侧行李箱门气弹簧支座的优化布
置[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9(2):48-51.
[6] 蒲蕾,杨明华.气弹簧在汽车后背门上的优化布置[J].汽车工程师,
2016,(2):47-50.
[7] 丁光学,史富强,杨邦安.一种新的汽车尾门气弹簧辅助支撑系统
的快捷计算和设计方法[J].汽车实用技术,2016,(1):24-27.
(上接第49页)
再对新结构的快速样件进行验证,实验数据如图10所示,可见在鼓风机中低速运转时,43阶次噪音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并且在全程转速下,43阶次噪音均未超过临界值。
图10  扫频阶次噪音实验结果图(改善后)
再通过下图11的“坎贝尔”图扫频结果来看,原先高转速区域内,低频段中43阶次噪音的高亮曲线已经消失,这就说明该阶次下的声响已不被人耳所辨认了。
图12  “坎贝尔”扫频实验结果(改善后)
综合分析CFD 结果及两项实验数据,表明该进风结构的优化方案有效可行。
3 结语
从新老进风结构的对比可以看出,减少进风噪音的主要途径是抑制叶轮顶端与蜗壳壳体上部的进风散逸,即增加该处的阻力,同时在有限的边界条件下尽可能地增加通风截面积,从而有效降低进风散逸噪音。
本文通过对原结构实验分析,CFD 模拟,数模改进,制作快速成型样件,再实验验证新结构等循序渐进的优化方法,一步步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改善问题,再验证方案。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总结而知,在设计开发初期应注意进
风结构设计中对进风逸散横截面大小的处理,从而在设计阶段尽可能的消除产生进风噪音的根源。同时在项目初期辅以CFD 的流场分析方法,出气流的高速区域和振动区域,从而有助于结构的声学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 潘旭峰.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8. [2] 阎超编著.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及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6.6.
[3] 姚征.离心式通风机数值模拟计算,上海理工大学,叶轮机械与流
体工程研究所,2008.3.
[4] 刘占峰,宋力,赵丹平.汽车空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
[5] (美)Malthew Harrison,李惠彬,上官云飞译.汽车噪音与振动控制,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6.